<p class="ql-block">美篇號:71291748</p><p class="ql-block">昵稱:又一片藍海</p> <p class="ql-block"> 童年大都是美好的,但定格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的童年卻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里,老家的村頭,有一條小路,彎彎曲曲,一直向前延伸,不知通向何方。童年的我,常常站在村頭那棵古老的皂角樹下,向著路的盡頭張望,渴望路的那頭會是一個美好的地方,盼望著有一天,自己會沿著那條路,走向心中一直期待的遠方……</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村子,坐落在伏牛山腳下,溝壑縱橫,嶺高坡陡,窮山連惡水也沒有,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貧瘠,極度貧困。那時候生活沒有著落,最要命的是饑餓,用食不裹腹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p> <p class="ql-block"> 曾記得,一個生產隊二三百口人在一個大食堂里吃飯,一開始大家吃的還比較滿意,但由于大人們忙,男人們要去大煉鋼鐵,女人們要去種地,我們這幫小孩子,一天到晚都要跟著村里不能干活的老人,餓肚子的事還是經常發生。記得當時我和弟弟被一家兩個老夫妻帶著,弟弟很小,還不會走路,母親又不能回來喂奶,生產隊里每半天給吃奶的孩子發一小把面,上下午做點飯吃。記得每一次老奶奶給弟弟做面條時,還沒做好,饑腸轆轆的我就聞到了一股誘人的香味,心里總在想象著那面條的美味,盼望著能讓自己吃上一口兒??墒屡c愿違,當老奶奶抱著弟弟喂面條時,像跟屁蟲似的緊緊跟在老人家身后的我,每次都是連一口湯也喝不著。等待后的失望,會使我感到更加饑餓難忍,唯一的希望也就只有寄托在食堂早點開飯上了。</p> <p class="ql-block"> 即是這樣的日子也不長,后來的三年自然災害,差一點沒把人餓死。記得當時,我常和姐姐一起提著罐子,到食堂排隊打飯,掌勺的是一位大家公認的最公平的人,不管給誰打飯,他總是先在大鍋里攪上幾下,然后才稀稠相當的按人頭一人一勺的把飯盛好。我們每一次都是領回半罐子清水菜湯,到家吃的時候,總是我和弟弟姐姐先吃,吃完后,剩多剩少,才是父母的。由于營養不良,所有的孩子都是清一色的細胳膊、細腿、長脖子、大肚子,所有的大人都得了浮腫病,腿上一按一個坑。后來,食堂實在支撐不下去散了,人們的日子更難過了,挖野菜,刮樹皮,吃谷糠,凡是在想象中能吃的東西,都試著找來吃,村子周圍的榆樹皮都被扒光了,最后吃的大便都拉不下來。</p> <p class="ql-block"> 三年后,我們終于從最艱苦的日子里熬了過來,生活慢慢好起來了,生產隊分的糧食夠一家人掰著手指頭過日子,但由于要交公糧,打下的麥子大部分都被交了上去,分到每家每戶的基本上就剩秋季的紅薯了。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個紅薯窖,把一年吃的紅薯全部藏在里邊。就這樣,一季紅薯一年糧,除了一天兩頓紅薯飯外,主婦們把紅薯和紅薯面變著花樣做著吃:饸絡、疙豆、蒜面條、粉條、包子、烙餅、渣窩窩、渣丸子等等,應有盡有,可以說在紅薯的吃法上,人們已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到了極致。</p> <p class="ql-block"> 那時,不僅吃的差,挨餓,錢也沒得花,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全靠生產隊里年終分紅得到的幾十塊錢過日子。養幾只雞下了蛋舍不得吃,拿到街上換鹽。養一頭豬還沒賣呢!就把錢分派好了,買煤、買油、買農具、給孩子們添件衣服等……一年到頭省吃儉用,還是緊緊巴巴的,急用錢時,借都沒地方借去。記得在我上初中時,喜歡音樂,看到老師那里有一本為上課配備的音樂基礎理論書籍,我特別想要,聽老師說一塊錢一本,回家要錢,母親沒錢給我,我不死心,向村里人借,但跑了好幾家,也沒借到。這也難怪,別說家家都缺錢,即是人家有錢,誰又能把錢借給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呢?母親看我實在想要這本書,幾天后不知從哪里弄到了一塊錢給了我,才把書買了回來。</p> <p class="ql-block"> 斗轉星移,時光荏苒,但往事如昨,從未走遠。撫今追昔,不禁使人感慨萬千!只有攀登過崎嶇山路的人才能體會到大路的平坦,只有走過嚴冬的人才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我們這一代從苦水里泡大的人,能夠過上今天的生活,已心滿意足。</p><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今天重溫這句話,倍感分量之重。在那個年代,真正負重前行的是我們的父輩。他們那一代人吃苦耐勞,無私無畏,為祖國的大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大工業體系在他們雙手上矗立,八萬多座水庫在他們汗水中建成,兩彈一星在他們的算盤珠上橫空出世,抗美援朝在他們的殊死拼殺中成立國之戰。面對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豐功偉績和艱苦卓絕的奮斗,他們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對于這種淳樸善良、堅韌不拔的品格,對于這種用行動詮釋著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有的溢美之詞都會黯然失色,任何的盛贊之語都會羞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時過境遷,今非昔比,但歲月的滄桑,卻在歷史的豐碑上深深地刻下了一道永不磨滅的印記。那段經歷,那段磨難,那段拼搏,那段輝煌,不僅永遠留在那一代,不!兩代、三代、世世代代人的記憶里,也永遠鐫刻在共和國成長的年輪里。 </p><p class="ql-block"> 經驗告訴我們:苦難和坎坷是人生難得的財富,對于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而財富的真正意義在于她能夠使身處困境中的人們找到如何面對困難的方法和出路。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本就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蔽覀兊母篙吚吨覀儯谶^去的歲月里,和祖國一起披荊斬棘,艱難跋涉,走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歲月,同時也找到了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路。那是一條自力更生的路!奮發圖強的路!堅信成功的路!五彩繽紛的路!也是我童年時代祈盼著走向遠方的路!相信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都會繼續沿著這條路,堅定不移、義無反顧地一直走下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黄石市|
湘潭县|
锡林浩特市|
隆尧县|
石屏县|
武汉市|
岐山县|
通河县|
海门市|
衡山县|
于都县|
虞城县|
南充市|
佛坪县|
永济市|
乌兰浩特市|
敖汉旗|
徐汇区|
新泰市|
绥棱县|
广饶县|
芦溪县|
婺源县|
鱼台县|
滨海县|
丹阳市|
民乐县|
江都市|
马公市|
林周县|
普格县|
澄迈县|
伊宁县|
越西县|
同江市|
翼城县|
西和县|
苍溪县|
洪湖市|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