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4、22~26日,正值紀念知青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師直單位55周年聯誼會即將召開之際,我們滬津蘇14位戰友坐大巴開啟浙江麗水古堰畫鄉秘境5日游大篷車。</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游覽了有著1400年歷史的處州府城。處州府城位于麗水蓮都鎮,四周環繞著護城河,城墻高聳,城內有眾多的歷史建筑,如古老的寺廟、牌坊、古橋等,這些都是麗水歷史文化的見證。在城內還有許多古老的街巷,徽派建筑的特色,這些街頭巷尾充滿了歷史的氣息,但很多都是現在修復的,貨多或少失去了歷史的沉淀和往日的精致。</p><p class="ql-block">?多年未見,老戰友在一起有說有笑,敘舊道今,說不完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歡聲笑語中感覺仿佛穿越了時空。</p> <p class="ql-block">八百里甌江最美的一段就是麗水蓮都的古堰畫鄉甌江江畔。</p><p class="ql-block">古堰畫鄉的“古堰”是指通濟堰,它始建于公元505年,是世界最古老的黑科技水利設施之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展示給世人一篇獨特而厚重的歷史傳承。 “畫鄉”大港頭,是我國著名美術寫生和攝影創作基地。八百里甌江最秀麗的河段貫穿其間。承載了藝術家們對美的追求,孕育而生的麗水巴比松畫派“畫我家鄉,走向自然”的創作精神,用心靈描繪了景區真山真水和古樸美麗的古堰畫鄉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使之得以名揚中外。我們駐足于甌江江畔,深深被其秀麗山水、綠意盎然的千年古樟樹,如水墨畫般老街民宅、濃厚的歷史文化藝術所吸引,連連拍攝,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甌江江畔的“千歲家族”古樟樹,樹齡最年長的有1500年,至今枝葉茂盛,層疊翠綠。</p> <p class="ql-block">游覽走累了,步入老街見一名曰“慢生活”小茶館,空無一人,徐毅玲妹夫婦熱誠邀請大家坐下來喝喝茶歇歇腳,又去買了許多當地小吃,老板娘見有這么多客官喝茶,自然笑臉相迎 熱情服務。小茶館臨甌江江畔,推開兩扇木格窗,一幅天然的山水畫便盡收眼底。我們就這樣悠然自得邊喝茶邊聊天邊欣賞美景邊拍攝最美瞬間。</p><p class="ql-block">好愜意的一次古堰畫鄉人間煙火氣實地感受。</p> <p class="ql-block">憑窗觀景~美景美人,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沿著甌江江畔一路下行,只見甌江水面變得遼闊,水色碧澄,山巒疊翠,煙波浩渺,一葉葉帆船停泊在水面上,白色的"帆"在湖水的映襯下更使帆船顯得綽綽動人。</p><p class="ql-block">這里也許就是“甌江帆影”拍攝地或者游客打卡點。我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么美的景色,連連拍攝,將最美的人景合一瞬間定格留存永恒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八百里奔流不息的甌江在蓮都段把堰頭村的古堰與大港村的畫鄉隔江相望,我們在大港村畫鄉民宿住宿,去古堰必須乘畫舫船游甌江,并登上堰頭村的古堰老街游覽,觀賞具有1500年歷史的古老黑科技水利工程~通濟堰。</p><p class="ql-block">船在甌江行,我們在畫中游,甌江山水如仙境美不勝收。走進堰頭村的古堰老街,車馬很遠、書信很慢那個年代如此完美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在老街走著走著遠遠的就聽見了水的湍流聲,循聲可見一道堤壩橫臥在松蔭溪上,壩身彎曲如虹。乍一看不起眼,但它卻是享有“世界之最”稱號的大壩—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大壩。堰壩長275米,高2.5米。千年前的古人從水蛇游動的姿態上獲得靈感,發明了用加長壩體來減少沖擊力的拱形大壩,這個了不起的黑科技發明載入了世界水利史。</p><p class="ql-block">如今,古堰仍然成為碧湖平原上發揮著灌溉作用的偉大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沿著堰渠,可見十多棵繁茂的古樟樹郁郁蔥蔥,使整個堰頭村因了這些古樟樹而更加富有韻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畫舫到岸后再步行500米便能看到一座石函。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橋”,始建于北宋政和初年,俗稱“三洞橋”,它的建成使溪水不犯渠水。橋下層為通濟堰的渠水,中層為山上流下的坑水,上層供行人通行,防洪、灌溉效益兼得。</p> <p class="ql-block">陣陣霧氣籠罩下的文昌閣古建筑,被遺忘的江南秘境展現在眼前就像現代版的綠野仙蹤。</p> <p class="ql-block">走過石板橋步入古堰老街。</p> <p class="ql-block">在古堰老街集體合影留念,鏡頭后是按下快門的陳德盛。</p> <p class="ql-block">通濟堰長廊,站在長廊上俯瞰奔流不息的大壩水,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東西巖景區坐落在蓮都老竹畬族鎮的虎跡溪畔,因有東西兩座丹霞巖峰對峙而得名。景區以丹霞地貌、“丹崖赤壁,峽谷洞天”為景觀特色,集“奇、偉、怪、險”為一體。沿石階而上,一路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峽谷幽深、奇洞密布。玉甑巖、水簾洞、石梁、桃花洞、一線天、求子洞、試劍巖、卓筆峰、清風峽大大小小的丹霞巖洞數不勝收。因時間關系,沒有到達東西二大巨巖頂部。</p> <p class="ql-block">卓筆峰,非常形象,氣勢宏偉。</p> <p class="ql-block">一架石梁。</p> <p class="ql-block">登上一線天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老宋在清風峽留影</p> <p class="ql-block">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稱得上是麗水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擁有立體山川湖泊的壯麗景色,不僅山青水秀,而且無需買門票可自由進出。</p><p class="ql-block">邁著輕松的腳步,我們心情無比愜意有說有笑的走在濕地公園的小徑上,享受著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氣。抬頭只見遠處青山如黛連綿起伏,近處綠意盎然,清澈的湖水倒影橫斜,在湖中戲水的黑天鵝,郁郁蔥蔥的森林,這些自然的生態系統不僅調節徑流和微小氣候,使環境更為宜人愜意,還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神奇魅力的絕佳場所,讓人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濕地公園還有我國最長的木拱廊橋,古色古香,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為九龍濕地公園增添了一道唯美的風景。可惜我們錯過了,還錯過了在草地上玩耍的羊駝。</p> <p class="ql-block">南明山 位于麗水城南2公里處,與城區隔甌江相望。山上寺閣掩映于叢林,古跡隱現于丹崖,素有“括蒼之勝”美譽。南明山以人文景觀著稱,尤以摩崖石刻聞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跡最為珍貴。</p> <p class="ql-block">走過半門山,便來到印月池,只見池內有大量肥碩的金魚在覓食戲水,印月池旁是供游人休息的印月亭。印月亭的對面就是南明山石梁,號稱“江南第二大懸空石梁”,石梁上布滿了宋元明清歷朝名人石刻20余處。其中有清順治年間王崇明的“玄弘”,清乾隆年間戴西梁的“半云”等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因為是最后一天游覽,南明山又是爬山觀景,大家體力有限,還是在印月池觀金魚悠閑自得、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這次麗水古堰畫鄉五天游,好在半天游覽景區 ,半天自由活動,這樣有更多的時間休息,體力上不覺得累,老戰友難得一聚,也可以有更多時間聊天,或者到民宿卡拉OK室吼幾嗓子,我們當中就數丁玉明和徐毅最會唱了,獻上他(她)倆合作的敖包相會錄像。</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丁玉明、徐毅、李志明、陳德 盛、金妙娟</p><p class="ql-block">錄像:金妙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扶绥县|
广东省|
广宗县|
大竹县|
涡阳县|
邵阳市|
砀山县|
大埔县|
蓬安县|
陕西省|
宁南县|
泸溪县|
宜昌市|
射洪县|
惠来县|
扶沟县|
宜黄县|
友谊县|
孟连|
卓尼县|
芒康县|
南召县|
黄陵县|
红安县|
舟山市|
津南区|
泸定县|
通州市|
吐鲁番市|
息烽县|
巨野县|
南宫市|
南充市|
凉山|
芦山县|
江华|
平果县|
东光县|
西昌市|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