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陽北塔護國法輪寺,位于沈陽市皇姑區(qū)崇山東路北塔街27號,護國法輪寺,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由清太宗皇太極聽從五世達賴喇嘛之使者建議,敕命建造。寺名曰″法輪″,取義"流通正法",為當時拱衛(wèi)盛京的四塔之一。乾隆曾御書賜予匾額"金鏡周圓",并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下諭敕封為"滿洲喇嘛廟"。此后清朝歷代帝王,也曾在東巡盛京時專門前來朝禮。</p><p class="ql-block">在庚子之亂(1900年)、日俄戰(zhàn)爭(1905年)期間,法輪寺曾數(shù)次遭受戰(zhàn)火摧殘,1937年重新修繕,后又因戰(zhàn)火而被破壞,成為沈陽市民停放棺槨、骨灰的場所。改革開放后,國家撥專款對北塔進行修復,并重塑部分佛像。</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山門,山門上方寫有"金鏡周圓"四個燙金大字。″金鏡周圓″是清乾隆帝御書賜予護國法輪寺的匾額。</p><p class="ql-block">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駕臨法輪寺禮佛,親書"金鏡周圓″匾額,并題詩:"圣建四堵,斯惟城北隅。欲因示蒙古,詎止事浮圖。是日親瞻相,當年緬創(chuàng)模。法輪演國語,永佑舊京都"。</p><p class="ql-block">據(jù)史料載,乾隆時隔五年再駕臨北塔法輪寺,其后嘉慶、道光諸帝均來此禮佛。沐浴在清王朝恩澤下的北塔法輪寺是現(xiàn)存四塔寺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寺廟。</p> <p class="ql-block">硬山式三間開的山門殿,左右兩側(cè)立有一對石獅。</p> <p class="ql-block">寺廟山門殿上方匾額上書寫"護國法輪寺"五個燙金大字。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山門殿匾額上的"護國法輪寺"五個燙金大字,是清乾隆黃帝親筆御書。</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山門殿內(nèi),東西墻壁上的四幅精美佛教壁畫。</p> <p class="ql-block">山門殿里門口的上方吊有一個小型銅鐘,伸手抓住銅鐘放下的繩索,晃動便能發(fā)出悅耳的"咚咚"的鐘聲。</p> <p class="ql-block">走過山門殿,前面就是一尊,亭似長方形大香爐。</p> <p class="ql-block">沈陽護國法輪寺院內(nèi)的重建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碑,此碑刻于清順治二年(1645年),立于北塔法輪寺院內(nèi),現(xiàn)存石碑兩通,復建碑亭兩座,兩通石碑共四面,分別刻有滿、漢、蒙、藏四種文字,記載了建寺緣由、方位、主建及施工人員、起竣年代等,為研究盛京古城風貌和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資料。</p> <p class="ql-block">小村攝影。</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的天王殿,為進入寺院后的第一座大殿,殿內(nèi)供奉布袋和尚形象的彌勒菩薩及持國、增廣、廣目、多聞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的韋馱殿,殿內(nèi)供奉韋馱菩薩。</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的護法殿,供奉內(nèi)修閭摩法王、六臂摩訶迦羅及吉祥天母三位護法,護佑眾生消除障礙、事業(yè)順利。</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客堂</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的大雄寶殿,為寺院中最為主要的殿堂,中央供奉著釋迦如來及舍利弗、目牛建連,右側(cè)供奉觀世音、文殊、金剛手、三怙主,左側(cè)供奉宗喀巴、嘉曹杰、克珠杰師徒三尊。</p> <p class="ql-block">進入護國法輪寺塔院的金門。</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塔院的北側(cè)有一個小角門,里面是個小院,院內(nèi)有一尊壽星佬雕像。</p> <p class="ql-block">沈陽北塔是護國法輪寺的根本大塔,形制為八大獅子擎舉藏式覆缽塔,覆缽式塔的造型與印度的窣堵波基本相同,其造型在北魏時期的云崗石窟中就有出現(xiàn),早期流傳中國西藏,再從西藏流傳至其它地區(qū)。窣堵波在中國逐步演化為中國寶塔,印度的窣堵波也在不斷演化,并在元朝以后隨著藏傳佛教的興盛,大量在全國各地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塔院里的轉(zhuǎn)經(jīng)筒。</p> <p class="ql-block">沈陽北塔,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二年落成(1645年)。</p> <p class="ql-block">護國法輪寺塔院為法輪寺加行廣場,佛塔四周圍繞三十五尊佛及彌勒佛造像,并設(shè)有大禮拜石墊,供信眾繞轉(zhuǎn)、禮拜、修持加行。</p> <p class="ql-block">佛塔,梵文為窣堵波,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圖等。據(jù)傳,佛陀滅度后,八國共分舍利,為供養(yǎng)如來舍利,于是建造佛塔。佛塔,是供養(yǎng)如來舍利如來舍利加持所在之處。</p> <p class="ql-block">2002年7月,經(jīng)遼寧省宗教事務(wù)局批準,法輪寺正式恢復宗教活動場所,并禮請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長青春科爾寺第九十三代住持一一第四世夏壩活佛出任法臺,帶來了藏地眾多殊勝的法寶,開展各類佛事活動,并重修塔婆,再塑金身,每年法筵不斷,使北塔法輪寺重新恢復了生機,風釆更勝往昔。</p> <p class="ql-block">手機攝影:無言</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無言</p><p class="ql-block">音樂:古琴褝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舟曲县|
通道|
宾阳县|
汾西县|
湖北省|
延庆县|
武义县|
汝州市|
遵义县|
汾西县|
巴林左旗|
临邑县|
佛冈县|
镇雄县|
喀什市|
藁城市|
盘山县|
睢宁县|
灌云县|
明水县|
梁平县|
乐昌市|
岳阳县|
海丰县|
泰来县|
苏尼特左旗|
通榆县|
苏州市|
连江县|
桂阳县|
堆龙德庆县|
铜川市|
肃宁县|
万安县|
乌审旗|
类乌齐县|
桑日县|
洪江市|
惠东县|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