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蔚縣方言:間口、僗(La0)、光景、服受</p><p class="ql-block">間口,是一種勞動生活現(xiàn)象,一般是指帆布口袋、麻袋及其他袋狀物,裝玉米谷子等糧食時,由于裝得太滿,而用繩子扎口子時很勉強(qiáng),以至于走不多遠(yuǎn),口子就掙扎開了,裝著的玉米高粱等糧食被擠灑了出來。</p><p class="ql-block">間字本意是空隙之意,用間口來形容口袋因裝入糧食太多,繼而又掙擠開了,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神來之筆了,既形象且文雅。</p><p class="ql-block">進(jìn)而,蔚縣人又將這一勞動生活現(xiàn)象引伸到了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的領(lǐng)域,又成為了一種形容原本家中很富裕,卻又反而極為摳摳搜搜的某種不太正常的生活方式的說法。</p><p class="ql-block">一個老地主,既沒有讀過莎士比亞的書,也不知道葛朗臺是誰,但日常生活中卻極其地?fù)杆眩瑯O其地克剋自己,努力地向著葛郎臺看齊。一大家子六七口人,一年只吃掉二兩胡麻油,每頓飯,只小心地用筷子頭從油瓶子里輕輕點(diǎn)幾點(diǎn),水煮青菜的淡水湯里只可見到零零星星的小小油星,而自己家的庫房里,存下的胡麻油卻有幾大水缸。窮鄰居們罵道:這個老東西,好日子過得快間口呀!果然,不經(jīng)念叨,不久,老地主就摔斷了腿,嘿。</p> <p class="ql-block">與間口相對應(yīng)的,是僗(La0),好好的日子不好好過,以至于敗家要飯,因而也被稱為討吃僗、小僗兒。僗字,是個古字,念澇,為獠字之訛,歷史悠久,原為北方人說南方人為獠子,后演化成僗字。一個后生,是家里的獨(dú)苗,不愁吃不愁喝,性情極為懶散,不愿干活,卻與一伙討飯的極為投緣,廝混一處。他父母離世前,生怕他日后餓著,在三間大正房里擺滿了大缸,缸中裝滿了谷子高粱玉米等糧食,他不開伙,天天用糧食換豆腐豆腐干當(dāng)正頓飯吃,糧食很快換完了,就接著賣大缸,缸賣完了就賣房子賣院子,直到一無所有,入伙加入了要飯的行列。</p><p class="ql-block">人們說這家伙是服受不住好光景,天生的要飯的討吃僗兒。光景就是日子的意思,這個詞現(xiàn)在正在大眾化。</p><p class="ql-block">服受,消受、承受的意思,指對利益和好處的受納。福報(bào),得享受的了,得承受的住。該掙時錢得努力去掙,該花到自己身上的錢得舍得花,但又不能當(dāng)敗家子。把握住度很難,卻也很重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元朗区|
筠连县|
信宜市|
靖宇县|
张家川|
嘉定区|
丹棱县|
临西县|
黄骅市|
菏泽市|
府谷县|
鸡泽县|
柳林县|
永康市|
郧西县|
兴山县|
兴安县|
山丹县|
东台市|
乾安县|
广宗县|
临漳县|
青铜峡市|
会理县|
阿坝县|
八宿县|
临夏市|
道孚县|
渑池县|
尉氏县|
庐江县|
姜堰市|
门头沟区|
出国|
区。|
楚雄市|
吉首市|
滕州市|
临沭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