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母親節,我陪媽媽度過

乖乖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母親節,我陪媽媽一起過。中午陪她和大姐、小弟視頻聊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過午飯,陪她看電視,不多會兒,她就開始犯困,讓她躺在沙發上睡了會兒。醒來后看了兩集電視劇,已是下午三點多,往常此時,是媽媽下樓散步的時間。陪她下樓,沒走幾步,天又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只能打道回府。撥通二姐的電話,和她視頻聊天,也算是一家團聚,給媽媽送來節日祝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兒子兒媳請我們吃飯。牽著媽媽一起走,媽媽的手,綿軟冰冷;媽媽的腳步,變得蹣跚。幾個月時間,感覺媽媽衰老了不少,一向伶牙俐齒的她,也不如之前健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媽媽身體健康,腿腳麻利,有三五玩伴,聊聊家常,放松心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媽媽是個文盲,但她很聰慧,常常口出金句,讓我為之嘆服。之前聽過不少,隨著時間流逝而忘卻。這兩年,所幸動筆記錄下來一些,細品便知其中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大年初一,趕在12點前回娘家,給爸媽拜年送紅包,祝福他們健康長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姐已經把餃子餡剁好,姐夫和好了面,就等我們到齊動手包餃子。餃子是芹菜肉餡,連芹菜葉子都沒丟棄,極健康的吃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歲前在北方生活,就常聽爸媽講:“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初六捏面團,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飯,十一十二八寶粥,十三十四竄湯丸,正月十五元宵圓。”盡管后來回到南方,可初一吃餃子還是我們家雷打不動的習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姐是搟面皮的能手,她一人搟,我們三人包。餃子包好,姐夫負責煮。餃子皮薄餡多,煮出來卻不破,姐夫煮餃子有竅門,水開后在水中加點兒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四點多,陪老毛同志雨中漫步,風凄雨冷,凍得腳趾疼,趕緊打道回府。媽媽問:“下雨了嗎?”我應她在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一下雨到元宵。”媽媽脫口而出的又是一句諺語。前幾天,她的一句“千差萬差,來人不差”就讓我長了見識。別看她老人家沒進過一天學堂,生活這本書比我們學得還通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月4日 星期五 晴轉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年初四,人間立春。萬物起始,一切更生,新的輪回,已悄然開啟。恰逢北京冬奧會開幕,可謂雙喜臨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陪爸媽出行到上猶新開發的溫泉小鎮。因年事已高,腿腳不便,他們已很久未出過遠門。這次二姐提議帶他們出門,難得二老爽快答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區不大,人卻不少。爸媽受不住寒風,走了一段便躲進了車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到陽明湖畔吃魚,中華鱘一魚兩吃,熬湯,清燉,骨頭脆且無細小骨刺,正合老爸口味。幸虧是人工養殖,否則吃起來會有種負罪感。黑牙角肉質鮮嫩,聽說只能在上猶吃到。老媽好長時間不吃魚,說是發物對皮膚不好(這幾年皮膚病讓她受罪不少)。我們好說歹說,才嘗了一小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媽常感慨,年輕時能吃沒得吃,老了有吃吃不了。他們是吃過苦的一代人,容易知足。退休金不多,連年每次加幾十塊錢,都感激不盡:“還是共產黨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不,受了點兒風寒腸胃有些不適的她很滿足:“看來看去,來這里的就我們年紀最大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足常樂,愿健康常伴爸媽,這是我們做兒女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月5日 星期六 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飯后,和老毛同志一道散步。在贊賢公園繞了一圈,他帶我去走一條新修的路——梅州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這條路我小時候,爸媽帶我們姐弟幾個走過,那是去高樓姑姑家的必經之路。那時的路很窄,坑坑洼洼的石子路,高低不平,推著自行車走,松動的車鈴都能被震響。路旁都是低矮的土房子,時不時躥出幾條狗,嚇得我們站在原地不敢動彈。媽媽總是一蹲身,做出撿石投擲的姿勢,那狗便灰溜溜地跑開,站著遠處狂吠幾聲。之后,我們便也學會用此法嚇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有一年,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回老家潭東,為省下一人兩毛的車錢,帶我們走路先到姑姑家,休息片刻接著走,到了爺爺家,爺爺困心疼孫子而埋怨我媽。我們住了一夜,第二天又步行去潭口外婆家,回家仍是步行,做客回的一包燙皮被我和弟弟在路上就消滅得一干二凈,不記得走路是否腳疼,只記得燙皮吃得很過癮。那一年,我七歲,弟弟五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這路寬闊得可并行兩輛車,路邊是林立的高樓,抑或是待建的空地。耳邊是向導喋喋不休的介紹,述說著嶺頭上的今世前緣。一切都變得嶄新而又陌生,唯有路口的那棵大榕樹,依舊挺立在那里,默默地看著這片土地從農村變為城市,從落后走向繁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月6日 星期天 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年初六,是媽媽最開心的日子,娘家來人了。兩年了,因為疫情防控,親戚鮮有走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敘舊聊家常,久違的鄉音對媽媽來說格外親切。媽媽憶起表弟忠華從小懂事聽話,小小年紀就站在竹凳上燒水撈飯。表弟說慶幸童年的這段經歷鍛煉了自己,成年后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可以不叫外賣,自己做飯。表弟忠祥的女兒考取師范,未來的老師,也將成為我的同行,所以特別叮囑她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多讀書,因為這是成為好老師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月8日 星期二 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年初八,不少店鋪開門營業,求個彩頭,圖個吉利——八八發,代表著新年的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說到發財,不由得想起媽媽說過的話:“發財由命,富貴在天。”其實媽媽并非宿命論者,她堅信勤勞能致富,她只是想告訴我們,不要想著一夜暴富,也別想發橫財,要腳踏實地,富日子也要當窮日子過。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她也有她的理財觀。最早的購買國庫券,到銀行存款返利,再到購買國債。她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不圖暴利。盡管有不少老太太告訴她,放貸可得三分利,她絲毫不為所動,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高利息就有高風險,我不貪心,別人也騙不了我。”今天看來,媽媽真是有先見之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朋友在群里分享的一段話:“任何事和人,時間終會給我們答案。在細水長流的日子里,我們,不說永遠,只說珍惜!”很喜歡,尤其是“細水長流”這個詞,在詞典中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比喻做事情一點一滴地進行,持續不斷。二是比喻節約使用財物,精打細算。媽媽也常說這個詞,現在想想,媽媽的理財之道很簡單,不過是開源節流,但她的“開源”取之有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月9日 星期三 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四點多,陪媽去江邊散步。天雖然陰沉沉,但無風,沒有想象的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牽著媽媽的手,一路徐行,聽她講過去的事情。許多事不止一次聽她講過,我仍然耐心地聽她說。絮叨中,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溢于言表,言語中的無奈、無助讓人心疼。我緊緊地握著媽媽微微發顫的手,希望能把我的愛傳遞給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忍耐生財。”這句脫口而出的金句不正是媽媽的寫照嗎?一輩子隱忍寬厚,一輩子吃苦耐勞,一輩子從不說沒錢,到老衣食無憂。媽媽常說,越是哭窮就越窮。這也許是潛意識所起的作用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月13日 星期天 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飯后,和媽媽守著油汀取暖。突然聽到“吱”的一聲鳥叫,一只鳥影掠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疾步來到窗前,卻不見鳥的蹤影。仔細打量,原來它躲進了葉叢。是為避雨,還是為覓食?不得而知。忽而又飛來兩只鳥,“嘰嘰”“吱吱”的歡叫聲不絕于耳,似久違的朋友寒暄不止。拿起手機想給它們拍照,可它們就是藏在葉叢中不肯現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過年,天氣晴好,一只鳥幾次傲立枝頭,旁若無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會是去年的那只鳥嗎?”我問也趴在窗臺上尋鳥的老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道啊!這鳥就喜歡吃這樹上的果子。”老媽拉開窗玻璃,指著樹枝上的那一串果實。扁圓的小果子或粉或紅,乍一看,像一個個粉嫩的小蘑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這果子差不多被它吃光了……”老媽津津有味地說著。看來,沒少趴在窗臺上觀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是被我們的說話聲驚擾,還是被“噼噼啪啪”打在樹葉上的雨聲驚嚇,它們驚叫一聲,倏而振翅飛向高空,瞬間飛遠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樹要是剪得矮一點,就更好曬太陽了。”老媽轉移了話題,又聊起這樹來。仔細看看還真是,一年時間,這樹長高了不少,樹葉濃密,像一把大傘,伸展的枝條幾乎是探手可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說起樹,老媽像倒豆子似的喋喋不休。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插不上話,姑且耐心聽著罷了。記住老媽的那句話:“敬老得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年7月22 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告訴老媽,她的養老金每月加了129.04元,如她所料,養老金已是“3”字打頭,她很開心。“小錢大算,每個人加一百多,全國這么多人,得加多少呀!”話語中充滿了感恩。這就是普通百姓最樸素的愛國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年7日23 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勞動最光榮】中午,放棄午休,跟著視頻學習清洗掛式空調。互聯網時代,只要肯學習,老師處處可尋。操作并不復雜,卸下濾網,借助軟毛牙刷和清水除去厚厚的灰塵,再蘸上洗潔精清洗一遍,潔凈如新。兩臺空調耗時不多,至少節省二百元。如老媽所言,省錢就是賺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6月25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媽閑聊,她說起在大集體上班時,一個人拉兩輛大板車爬坡,一起做事的阿姨騎上車拋下一句話:“老人家,慢慢來”便揚長而去。媽媽說當時眼淚就下來了,那個阿姨擺架子就因為自己是國營編制。轉念一想,老古人說:“路要人走,人要人欺。”我想,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吃虧是福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6月27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媽家的主臥衛生間洗手盆水龍頭用了近二十年,終于罷工。換下的水龍頭被三姐送給姑姑當破爛賣了,老爸因此而怒斥三姐,三姐覺得委屈,老媽寬慰她:“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6月11 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夫少妻,白糖拌雞——甜蜜”。這幾天,多次聽到母親說到這句話,能感覺到她話語里的失落。因身體不適,給她辦了住院檢查,可當她說起住院一事,父親竟無任何反應。若換作幾年前,肯定不是這樣。九十三高齡的父親近來越來越迷糊,讓母親受了不少氣,可她依舊盛飯夾菜,關愛倍至。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3年6月13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照例回老媽家給他們做飯,頭天做的菜竟還剩不少,一定是頭天晚餐煮泡飯,象征性地加了點菜。盡管我一再說,素菜不要過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可老媽總是說,吃了一輩子,也沒有問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毛說:“如果不倒掉,明天還會剩。”看來只能來硬的,二話不說,我把兩碗菜扣進了垃圾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們不吃我吃,我一輩子都沒倒過東西。”老媽嘟囔著,臉上寫滿心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又不缺錢,能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現在有錢了!富日子要當窮日子過。”老媽的話里有對我的不滿,更有她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對子女,對親戚朋友,她總是慷慨大方,而自己,一輩子節衣縮食。在艱苦的歲月里,我們從未聽過她哭窮,“媽有錢”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底氣。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她依然堅持勤儉節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富日子要當窮日子過”,樸素的話語背后是老媽生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4月7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弟今晚回北京,老媽因腿痛未送下樓:“送君千里,終有離別。”大字不識幾個的她總是語出驚人,在我心里,她極富智慧且情商極高。大姐后天去北京,老媽拿出幾塊八珍糕、幾塊凍米糖、幾塊水果糖讓她帶到路上吃。即便是六十多歲的女兒,在她眼里,也還是孩子。老爸去世后,老媽日漸消瘦。 希望她能早日放下,陪伴我們健康平安地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5月2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倭瓜越老越甜,人越老越嫌。”老媽出此言,緣于小區里一位老九十二歲高齡的老人因病住院,不久病危,醫生要求家屬接回,兒子把她直接送到養老院,當天離世。講述時,老媽話語中帶著傷感,為那位老人,即便年輕時的她有多風光(她常常在老媽面前炫耀,生完孩子,兩個保姆服侍),老了卻不能回到家中離世;老媽話語中也帶著欣慰,我們在老爸彌留之際,火速把他接回家,讓他安然離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荔浦县| 正蓝旗| 梨树县| 慈溪市| 公主岭市| 深泽县| 镇雄县| 丁青县| 广饶县| 英超| 驻马店市| 呼和浩特市| 武功县| 甘泉县| 灌云县| 望谟县| 巴彦淖尔市| 河西区| 云阳县| 怀安县| 台前县| 黄龙县| 新营市| 长岛县| 修武县| 宣汉县| 论坛| 建宁县| 石棉县| 凌云县| 全州县| 平远县| 思茅市| 台南县| 城固县| 鲁甸县| 德格县| 舞钢市| 剑河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