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母親節”思念媽媽

和平鴿

<p class="ql-block">今天是5月12日“母親節”,全網都在發“祝母親節快樂!”的文字、圖片、視頻,但是今天“祝母親節快樂!〞的一張圖片、一句話我都沒有發,因為這是沒有媽媽后我過的第一個母親節,我想媽媽了。</p> <p class="ql-block">  我媽媽,大家都叫她陳老師,于2024年3月28日19:58分,在重慶因病逝世,享年94歲。</p> <p class="ql-block">媽媽去逝我沒有發消息,一是心情不好,二是急著要去重慶辦理后事,三是不想打擾大家。她老人家在2月23日,早上起床穿拖鞋時,從床邊滑下摔倒地上致左股骨頸骨折,后于3月1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創傷與關節外科施骨關節置換術,由老弟的戰友謝峰主任醫師主刀(手術很成功),術后二天老媽就能下床走動了。術后我和老公也專程從成都去看了老媽,因請有專業護工,我們既不專業,又幫不上忙,二天后我們也就返成都了。</p> <p class="ql-block">老媽骨折后入住的重醫附三院科室。</p> <p class="ql-block">給老媽做手術的謝峰醫生,該科副主任(原三軍醫大西南醫院骨科主任醫生轉業到該院)</p> <p class="ql-block">該科主任周強,也是老弟的戰友(原西南醫院骨科副主任,后轉業到重醫附三院)。</p> <p class="ql-block">護士長給周強主任匯報老媽(19床)手術情況,</p> <p class="ql-block">周強主任于后給老弟介紹老媽手術中情況</p> <p class="ql-block">老媽術后二天就可下床走動了。</p> <p class="ql-block">老媽骨折后,闖過了第1關~~手術關, 但更關鍵、更長久的是術后的康復,為此,在老媽出院前,聽從周強主任的建議,老弟二口就早做準備,去考察了五、六家康養中心,最后確定了離家較近,環境、服務質量較好的~~沙坪壩區軍休康養中心。</p> <p class="ql-block">3月11日老媽從醫院出院當天即轉入沙坪壩軍休康養中心,這里的護照人員熱情、周到,很有耐心,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這些老年人,每周一日三餐的食譜,每天上午、下午的學習、活動、鍛煉安排都很適合這些老年人,護照人員4一5人一組照顧一房2位老人,相當于是2個護照人員對1位老人的精細化服務 ,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媽進去第二天就適應了,很快就融入到康養中心這個集休,這是我和老弟完全沒想到的事,之前沒有任何人給她說過要進康養中心的事,她在這里有規律的生活著,一天一天的逐漸好起來,很開心,老弟說:“老媽在這里生命最后的17天,是她這輩子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對護照團隊盡心盡力,友善,親和,我們心存感激!感謝!感恩!”</p><p class="ql-block"> 老媽這次住院術前全面檢查,心血管腦結構都很好,血糖、血壓、心電圖正常, 老媽聽力、視力都很好,頭腦也清楚,遠期記憶好,但近期記憶差(這也是老年人記憶開始衰老的表現),多年未服一粒西藥,未住過醫院,入住前10天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理指標表面上看起來還好、穩定,但離世前一周這些生理指標就不那么穩定了,我知道,一次骨折一次創傷,畢竟年齡那么大了,潛在的傷害、影響也許長期存在,且不易觀察到,輸液(麻醉藥、鎮痛藥)對老年人身體損傷也很大,老媽對自己骨折及手術,完全不記得,也從不喊痛,媽媽還在闖關呢!</p><p class="ql-block"> 入住康養中心10天后,老媽開始出現氣喘,心率不齊,房顫、血壓高,雙腿腫,血氧低,開始吸氧了,時好時壞,不穩定,但她自己覺得還好,就繼續觀察著。老弟也根據老媽的情況,用中藥湯劑或食療給她調理著。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一周,2月28日10:17,老弟微信告訴我:今早上老媽不想吃東西、嗜睡、氧飽和低 ,護理人員問她:“哪里不舒適?”,她說:“還好!”,也許老年人機能反應遲頓或老媽不想過多麻煩別人,已經出現臨終前兆(不想吃東西、嗜睡),她自己還說:“還好!”,這就有些誤導護照人員,但我已意識到有問題了,此前二天,我正好看了一個視頻《親人臨終24小時內,一定要做好這六件事》,我便給老弟微信轉發了此視頻,并回復:“我們還是要有思想準備”。</p><p class="ql-block"> 下午15:21護照人員@老弟,說老媽的血氧保和較低&lt;90,同時又幾次提到女兒,老弟立即趕到老媽床前(同時,也微信告知了我),老媽仍然象平時一樣,意識、認知、說話、交流都清楚,還和老弟開玩笑,與正常情況差不多,稍有不同的情況就是想睡,也許有些回光返兆的情況,這期間重慶的親人們能趕到的都趕來了和老媽最后的告別,我也微信@老弟:“我啥時候過來?(從成都到重慶),老弟沒回復 ,這期間我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等候老弟的消息;19:44我又@老弟,仍沒回復,19:49老弟微信告知:“媽媽走了!”。這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還是忍不住嚎啕大哭,從此,余生我再也沒有媽媽了!你長眠,我常念!</p><p class="ql-block"> 事后聽老弟說,媽媽在走之前,他一直拉著媽媽的手,在和老媽說話,最后老媽說,她想睡了,就這樣老媽沒帶任何一點痛苦、沒有任何遺憾就離開了我們,去天堂與老爸相聚了。媽媽的最后時刻,我卻沒守在的她的身邊,這也是我最內疚、最遺憾的事!說來,老媽去逝,享年94歲,按民間的說法,是高壽、喜喪! </p><p class="ql-block"> 一、關于媽媽去逝的二個時間: </p><p class="ql-block"> 1、17:49是老弟看媽媽睡過去了,摸頸動脈沒有跳動時計的時間;2、17:58是因火化需醫院開證明,是西南醫院醫生趕到現場確認死亡的時間。</p><p class="ql-block"> 二、關于媽媽去逝的病因:</p><p class="ql-block"> 骨折術后并發癥:墜積性肺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軍休康養中心的服務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我們充滿感激!感謝!感恩!</p> <p class="ql-block">軍休康養中心的服務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我們充滿感激!感謝!感恩!</p> <p class="ql-block">軍休康養中心的服務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我們充滿感激!感謝!感恩!</p> <p class="ql-block">軍休康養中心的服務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我們充滿感激!感謝!感恩!</p> <p class="ql-block">軍休康養中心的服務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我們充滿感激!感謝!感恩!</p> <p class="ql-block">老媽在軍休康養中心,很適應那里的生活,她跟著視頻正在做保健操。</p> <p class="ql-block">老媽在軍休康養中心,她一直覺得自己身體還好。</p> <p class="ql-block">2月28日10:17,老弟微信告訴我:今早上老媽不想吃東西、嗜睡、氧飽和低 ,護理人員問她:“哪里不舒適?”,她說:“還好!”,也許老年人機能反應遲頓,已經出現臨終前兆(不想吃東西、嗜睡),她自己卻說:“還好!”,這就有些誤導護理人員咯。 </p> <p class="ql-block">3月28日,上午10:36,我微信回復老弟“我們還是要做好思想準備”</p> <p class="ql-block">  我媽媽陳老師,師范大學畢業后,1949年12月參加工作,曾在榮縣中學、內江六中、資中縣第一中學擔任數學教師。</p><p class="ql-block">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記憶中老媽身體就不好,那時患有胃病,子宮肌瘤。老媽曾給我說,她從小就不喜歡鍛煉,體育都是不及格,連筆考體育都不及格,導致身體較差。她希望我們姐弟倆,從小就要加強身體鍛煉,把身體搞好,不要讓她身體差的悲劇在我倆身上重演,這也可能是我們姐弟倆從小就注重鍛煉,身體好的源由吧。</p><p class="ql-block"> 老媽身體不好,但對工作認真負責,愛學生,特別是對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生很是關心、照顧。我們小時候住家,離媽媽學校大約10分鐘路程,媽媽每天上下班就提著一個黑色的提包,里面主要裝三樣東西:1、小餅干:防止胃病易餓、易痛。2、課本和學生作業本:下班提著回來改作業,晚上還要寫教案、備課(不像現在的教師,一個U盤就解決了問題),上班又提著去,天天就這樣重復著。媽媽雖然在縣城教書,但文革前的學生好多家在農村,很多家庭還是較貧困,我記得有7~8個學生(其中還有二個是孤兒),有的讀書沒有筆、有的沒有書包,有的沒有衣服、褲子,媽媽總是想方設法買筆、衣服、買褲子,買或做買書包,以解決這些學生的燃眉之急問題,有的畢業了沒工作還幫找工作,她愛自己的學生,對這些學生所做的這些幫助、支持,那時候我并不知道,她也從未講過。老媽退休后,搬到內江來和我同住,我搬了幾次家,換過幾次電話,那些受過老媽恩澤、照顧的學生,不論省內省外都經常東捱西問打聽我的電話、住址,每年都有來看老媽(8年前老媽常住重慶了也是這樣),現在這些學生,老的也有七、八十歲了,也是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人了,腿腳不方便仍然要來看老媽,或逢年過節打電話來慰問,或郵寄年貨表達當年陳老師對他(她)們關愛的感激之情,這是后來這些學生來我家我才知道的。我真羨慕那時候這種似母子(母女)的師生關系。</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文化大革命的深入發展,停課鬧革命成了學校的主流,學校都在寫大字報、搞比斗,教師沒有課上,學生沒有書讀,空余時間也比較多,那時物質短缺,商品不象現在這樣豐富,是一個買什么都要票證的年代。我媽不會做家務,買菜、煮飯、帶小孩這些事,都是由我婆婆、奶奶負責,婆婆把我帶大,奶奶把弟弟帶大。但這時我媽的數學特長,在家里開始發揮作用了,在學校找幾個年青老師支持了一下,湊了幾十張工業券,買了一臺上海牌縫紉機,買了二本有關裁剪和縫紉的書,從此開始了她的業余裁縫事業,她看懂裁剪書和縫紉書后,照本宣科,初期她找來牛皮紙畫樣,縫紉要簡單些,她學會后就教我學打縫紐機,全家人的衣服,就由我媽裁剪,我媽或我縫紉共同完成,從此全家人的穿衣問題就不愁了。這臺上海牌縫紉機現在還保存著,也是老媽留給我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時間進入70年代,學校開始恢復上課了,老媽既要擔任班主任,還要上兩個班的數學課,每天忙忙碌碌,也顧不上家里的家務事,老毛病還在,身體還是差。1974年冬季,兩次寒潮來襲,老媽相繼患了重感冒,怕冷、怕熱,出汗、怕風這四大癥狀從此伴隨她幾十年,一年四季都要穿棉衣、棉褲、戴棉帽,先后在川醫(現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重醫、三軍醫大等名大醫院去就醫,能檢查的、能化驗的都檢查了,指標都正常,但就是醫不好,成了學校的老病號,1975年病休在家,等老弟考上大學后,才辦了退休(那時可頂替,給老弟如考不上大學留條后路),好在老媽文靜、內向,一直在家安心養病,也不操心家里的事,亂指點江山,看小說,看電視、打毛線,繡十字繡,成了她每天的工作,以前有婆婆、奶奶做家務,后婆婆、奶奶去世了,我高中畢業就由我來接班學做家務,77年高考,我考學離開資中后,那時弟弟還在讀初中,家里沒人做飯了,就由老媽來接班煮飯,老爸負責買菜,結果還把老媽逼出來了,可以給三口之家做飯了。那時老媽還有一件長期要做的事,就是長期看中醫、熬中藥、吃中藥,老爸是出了名的好脾氣,老爸老媽伉儷情深,老媽穿得厚不便出門,在資中都是老爸把醫生請到家里來給老媽看病,然后又負責揀藥、煎藥,從無怨言,老爸的言行感染了我們,也傳承給了我們,在以后的歲月,我們都是象爸爸一樣,對待病中的媽媽。媽媽生病幾十年,雖然有時還是有悲觀情緒,但還是堅強、隨遇而安,無論是在內江還是重慶我姐弟倆家里,盡量不給家人添麻煩,也不亂指點江山。她生病幾十年對中藥已經形成了一種心理依賴,一有不舒服就想吃中藥,我也是將就她,要不陪同她到醫院,要不就把醫生請到家里來給她看病,可以用一句民間的話來形容,她吃過的中藥可以說用船來裝,但還是沒能醫治好她的病。8年前部隊軍改,老弟符合退休條件,提前退休后,便把老媽接到重慶養老,老弟是中國科學院研究藥物的博士畢業生,對中藥、西藥都有研究,對老媽依賴的中藥、西藥全停了,采用中藥膳食療法,根據季節變化,采用簡單的幾味藥預防性煎水喝,結果奇跡出現了,老媽幾十年來,夏天要穿棉衣棉褲的場景不見了,可與常人一樣穿著了;老年人常見的“三高”與她無緣;三年疫情期間,每人必打疫苗 ,哪怕打疫苗的人上門服務打,弟老也堅決、堅持不讓給老媽打,一棟樓的左右鄰居及家里人都有多次感染新冠的情況,老媽居然沒感染,這算不算一個奇跡?</p><p class="ql-block"> 想當年老媽40多歲時,因病停工休息,一生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生病,她是學校有名的老病號,她病休時,同時期的同事們正在身強力壯干事業,但二年前我看學校的人社年終審核表,當年的同事們一個都不在表上了,90多歲的老媽成了學校的“老古董”。</p><p class="ql-block"> 老媽的晚年是幸福的晚年,是在兒子輩、孫子輩的孝順、陪伴中度過的,她這輩子沒有遺憾,走得安祥!她安詳的走了,她在天堂去找老爸團聚去了!人生離合,亦復如斯!</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弟小時候</p><p class="ql-block">(有一本像刪有好多老照片但沒找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泰安市| 雅江县| 岳阳县| 陕西省| 博乐市| 张家口市| 乌恰县| 夏邑县| 虞城县| 四会市| 彩票| 金湖县| 阿克陶县| 莱西市| 个旧市| 沽源县| 彭泽县| 南宁市| 酒泉市| 辛集市| 金华市| 禹州市| 扶绥县| 定结县| 香港 | 奈曼旗| 平原县| 高州市| 盐源县| 特克斯县| 苏尼特左旗| 德格县| 增城市| 犍为县| 察隅县| 高陵县| 新乡县| 定南县| 长丰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