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想起了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母親是一個農村婦女。文盲。虔誠的佛教徒。</p><p class="ql-block">母親一生育有四女三男,其中一個女兒還很小時就因病餓夭折了。還有一個女兒,由婆婆作主,把她送給一個親戚。兒女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兩個孩子骨肉分離,為娘的那是一個怎樣的痛啊?我無法知曉,她也從未對他人訴說。凡事隱忍,這是母親性格中的一個特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家是沒有垃圾的。</p><p class="ql-block">沒有廚余。</p><p class="ql-block">能吃的都進到饑餓難耐的孩子們的肚子里了。吃不下去的,則到豬的胃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家的豬要養到八九個月才能宰殺,宰殺時還有些瘦骨嶙峋的,體重從未超過100斤。人沒得吃,豬也命長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讀書放學回來,我是經常比較早到家的,豬能聽到我的腳步聲,于是在茅草搭的豬圈里,二師兄便歡呼雀躍,嗷嗷亂叫。人一天有三頓飯,我家的豬只有中午和晚上兩頓飯,而且多半是清湯寡水。我不忍,便先煮豬食喂豬,米糠是豬食的上等食材,年成好的時候,米糠就多灑一點,豬食有了糊狀,豬兒每每吃起來便有了心滿意足的快感,晃頭搖尾的。年成差,米糠只能薄薄的撒一點,豬食便幾乎光可鑒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有廢料。</p><p class="ql-block">家里除了最低最低限度的生活用品外,沒有任何一件多余的物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口鑄鐵的大鍋,用了一段時間后,因為燒柴火的緣故,鍋背熏黑后積炭,因此要常常給它刨干凈才能既省柴火又能導熱。刮刮聲刨得多了,鍋底便開裂。沒錢買新鍋,只好請補鍋匠上門補。補鍋匠帶著爐子和風箱,把燒化的鐵水沿著縫隙倒下去,然后用家伙壓一壓,草木灰擦一擦,于是一口破鍋又能再啟用了。但通常壽命不會很長,到下次再開裂時,只好把鍋斜放著用,將不開裂的地方用來煮食,能煮多少是多少。</p><p class="ql-block">補鍋匠上門補鍋,風箱呼呼,火苗呼呼,孩子們總能開心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有廢紙。</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一點廢紙,都拿來用于大號了。有時在連廢紙都沒有的日子里,擦bb只能用小棍子,小竹片刮一刮。幸好那時常常肚子空空,幾天才有一次大號,且都能成型,小b眼即便不擦倒也干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家里沒有垃圾,并不是說我家有多干凈。那是一貧如洗,幾近家徒四壁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娘就這樣含辛茹苦地把我們一個個拉扯長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家沒有隔夜菜。我們家沒有余糧。我們家沒有完好的衣裳。我們家蚊子很多但沒有蚊帳。我們家寒冬沒有床墊。我們家沒有對孩子的管束。我們家沒有人過生日。我們家沒有仇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們家有太多沒有這個沒有那個,但卻有母親明事理和一顆善良又無私的心。</p><p class="ql-block">母親不是一個很能干的人,但她是個本分的人,不偷不搶,不做潑婦,更不做悍婦,一輩子只是不斷的在默默付出。拉扯大了孩子,又幫襯了孩子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離世前兩年,由于病痛的折騰,躺在床上的她多次想了斷,但她連這個能力都沒有了,骨頭里的痛那是連嗎啡都止不了的。她哀求我,給她服毒藥吧,我說,娘啊!你這不是叫兒子弒母嗎?</p><p class="ql-block">母子相視,淚如泉涌。</p><p class="ql-block">其實母親當時內心想的一定是不要再拖累家人了。善良至此,夫復何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就是這樣一輩子做人始終善良又本分,這就是對子孫,對這個世界釋放出的最大的愛意和善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傳下的子孫也就是這樣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實實做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做人的基本原則:樸實,厚道,吃苦,自立,善解人意,不怨天尤人等等人性的美德那是必須具備的,而這些都源于人的善根。</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心目中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p><p class="ql-block">一個有善根的母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已經走了超過十二個年頭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仍然在我心中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我多想給母親送上一束康乃馨,</p><p class="ql-block">我多想給母親送上一聲祝福語,</p><p class="ql-block">我多想給母親表達一句愧疚的話,</p><p class="ql-block">星漢迢迢,</p><p class="ql-block">天際邊卻隱隱約約傳來,</p><p class="ql-block">都免了,都免了!</p><p class="ql-block">兒孫們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便是為母的最大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錄:2012.3.12哭奠祭母文</p> <p class="ql-block">孝子孝孫哭奠祭母文</p><p class="ql-block">是日也,乃我陽上不孝男張永煌、張茂林、張永秋等裔孫謹備五牲五果香楮燭炮財帛酒儀奉獻于</p><p class="ql-block">清河二十一世祖四代太母張母鄭華娣老孺人靈位前,哭詞曰:</p><p class="ql-block">嗚呼</p><p class="ql-block">母親靈前披孝裝,我等兒孫腹斷腸。</p><p class="ql-block">慈母一生勤儉樸,衣簡食單人善良。</p><p class="ql-block">艱辛帶我七姊妹,盡扶家室積德藏。</p><p class="ql-block">十月懷胎娘辛苦,屎尿沾身換衣裳。</p><p class="ql-block">籠谷碾米滿身汗.砍柴割草山崗旁。</p><p class="ql-block">披星戴月風里去,蒔田種菜雨里行。</p><p class="ql-block">一擔糞土一擔糧,灶頭鍋尾廚房忙。</p><p class="ql-block">洗襟湯衫灌水缸,縫縫補補母慈航。</p><p class="ql-block">臘月愁我會凍壞,熱夏趕蚊扇風涼。</p><p class="ql-block">兒女有病娘著急,抱頭擁吻到天光。</p><p class="ql-block">還小盼我快長大,耕讀傳家上學堂。</p><p class="ql-block">慈母積善留后代,娘恩浩蕩永不忘。</p><p class="ql-block">為人父母為人子,孝順父母理應當。</p><p class="ql-block">三子如今皆出息,有所作為奮圖強。</p><p class="ql-block">內外孫輩書作舟,各有志向奔小康。</p><p class="ql-block">愿母九泉含笑去,成仙成佛上天堂。</p><p class="ql-block">保佑兒孫家昌盛,代代書墨門第香。</p><p class="ql-block">房屋財丁事業盛,富貴興隆萬代昌。</p><p class="ql-block">哀哉!哀哉!</p><p class="ql-block">尚享</p><p class="ql-block"> 公元2012.3.12泣告</p><p class="ql-block">注1.上述文稿以部分客家話入文,是日,文稿焚于母親大人遺像前以告慰。下面圖一圖二為二兒子當年抄寫節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2.是日母親大人羽化升仙(恰逢植樹節),享年85歲。是日亦為曾孫浩寶出生(且同屬龍)。連同其他傳下的內外曾孫,母親故為四代太母。母親積善成德,福蔭后代,在天之靈,保佑張府內外子孫代代傳承,根系發達,枝繁葉茂,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2日母親節對文稿再修改并補注。</p> <p class="ql-block">母親生三子四女,其中一女夭折。今陽上三子三女均健在。最大長女今年八十歲,最小的三子今年六十一歲。福壽人家。</p><p class="ql-block">下圖前排左二為母親大人。前排左一大姐,右一小妹。攝于2003年(由大姐供稿)。</p> <p class="ql-block">下圖為父母傳下的部分二、三、四代子孫,2022年春節團聚在老家。</p> <p class="ql-block">大姐和二弟合照于今年元宵節</p> <p class="ql-block">下圖為筆者的孫子倆兄弟。</p><p class="ql-block">祝愿他們及張府其他的內外孫輩們本分為人,刻苦學習,爭做對祖上對社會能發光發熱的人!</p> <p class="ql-block">謹記于2024.5.12廈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巩留县|
邻水|
长葛市|
福鼎市|
松原市|
汾阳市|
香格里拉县|
定兴县|
沈丘县|
紫阳县|
孙吴县|
河西区|
两当县|
四平市|
保靖县|
定结县|
无极县|
长顺县|
河北省|
稷山县|
泰州市|
瑞昌市|
常宁市|
曲靖市|
边坝县|
西峡县|
岳阳市|
十堰市|
蒙山县|
洪江市|
云梦县|
鲁山县|
井冈山市|
偃师市|
南部县|
中山市|
海丰县|
郧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