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徐紅】萬里長征,千古壯歌——紀念長征出發90周年重讀《七律·長征》

美友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在長征期間的詩詞作品大多是詞,律詩只有一首,那就是1935年10月所寫的《七律·長征》。1965年7月21日毛澤東在致陳毅的一封信中說到,“我對五言律,從來沒有學習過,也沒有發表過一首五言律。”又說:“我偶爾寫過幾首七律,沒有一首是我自己滿意的?!倍渲械摹镀呗伞らL征》則是毛澤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詩,應該被視為其詩的代表作。說是不滿意,固然體現了毛澤東過人的謙虛,也反映了他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一是比較了自己的詩作和詞作之后,就兩者的總體滿意度而言,二是對于自己的律詩(包括這首《七律·長征》在內)反復修改較多。</p><p class="ql-block">今年恰逢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讓我們再來共同欣賞這首千古壯歌:</p><p class="ql-block">七律·長征</p><p class="ql-block">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p><p class="ql-block">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p><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p> <p class="ql-block">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空前偉大的創舉。1934年8月,紅軍第六軍團奉命西征,拉開了長征的序幕。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隨后,紅軍第二十五軍、紅軍第四方面軍和紅軍第二方面軍(原第二、六軍團)也分別離開原來的根據地踏上長征之路。在兩年時間里,各路紅軍以無與倫比的英雄氣概,粉碎了國民黨上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了自然界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縱橫馳騁14個省,跨越萬水千山,終于相繼到達陜甘寧革命根據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會寧城,宣告長征勝利結束。而毛澤東這首《七律·長征》寫于1935年10月,這是他率領的中央紅軍先期到達陜甘寧蘇區的時間,詩的主要內容也取材于紅軍第一方面軍的長征行動。</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魏巍為此專門寫成一部長篇小說,把紅軍長征走過的路線,形象地比喻為“地球的紅飄帶”;在美國記者、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諾的筆下,長征則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在毛澤東看來,“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的我們勝利、敵人的結果而告終。”“長征一完結,新局面也開始了”。</p><p class="ql-block">毛澤東長征期間的其他詞作,大多是寫一場戰斗,一景一地,一朝一夕,并就此一抒情懷,而這首七律,是寫整個長征的經過與自己的感受,用八句五十六個字,高度概括了紅軍兩萬五千里征程, 抒發了紅軍和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這首氣壯山河的偉大史詩,是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典范,是革命英雄主義的宏偉樂章。</p><p class="ql-block">首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總寫紅軍長征這一歷史壯舉。既講清了是工農紅軍的遠征,是為了抗日的北征,是歷盡艱險的苦征,又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安慌隆倍诛@英雄本色,“等閑”二字見豪邁氣概,為全詩定下了革命英雄主義的基調,營造了遼闊的客觀地理空間和宏大的主觀心理空間。</p><p class="ql-block">頷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承接上文,先說紅軍征服“千山”?!扒健辈荒苋既朐?,于是作者選擇了“五嶺”和“烏蒙”兩大山脈作代表。“五嶺”綿延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邊境,“烏蒙”橫跨云南省東北部和貴州省西部,都是紅軍長征翻越過的大山。兩句的前四個字,“五嶺逶迤”和“烏蒙磅礴”,是如實描寫山脈的綿延不絕和高大雄偉,而后三個字筆鋒一轉,卻接著寫出了“騰細浪”和“走泥丸”,出人意料地形成強烈的對比:高低起伏的“五嶺”群山,只不過像大海中騰起的微細的波浪,氣勢磅礴的“烏蒙”諸峰,只不過像斜坡上滾下來的泥丸。一個“騰”字和一個“走”字,把靜止的群山畫面,寫成動態的活動場面,賦予了生命的無窮力量;把橫跨數省的巨大山脈,寫成微細的浪花和滾動的泥丸,更顯示了紅軍的博大胸襟。此曲只應偉人有,凡人能得幾回聞!正是:任你千山阻,我看只等閑!</p><p class="ql-block">頸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接著說紅軍征服的“萬水”。征服“萬水”,最典型的莫過于巧渡金沙江和強渡大渡河。金沙江水面寬闊,急流拍岸,渡船悉數被敵軍掠到江北。1935年5月,中央紅軍先頭部隊以一天120里的急行軍,搶占金沙江的皎平渡口,利用敵人停在此岸的兩條偵察木船,奇襲彼岸守軍一個連和一個保安隊,在江北建立了渡江指揮部。然后,依靠7條木船,連續奮戰7天7夜,確保中央紅軍第一、第二、第五軍團3萬多人全部渡過金沙江,把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甩在了江南,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金沙江的拍岸驚濤,未能攔住紅軍的巧妙轉移,五月的炎熱加上勝利的喜悅,氣候感知加上心理感受,覺得云崖也暖,可說毫不為怪。大渡河更是天塹。當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大軍來到大渡河,恰逢山洪突然暴發,河水猛漲數丈,糧盡力疲的7千將士慘死在清軍刀下。而紅軍也在此時渡河,17勇士組成突擊隊,駕一條從敵人手中奪下的小船,成功強渡安順場渡口。因此處船少人多,急需開辟新的渡場。接著,主力紅軍先頭又火速趕到距離安順場320里的瀘定橋,由22名英雄組成突擊隊,奮不顧身,沿著抽掉木板的鐵索攀援過河,從火海中沖進瀘定縣城,引導大隊人馬渡過瀘定橋。前面“水拍”,后面“橋橫”,一動一靜;前面“云崖暖”,后面“鐵索寒”,一熱一冷。30丈高的鐵索空懸激流之上,寒光閃閃,令人不寒而栗;百里之外的雪山冰水洶涌而下,寒氣襲人,也使常人膽寒??梢?,用此“寒”字,恰到好處,并非杜撰。盡管如此,英雄的紅軍還是勝利渡過了河,沒有成為石達開第二!正是:千山擋不住,萬水又奈何?</p><p class="ql-block">尾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抒發紅軍征服大雪山之后的歡樂心情,勝利的喜悅溢于言表。開頭講“不怕”,結尾講“更喜”,前有呼,后有應。也正如毛澤東在對《菩薩蠻·婁山關》一詞批注中所說的那樣:“過了岷山,豁然開朗”。作者以“盡開顏”收結全詩,主題得以強化,詩意到此升華。這是革命英雄主義的最強音,同時也預示了即將到來的長征的最后勝利。1958年作者對本詩作批注時曾說:“三軍: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不是海、陸、空三軍,也不是古代晉國所作上軍、中軍、下軍的三軍?!边@一說法應視為作者后來的解釋。毛澤東1935年10月所寫的長征詩中說到的“三軍”,應該是軍隊的通稱。因為毛澤東這首《七律·長征》通篇寫的都是紅一方面軍長征的歷程,他寫作這首詩時,紅四方面軍由于張國燾推行錯誤路線,已下川康邊境;紅二、六軍團尚未開始長征,而且至1936年7月才組建為第二方面軍。三個方面軍勝利會師,那是作者寫這首詩一年后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這首詩屢經修改。對最后一次修改,毛澤東1958年12月21日在《毛澤東詩詞十九首》大字本書眉上曾經作過這樣的批注:“水拍:改浪拍。這是一位不相識的朋友建議如此改的。他說:不要一篇內有兩個浪字。是可以的。”這位不相識的朋友,指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羅元貞。建議毛澤東改詩是1952元旦的事。他讀到毛澤東這首長征詩,看到第三句“五嶺逶迤騰細浪”和第五句“金沙浪拍云崖暖”中都出現“浪”字,且含義相同,似欠妥當。他感到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應該特別考究,如果將第五句的“浪拍”改為“水拍”,就較為合適。這樣即使與第二句“萬水千山”中的“水”字重復,也比在對仗句中重復為好。于是他就在元旦這天給毛澤東寫了信,講了自己的建議。過了半個月,羅元貞收到毛澤東1月9日接受建議的復信,信中說:“一月一日來信收到,感謝你的好意。”后來,毛澤東又把另一處“懸崖”改成了“云崖”。</p><p class="ql-block">從毛澤東這首詩不同時間的手書來看,在此之前,他還作過若干次修改。1937年12月上海出版的《宇宙風》第55期刊登的一篇報道,提到毛澤東1936年春天曾經抄錄過這首長征詩,當時作者記錄的是“紅軍不畏遠征難,萬水千山似等閑。五嶺參差翻細浪,烏梁磅礴走泥丸。金沙浪迫懸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萬重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贝蠹s寫于三十年代的那件手書,“金沙水拍云崖暖”,原來為“金沙浪拍懸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原來為“最喜岷山千里雪”。</p><p class="ql-block">毛澤東為這首詩寫的手書很多,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至少有八件。早在1936年10月,在宋慶齡幫助下來到延安已經連續采訪了4個月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 再次請毛澤東談談自己的革命經歷。每天晚上九點多鐘來到毛澤東住的窯洞,先與毛澤東一起就辣椒吃饅頭,然后談到凌晨兩點多鐘結束。一天晚上,當毛澤東講完長征故事后,提筆書錄了這首《七律·長征》,送給斯諾。斯諾接過墨寶,不禁脫口說:“你真是一位書法家!”毛澤東笑著搖搖手說:“我哪里稱得上書法家!”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將自己的詩詞書法送給外國人。1937年10月,斯諾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引用了這首詩。1938年出版中譯本,更名為《西行漫記》,斯諾在該書結尾時寫道:“我用毛澤東主席——一個善于領導征戰又善于寫詩的叛逆者——寫的一首關于六千英里長征的舊體詩作為結尾?!苯又浟嗣珴蓶|這首長征詩。</p><p class="ql-block">而我們最熟悉也是最值得稱道的一件手書,是1962年4月毛澤東寫給跟隨自己十五年的衛士長李銀橋的。李銀橋將調到天津工作。他特地用一個月的工資從榮寶齋買了個最大最長的書法折子,請毛澤東題詩留念。4月2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設晚宴,餞別李銀橋全家。合影后,毛澤東對李銀橋說:“銀橋,你讓我給你寫的字寫了,近來沒有新詩,寫了一首舊詩給你吧?!崩钽y橋拿起榮寶齋精致的折子,打開一看,是毛澤東手書的《七律·長征》。詩后落款為“毛澤東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日”?;丶液螅钽y橋忽然發現“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句中,少寫了一個“索”字,便說:“明天我去請主席再補上這個字。”第二天,他拿著折子去見毛澤東,毛澤東笑了笑,當即在“鐵”右邊字補寫了一個六分之一大小的“索”字。李銀橋看后非常滿意,后又請許多中央首長在折子上題了詞。郭沫若又推薦許多著名畫家在折子上畫了畫。李銀橋到了天津,這件手書最早由河北省委書記林鐵介紹發表在省報上。1965年7月31日,《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也刊登了毛澤東這件手書。</p><p class="ql-block">這件手書豎寫橫幅,行草書體,取大草氣勢。通篇加標點符號,與文字渾然一體。用筆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結字欹側程度比從前減少,仍帶有大小參差的風格。用筆圓潤遒勁,稍帶澀筆,氣魄浩大,自然流美。是毛澤東書風成熟后杰出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昭觉县| 盐津县| 自贡市| 大安市| 黄大仙区| 武功县| 乌鲁木齐县| 札达县| 佛坪县| 简阳市| 三台县| 绥德县| 双流县| 景德镇市| 健康| 花莲市| 靖边县| 遂宁市| 南陵县| 卫辉市| 增城市| 肥东县| 建平县| 台东市| 洞口县| 江阴市| 宝坻区| 吴堡县| 遂川县| 通辽市| 昌都县| 随州市| 化德县| 宝兴县| 武乡县| 琼结县| 安徽省| 周至县| 宁津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