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月七日天氣晴朗,雖已至立夏,我大青島20度以下!全國、全世界能有幾何?!現在地鐵四通八達,恣在生活選青島,信步溜腿擇嶗山!地鐵4號線直達大河東嶗山客服中心,從這里可選巨峰、太清兩條路線,太清路線的景區交通大巴行程(往返): 大河東 →八水河→太清宮→太清索道(埡口)→華嚴寺→仰口,我們今日從大河東坐景交車到太清索道(埡口),又換乘景交車到華嚴寺(可坐618至),游覽華嚴寺后就近吃農家宴,坐車返回埡口,沿步行道(1100米)到太清宮,游覽太清宮,坐景交車返回大河東,下午4點多回到家。</p><p class="ql-block"> 嶗山雖道教盛行,但華嚴寺是佛教寺院,太清宮是道山,華嚴寺是佛山,嶗山是佛道雙修的海上仙山! 淺淺初夏,置身嶗山之中,微風拂過臉龐,有悠悠的花香,有淡淡的芳草味......,流蘇、繡球先后追趕初夏的腳步,競相吐芳。我們幾人不急不慢也不累,賞花看景,踏在這片凈土上,尋一份心靈的寧靜與欣喜,感慨歲月靜好、生活美滿。</p> <p class="ql-block"> 青島華嚴寺,原名華嚴庵、華嚴禪院,地處嶗山支脈那羅延山半腰,三面環山,左襟大海。據記載: 清順治九年(1652年),邑人黃坦(即墨人)始建青島華嚴寺,其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后毀于兵火,清初黃坦助慈沾禪師重建于今址;之后華嚴寺屢加修建,現為中國佛教臨濟宗寺院,嶗山三大寺院之一,總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為“階梯式”院落,分為四進,主要由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韋陀閣、藏經閣、客堂等建筑組成,是青島市較大的佛教建筑群和佛教文化傳播中心。如今的華嚴寺宏偉典雅,是嶗山古代建筑藝術之最,擁有殿堂、僧寮、客房等130余間,依山傍海,登樓遠眺,可以看到煙波浩渺的大海??缭綒q月的華嚴寺古建群,莊嚴肅穆地依山而建,紅墻金瓦間承載著歲月深情,靜謐中傳遞著佛教智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法顯廣場-觀音廣場-華藏山門-塔院-華嚴寺-那羅延窟</p> <p class="ql-block">法顯廣場 </p><p class="ql-block">這里矗立著法顯大師的銅像,據說華嚴寺是法顯取經回國的落腳地。他是東晉時期的高僧和佛教革新人物,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也是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從陸路走到天竺,又由海路歸國的西天取經者,法顯對于佛教文化在中國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99年,法顯65歲高齡從長安出發,歷時14年,經過西域至天竺尋求戒律,游歷30余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將佛教文化引入中國,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很大影響。</p> <p class="ql-block">華藏世界門:門上菩薩造型優美,很特別的一個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蓮花路: 寓意步步高升,事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木魚陣:可以看到嶗山礦泉水logo的參考山峰</p> <p class="ql-block">華嚴寺有一棵百年流蘇古樹,每年五月盛開,皎潔如雪,莊嚴的古寺與潔白的流蘇相互映襯,愈發古樸典雅,來華嚴賞一場五月的“雪”吧!定是禮佛祈福如愿之旅!</p> <p class="ql-block">我們正趕上籌備什么法事,見有很多善男信女在做義工,流蘇樹下一長桌上擺著茶具,湛山寺的面慈熱心年輕和尚招呼我們品“厚樸”茶,席間為我們的手鏈(鐲)開念(經),瞬間微風陣陣,白雪(流蘇花)飄過,好有寓意呀!愿恩遇加持安好常伴!</p> <p class="ql-block">僧人手持的是我的手鏈~阿彌陀佛!</p> <p class="ql-block">厚樸花</p> <p class="ql-block">厚樸</p> <p class="ql-block">小院里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為華嚴寺主殿,通高7米,重梁起架,斗拱飛檐,檐角飾“嘲風”,檐下懸警鐘,黃綠色琉璃磚雕甍高50厘米,飾有龍、鳳、虎、獅等造型;兩端裝飾“螭吻”,頂披黃綠色琉璃瓦,系“歇山式”建筑;檐下朱漆木柱挺立,基座為花崗巖,鼓形;殿堂內四楹挺立,供奉有釋迦牟尼金身塑像,壁上繪有梁棼稅均低浮雕云龍圖,金銀粉飾龍,朱藍漆彩繪云楹等,莊嚴典雅。</p> <p class="ql-block">塔院,四周環筑圍墻,是華嚴寺寺中歷代住持的藏骨處。</p> <p class="ql-block"> 慈沾,慈沾任華嚴寺第一代方丈(清順治九年),為臨濟派第四代傳人,俗姓李,山東觀陽(今山東省海陽市)人,生于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少孤,事母孝,性善悟,喜談空門靜理,居嶗山二十余年,生平“不為茍得,不募緣,不蓄幼童,以非禮來者若罔聞見,未嘗見有忌色嗔語”。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慈沾法師圓寂登真,世壽84歲。</p> <p class="ql-block"> 于七,第二任方丈善和大師,明末清初山東棲霞人(戚繼光的外孫),武術家謂于七,原名樂吾,字孟熹,生于萬歷三十七年,明末武舉,兵敗后為僧,隱姓埋名華嚴寺,法號善和,后人諱言于七,改稱王郎。</p><p class="ql-block"> 于七為螳螂拳創始人,所以華嚴寺是中華螳螂拳的發祥地、祖庭。</p> <p class="ql-block">“緣”字以藍色描寫,取自藍天與大海的顏色。</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條連接太清宮與埡口1100米長、階梯式觀光石板坡路!為預防逃票者,設置了驗票卡!路兩旁繽紛的鮮花、植被茂密叢生,可見摩崖石刻!沿臺階往下(南),太清宮及其內指點天地的巨型老子像(高50米)、大?!吧烂?,渾然天成~ 海上名山第一!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人間瑤池!宇宙奇觀!</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二叢林</p> <p class="ql-block">瑤池</p> <p class="ql-block">宇宙奇觀</p> <p class="ql-block">太清宮里的老子面向大海</p> <p class="ql-block">木荷</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宮風景區是以嶗山主要道教廟宇太清宮命名的,風景區的特點是:道教勝地、古樹名木、名人刻石、天然海石、飛瀑流泉、江南植物及風格獨特的宋代寺廟建筑藝術。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教殿堂,已有2100多年歷史。自西漢張廉夫初創太清宮開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多次擴建,以三大殿(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為主體形成的建筑群,占地3萬平方米,殿堂、房舍154間,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數量和規模上居嶗山各廟殿之首。</p> <p class="ql-block"> 太清宮中生靈神奇的古樹名木及珍稀樹木一百多株(樹齡100~2100年),國家一級保護的古樹占總數50%以上,比較有特點的有一株三樹的漢代檜柏、虬枝巨冠的唐代榆樹(龍頭榆)和國內罕見的明代山茶花(耐冬)。</p> <p class="ql-block">去年剛立的老子像(進口東側)</p> <p class="ql-block">龍頭榆</p> <p class="ql-block">子子孫孫銀杏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老子像: 2016年落成開光,主體高36.9米,總高50米。</p> <p class="ql-block">導游說這是《聊齋志異》里嶗山道士穿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關岳祠</p> <p class="ql-block">忠義側柏</p> <p class="ql-block">神水泉</p> <p class="ql-block">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絳雪”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漢柏凌霄2150多年</p> <p class="ql-block">太清宮周圍名人詩文、刻石有35處, 其中“成吉思汗敕邱處機之護教”、“金虎符文碑刻”、丘處機、康有為等人詩刻均屬重要文物遺跡,文脈源遠流長,歷史彌盛。</p> <p class="ql-block">這是屬于五月嶗山的午餐~很愜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焉耆|
中山市|
丰都县|
凯里市|
松溪县|
永济市|
隆尧县|
石狮市|
平安县|
上蔡县|
兴文县|
大荔县|
克什克腾旗|
榆树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宜都市|
堆龙德庆县|
安泽县|
兴化市|
怀宁县|
寿宁县|
田阳县|
绿春县|
大荔县|
泸定县|
九龙县|
隆昌县|
东莞市|
余姚市|
双鸭山市|
香港|
长垣县|
霍山县|
锦州市|
客服|
安西县|
壤塘县|
北票市|
姚安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