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山花爛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王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國知青集團黃石分會《知青年華》編輯部出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謹獻給我們失去的知青歲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已經過了驚蜇,烏鞘嶺下依然沒有一點兒春色。遠處的土地上泛起了淡淡的青色,春的氣息畢竟是擋不住地悄然而至。</p><p class="ql-block"> 這天是知青們插隊到來的第一天出工。清早上在掛在宿舍里的喇叭里響起了張隊長通知開社員大會叫喊聲。五男四女知青們和生產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紛紛聚集到飼養院的南墻下。隊長張玉山和他的妹妹張玉秀來了。張隊長年近五十歲,高個子,身板直挺,濃眉大眼,絡腮胡子,闊嘴巴厚嘴唇。身穿藍色華達呢的麻絨領子棉大衣,一頂軍用棉帽端端正正戴在頭上,增添了幾分威嚴。他從合作社起就當隊長,在這個六十多戶、三百多號人的生產隊里,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也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公社、大隊和生產隊都有很高的威望,是當之無愧的“村落酋長”。他站在飼養院中間的石碾子上,如數家珍地安排了今年的春耕生產后。最后才想起知青們這檔子事:“社員們,大家都看到了,我們生產隊從今天起多了九個新社員,九個知識青年,他們都是些憨頭鼠腦的城里娃子們,離開父母來我們這里勞動鍛煉,不容易啊。大家要關心他們,更不準欺負他們。我說完了。”轉過身對身后的張玉秀說:“玉秀你是知青管理員,你說幾句吧。”</p> <p class="ql-block"> 張玉秀是隊長張玉山的小妹子。二十二、三歲,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勻稱的身材健碩而不失柔美。柳葉眉下一雙眼睛似兩潭秋水,濃密的睫毛掩不住烏黑明亮的眸子,顧盼生輝,傳神達意。鴨蛋形的臉龐圓潤可人、白里透紅,像一朵嬌艷的山花。雖然她在生產隊是沒有名份的。但她的頭銜和光環是不可小覷的,她是公社任命的大隊武裝民兵排排長,縣里表彰的農業學大寨標兵,地區樹立的三八紅旗手。張玉秀畢竟在城里念過書,她穿著打扮也跟鄉村女孩不一樣,身著草綠色的軍便服,深藍色的確涼直筒褲,土黃色的圓頭翻毛皮鞋,脖子上圍著鮮紅的毛圍巾,兩條齊肩小辮搭在肩頭。舉止投足都顯出一種干練的優雅。她的講話簡潔扼要,條理清晰,意味深長,十分老練成熟。她把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經風雨、見世面的必要性和用知識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的現實性講的辯證、通俗、誠懇、生動。她熱情地號召知青們要熱愛農村、扎根農村、建設農村。樹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秦昊心頭凜然一振,頓時感到熱血沸騰,激情澎湃。</p> <p class="ql-block"> 烏鞘嶺下的秋天來的早,也來的急。地里的洋芋還沒有收獲到窖里,樹上的葉子已經開始泛黃飄落,金強河兩岸一片金黃。東干渠水利工程會戰拉開了序幕。沿河十五公里的工地上紅旗招展,彩旗獵獵,“農業學大寨”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等醒目橫幅掛滿了長長的工地。秦昊在大隊工程醒目地段標新立異地樹起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巨幅標語,這讓張玉秀感到很滿意。隨著公社書記一聲開工的號令,氣象防雹隊的大炮轟了三炮。頓時,指揮部的喇叭里響起嘹亮的歌聲,工地上人喊馬叫,塵土飛揚,車輪滾滾,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p> <p class="ql-block"> 收工的路上,張玉秀和秦昊并肩走著,她對秦昊悄悄地說:“把你的《家》《春》《秋》借我借看看唄”。秦昊詫異地看著她,“那是是套禁書呀?你別中毒了”。張玉秀嫵媚地笑了:“你都沒中毒,我怕什么呀?”秦昊此時感到她很陌生,也很親近了。</p><p class="ql-block"> 晚飯后,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村莊已經籠罩在朦朧的夜色之中,彎彎的月亮悄悄地爬上樹梢,大地一片靜?。從工地上下來的知青們很累,早早吹熄了油燈睡下了。秦昊從床底下的木箱里翻出《家》《春》《秋》揣在懷里,悄悄溜出大門,趁著月色向村東頭張隊長家奔去。</p> <p class="ql-block"> 張隊長家一是個獨門莊院,南面是莊門,正對著312國道,西邊有一條小溪流,東北面是一片楊樹林。此時在蔚藍色的月亮下顯得十分幽靜,小溪流邊的傳來“呱呱”蛙聲,草叢中的蟋蟀“啾啾”的鳴叫,院內的小花狗不時地也“汪汪”地附和幾下,給這寧靜的農莊增添了幾分生息。莊門沒扣著,秦昊輕輕的推開進去。小花狗倏地站立起來,警覺地豎起兩只耳朵,見是秦昊便親呢地跑過來舔了舔他的腳面,搖著尾巴回原地臥下了。張隊長從北屋里出來“誰?”“是我,秦昊。我找排長有點事”。張隊長用下巴向西屋示意了一下就回北屋了。</p> <p class="ql-block"> 秦昊輕輕地走到西屋,屋里傳來張玉秀輕聲哼著《映山紅》,很好聽,他不忍心打斷,想多聽一會。“進來吧,早聽見你來了”。秦昊第一次來張玉秀的閨房,心里有點緊張,忐忑不安地推門進去了。張玉秀正彎著腰洗頭呢,上身穿了件圓領短袖的月白色汗衫,兩只圓潤的胳膊像兩棵修長的白蘿卜,秀美的脖子在烏黑秀發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白晳。汗衫的領口很低,隱隱凸顯出少女的神秘。秦昊不由自主屏住呼吸不由自主地伸長脖子向下窺視。張玉秀突然感覺到了一種異樣,猛地抬起頭抖落烏發上的水珠,瞬間羞的滿臉通紅,她端起臉盆向秦昊潑去。秦昊一邊用手擦著滿臉的流水,一邊躲閃著準備奪門而逃。“你給我站住”。他不由的就地立正,像被魔法定住了,不敢轉身。“給,擦一擦吧。”一條毛巾飛到了秦昊的頭上。秦昊取下毛巾擦拭著臉上的水珠,一股幽香沁入心脾,他使勁在嗅著。“你在聞什么呢?”“毛巾上一股清香,真好聞。” “一股汗臭吧,有什么香的呢?好了,轉過來吧”。這時張玉秀已經套上了一件粉紅色的長袖襯衣,披散著烏黑的亮發,身材健壯優美,散發著青春少女特有的嬌嬈。他有點情動:“排長,此刻的你,猶如脫我戰時袍,還我女兒妝的花木蘭,很美!”張玉秀雙手在脖頸上擦抹著雪花膏:“你真會說話,但我喜歡聽。秦昊你說實話,我美不美?”秦昊突然冒出一絲壞氣:“不美,像孫二娘”。張玉秀楞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滾!”順手抓起炕桌上的針線笸籮砸向秦昊,秦昊抱頭鼠竄,連蹦帶跳地跑到屋外,又悄悄地轉過身把懷里的書放在門檻里面的地上,然后把頭伸進屋里說:“你很美,像朵山花!”“滾,快點滾!”秦昊揣著一股莫名的喜悅出了莊門,北屋的燈熄滅了。</p> <p class="ql-block"> 東干渠水利工程艱難地向前推進著。隨著工程進展,拉運土方的任務越來越重,民兵排的體力明顯頂不住了。張玉秀多次受到工程指揮部的點名批評。她急的滿嘴起泡。“秦昊,這樣不行,我們每天上下班,來回多跑五、六公里路,不光浪費時間還消耗體力。我們干脆就住在工地上吧,這樣至少可以多休息一會兒,便于恢復體力”。秦昊望了望這空曠的四野:“我們三十多號人住哪兒?怎么吃飯呢?”張玉秀指了指不遠處山坡下的一個廢棄羊圈,神情堅定地說:“我們就住那兒,在那里起灶”。秦昊看了看山坡下的羊圈,又看了看張玉秀滿臉的疲倦和堅毅的目光,無奈的點了點頭:“好吧。我去辦”。張玉秀脫下手套緊握秦昊的手說:“謝謝你理解支持我!”秦昊握著張玉秀僵硬粗造的手一看,十個指尖上都開了皴裂,虎口還滲著鮮血,滿掌心的水泡已經破了好幾個。他的眼睛有點濕潤了,緊握著張玉秀想抽回去的手,從衣服口袋里掏出手絹給她緾在手上。轉身急匆匆地走了。張玉秀看著秦昊漸漸遠去背影,禁不住地流下了淚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晌當張玉秀和民兵排的人們拖著疲倦的身體來到羊圈時,他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羊圈前后半截通透的土墻上掛上草簾,里面打掃的干干凈凈,南北兩面順長墊上了一層厚厚的麥草,上面鋪著深綠色的草綠色帆布,五顔六色的鋪蓋卷整整齊地順墻擺放著。張玉秀驚詫地看著這一切,充滿感激的目光問秦昊:“這一后晌功夫,你們是怎么干完這些事的呀?”這會兒的秦昊情緒穩定了,他裝作滿不在乎:“這點事算啥?”。張玉秀豎起拇指說“好樣的!”她忽然聞到有一股雞肉飄香:“哎,怎么還有雞肉味呀?”秦昊得意的說“今晚犒勞大家,雞湯泡饃”。大家齊聲稱頌,歡呼雀躍。張玉秀悄悄問秦昊“哪來的雞?”秦昊神秘地說“是你們家的花母雞啊。趁你哥裝草時,我溜進你家院子,彎腰捏住雞脖子,沒來及叫喚就拎來了。”張玉秀掄起拳頭搗蒜般地捶擊秦昊的后背。“那是我們家下蛋的母雞呀”。這次秦昊沒有躲閃,任憑她捶打。</p> <p class="ql-block"> 山坡陽面的雪融化的很快,冬季草場經過一個夏秋的休生養息,牧草雖然枯黃但很厚實。羊群滿意地享用著豐腴的牧草,像一片白云般地飄著。秦昊為了迎戰高考要求放羊來了。他找了個避風的山洼洼,鋪開氈衣坐在上面,曬著太陽開始復習久別了的功課。“秦昊,你在哪里呢?”張玉秀來了,她在山下呼喊著。這時的張玉秀已經是大隊黨支部書記了。秦昊站起來向她擺手“我在這里呢。”張玉秀氣喘吁吁爬上山坡:“你怎么放上羊了?又打什么鬼注意呢?”說著抓起秦昊的水壺咕嘟咕嘟地灌了幾口:“開個玩笑,別往心里去。剛開完三干會,心里有點事想和你說一說”。說著和秦昊并排坐在氈衣上,她從書包里掏出疊得四四方方厚厚的紙遞給秦昊。天吶!是她精心繪制的《張家莊村發展規劃圖》。她神情激揚地暢響著她最新的宏偉藍圖。秦昊被她的熱情、興奮的情緒深深感染了,被她的雄心壯志感動了。“你這副雄心壯志,不打算嫁人了嗎?”張玉秀低下頭半天沒說話沉黙了。她雙手抱著頭仰天躺在氈衣上,頭枕在秦昊的書包被硌了一下,她起身翻開書包,一看全是高考復習資料,她吃驚地看著秦昊:“你要參加高考?你想走?”“我爸讓我試試。”她眼圈紅了,仰起頭使勁把涌出來的眼淚擠了回去,低著頭輕聲道:“那你就試試吧。”說完頭也不回,抹著眼淚跑下山去了。“秀秀,你聽我說。”“別喊我,我不聽。”秦昊手捧著《張家莊大隊發展規劃圖》怔怔地望著她漸漸消逝的背影。秦昊此時心里萬分內疚。“去他媽的高考!”他一腳把書包踢到山坡下,復習資料和課本灑了一山坡,被風吹的“嘩嘩”作響。</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的第一個秋天,秋風瑟瑟,落葉飄零。以包產到戶為主的農村改革猶如春潮,涌向祖國大地。學習安徽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成為解放農村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的試金石。對被禁錮了二十多年的農民無疑是又一次土地改革,他們歡欣鼓舞。可是對為集體主義建設嘔心瀝血的各級農村干部是極大的挑戰和考驗,一時間他們迷惘了,失望了,不知所措了。張玉秀非常冷靜理性,她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文件精神:農村改革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她堅信走集體主義道路照樣能帶領社員奔向社會主義康壯大道。她為了實現她的宏偉藍圖,用火一般的熱情拼命的工作。在她心中的社會主義農村永遠是艷陽天。</p><p class="ql-block"> 全縣召開了最后一次縣、公社、大隊、生產隊的農村四級干部會議。會議上縣委書記點名批評了張玉秀嚴重阻撓包產到戶工作,拖了全縣農村改革的后腿,撤銷張玉秀張家莊村黨支部書記的職務。會后,張隊長心疼自己這個充滿心勁卻被現實拋棄了的妹子,自行車一路顛簸,張玉秀無力地把頭靠在哥哥的后背上,腦子里一片空白。村口上,聽到消息的社員們都去村口迎接他們心中的好書記,今天卻受了委屈的丫頭。張玉秀感激地看看他們,低著頭一路穿過人群,真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回到家她才放聲痛哭。秦昊去看她,剛進門就被張隊長攔住了“別進去,讓她好好地哭一場,她太憋屈了”。那張《張家莊大隊發展規劃圖》被撕碎撒在院子里又被西風吹到墻角里,秦昊一點點撿起來帶走了。</p> <p class="ql-block"> 縣知青辦將全縣各公社的知青全部安排招工返城。長達十多年波瀾壯闊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也就此落下了帷幕。臨行前知青們一起向張玉秀告別。他們輕輕推開張玉秀的西屋,只見她身穿一件精巧的粉紅色小棉襖,臉色蒼白,神情木然坐在炕沿上,一條腿屈起在坑沿上支住下巴,雙手抱著腮幫,另一條腿懸起前后輕輕的擺動著,呆呆地凝視著滿墻的各種獎狀。秦昊無聲地把那幅粘貼好著上了色的《張莊村大隊發展規劃圖》掛在最中間。張玉秀似乎根本沒看見這一屋子的人,深深地沉浸在她的世界里。秦昊擺擺手,大家靜悄悄地退了出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來接知青們返城的汽車不斷地響起催促的喇叭,社員們幫他們裝好車在等候告別。張隊長過來對秦昊說;“孩子,走吧,她不會來的。”說著往秦昊手里塞了一件東西:“這是秀秀給你的。”秦昊打開一看,是給張玉秀緾過手的那條手絹,中間繡了一朵小山花,秦昊忍不住的淚珠“叭嗒、叭嗒”地掉下來,落到那朵小小山花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敬遠去的年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花爛漫》后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利 </p><p class="ql-block"> 《山花爛漫》是我短暫的插隊時期的全部經歷。故事選擇了一些能夠表達主題的主要事件展開,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基本是真實的。她試圖真實地再現那激情澎湃的火紅年代,表達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干部的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同時也從社會實踐中的切身感受,抒發知識青年到廣闊天地是大有作為的一些感懷。 </p><p class="ql-block"> 張玉秀是先進農村干部的代表人物,她不僅美麗而且智慧、正義、進取、善良。她心中規劃著其他農村基層工作者少有的建設家鄉的宏偉藍圖,以火一樣的熱情拼命去實現,不惜犧牲愛情和婚姻。可是殘酷的實現一次次打破她的夢想,最后終于以失敗而告終,然而她的精神卻永遠是豐滿富有的。無論時代怎么變革,她都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是值得我們這代人記憶、懷念和崇敬的人。</p><p class="ql-block"> 張玉秀和秦昊之間的友情是在共同的勞動中產生的深厚感情。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像張玉秀這樣被光環罩住的人,要打開愛情的心扉是很難的,她只能把愛埋在心間,用努力的工作去填充愛的心房。但她畢竟是情竇初開的少女,也有對愛的想往和追求。因而也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p><p class="ql-block"> 《山花爛漫》是朵小小山花,她既不艷麗也不名貴。但是當她含苞欲放后,立即得到眾多“護花使者”的錯愛。給予了極大熱情的關注,令我十分欣慰。值此我向諸位表示真誠的感謝!借此機會我也特別向中國知青集團黃石分會《知青年華》編輯部表示衷心感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5.8</p> <p class="ql-block">作者:王利</p><p class="ql-block">制作:王利</p><p class="ql-block">音樂:《花又落》</p><p class="ql-block">攝影:王利 甘肅知青照片集 網絡(謹向原創致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王利 男 本科學歷 1959年出生,1977年在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插隊,2019年退休,熱愛文學,習作短篇小說《山花爛漫》被中國知青集團黃石分會《知青年華》刊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万荣县|
洪湖市|
壤塘县|
富源县|
林甸县|
茂名市|
会理县|
白银市|
新竹县|
科技|
平潭县|
建阳市|
额敏县|
苏尼特左旗|
西平县|
汝州市|
巫山县|
来安县|
建湖县|
漠河县|
且末县|
永昌县|
富阳市|
海丰县|
南投市|
柳江县|
开化县|
保亭|
吉木乃县|
新河县|
丘北县|
博白县|
潢川县|
陈巴尔虎旗|
云林县|
宾阳县|
嘉定区|
隆化县|
志丹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