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走近非洲——肯尼亞掠影七(1)

曉青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3年12月15日,來到非洲第六天。今天我將在東非大草原上乘坐熱氣球開心的Safari,以前都是乘坐有外殼的飛機飛行,這次要像電影中、電視里的角色那樣,坐在一個大筐里,上面點著一個大爐子,搖搖晃晃的飛上天,在享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中自由飛翔,這是多少年來一直期盼的事情,我把它稱為一次裸露式飛行,對我這個一輩子與各種飛行器打交道的人來說,既是一次新的嘗試,也是一次從現代飛行方式穿越回古老飛行模式質的突破,哈,想想就開心。</p> <h5><b>馬賽馬拉星空(清晨5點)</b></h5><p class="ql-block"> 凌晨2點睡下,5點起床,走在莊園的小路上,抬頭滿天星空無暇欣賞,匆匆拍下兩張照片留個紀念。我們要按時趕到集結地點,參加這次盼望已久的飛行。</p> <h5><b>非洲的星空很適宜拍星軌</b></h5> <h5><b>這里的黎明靜悄悄</b></h5><p class="ql-block"> 離開莊園,路過村莊,來接我們的越野車在黑暗中前行,我們不問東西,經過一番顛簸起伏,終于到達了集結地,下車后環顧四周,天邊微亮,一抹紅顏裝點,按照咱國的文學作品講,東方露出魚肚白,那我們也終于找到了北。</p> <h5><b>辦理飛行手續</b></h5><p class="ql-block"> 每一位參加空中Safari的人都要履行一個參加活動的手續,我用手機記錄下這個場景,還有右邊那位非洲小哥生動的面龐。</p> <h5><b>熱氣球充氣</b></h5><p class="ql-block"> 熱氣球運輸工具是一臺大型拖拉機,我第一次看到熱氣球充氣的全過程,機器轟鳴聲廻蕩在草原上。</p> <h5><b>熱氣球被強大的熱氣流吹的鼓起來</b></h5> <h5><b>看看這場景,聽聽這聲音,多帶勁兒!</b></h5> <h5><b>黎明前集結待命的車隊</b></h5><p class="ql-block"> 接送我們的車是熱氣球飛行組織單位派出的,把我們送到集結地后就原地待命,在我們著陸前將按照“球長”的指令開到著陸點接我們去吃早餐。</p> <h5><b>登球前“球長”宣布飛行紀律</b></h5> <h5><b>四臺發動機開足馬力給熱氣球充氣</b></h5><p class="ql-block"> 我原以為進入熱氣球要用個梯子翻進去,臨了才發現熱氣球的大筐是90度倒置在地面上,每個人都要爬進筐里,再面朝天躺在座位上,等待氣球用慢慢升起的力量再把筐歸回到原位,這樣做既安全省力,還免去了乘客顛簸之苦,真可謂用心良苦,細致縝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躺在座位上拍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這個人好像在哪也閑不住,即使躺在那里,手里的相機、手機也不會休息,照片、視頻嘁哩喀喳拍個不停。</span></p> <h5><b>一絲不茍的濃眉大眼洋“球長”</b></h5> <h5><b>“四發”熱氣球</b></h5><p class="ql-block"> 四臺噴火發動機在腦袋頂上轟轟作響,我只顧得左顧右盼,亂拍一氣,卻忘記詢問一下發動機的型號和工作原理,但從到處張貼的“禁止吸煙和打手機”的標識來看,我覺得這個熱氣球使用的應該是汽油發動機。</p> <h5><b>幾位充當配重的拉菲克</b></h5><p class="ql-block"> 大筐終于擺正了,幾個小哥在幫助大筐保持起飛前的穩定,我喜歡他們樸實生動的面孔。</p> <h5><b>忙碌的“球友”</b></h5><p class="ql-block"> 環顧四下,街坊鄰居都在忙碌,做著起飛前的準備工作。</p> <h5><b>起飛前的姿態</b></h5><p class="ql-block"> 遠處一個熱氣球已經完成了起飛準備,大筐也擺正過來了。</p> <h5><b>美麗的晨曦,寂寞的牛群</b></h5><p class="ql-block"> 我們終于飛起來了!雖然還沒有飛到南天門,高度只有百米,但這美景也夠我們咂半天嘴的了。</p> <h5><b>彩練橫空</b></h5><p class="ql-block"> 天空的色彩稍遜即逝,所以要優先拍照。</p> <h5><b>編隊飛行</b></h5><p class="ql-block"> 這個氣球正在向我們靠攏進行編隊飛行,其實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互為背景,有利拍照。</p> <h5><b>非洲草原五線譜</b></h5><p class="ql-block"> 是誰撥動了大草原黎明的音符,那么明快,那么清澈。</p><p class="ql-block"> 原來是你們。</p> <h5><b>你們</b></h5> <h5><b>你們</b></h5> <h5><b>還有我們</b><br></h5> <h5><b>兩角獸在大裂谷Safari留下的熊跡</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涓涓細流滋潤著東非大草原</b></p> <h5><b>大地上留下我們的影子</b></h5> <h5><b>大象一家子開始了早餐</b></h5> <h5><b>草原小精靈</b></h5> <h5><b>十字路口</b></h5> <h5><b>數不清的非洲水牛</b></h5> <h5><b>狡猾的鬣狗在尋摸什么</b></h5><p class="ql-block"> 據資料介紹,鬣狗的捕食能力極差,只能跟在其它大型捕食動物后面搶奪或撿洋落兒,這只鬣狗似乎聞到了捕食者或獵物的氣味。</p> <p class="ql-block">  從照片看,它似乎進入了人家的領地,加上勢單力薄,不敢行走得太快,不時地抬起頭來四下觀望,生怕被別人給打出去,但沒有一點放棄的跡象。</p> <h5><b>這家伙十分不滿意的瞪著懸停在它頭上的我們</b></h5><div> 我的猜想在我們落地后乘車追擊獅子、獵豹中得到了證實,果然它們跟蹤并撿到了獅子的殘羹剩飯。<br></div> <h5><b>生命之源</b></h5> <h5><b>在東非大草原空中看日出</b></h5> <h5><b>東方霞光</b><br></h5> <h5><b>噴薄日出</b></h5> <h5><b>伴飛</b></h5> <h5><b>我們的印記</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投影</b></p> <h5><b>準備著陸</b></h5><div> 馬上就要著地了,“球長”細心地不斷調整氣球的飛行方向和姿態,使氣球落地時沒有翻滾,可是由于筐很高,我們需要翻上去爬下來。<br></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安全著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拍手鼓掌,感謝技術精湛的“球長”,慶祝這次愉快的飛行圓滿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人工降球</b></p><p class="ql-block"> 原來熱氣球是這樣降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飛行后檢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絲不茍的“球長”認真在做飛行后檢查。</span></p> <h5><b>草原追擊</b></h5><p class="ql-block"> 剛跳下熱氣球,司機小哥就招呼著大家快上車,一問,原來前面的車發現了獅子??,太好了!走你!我們跳上車,瞪大眼睛注視著前方,就這樣,我們還沒從空中飛行的愉悅中清醒過來,就又開始了一場夢幻般的在非洲大草原駕車追獅子。</p> <h5><b>塞倫蓋地黑面狷(juan)羚</b></h5><p class="ql-block"> 我們先遇到的是黑面狷羚,又叫做轉角牛羚、南非大羚羊或塔比羚羊,這種羚羊分布于非洲東部和南部,主要生活在蘇丹、乍得、坦桑尼亞及南非大草原。<br></p> <p class="ql-block">  黑面狷羚的毛皮一般都是銹紅色,黑色的腳部及胸部,并在前額至鼻尖有一黑帶。角呈豎琴形,并且明顯是環狀角,其特征是面部、身體與腿部連接處呈紫藍色,好像瘀青色斑,而且雄性及雌性都有角。</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張望</b></p><h3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只黑面狷羚站在土坡上向前張望,好像在曬太陽,其實它盯著的方向正是我們前行的方向,直到我們離開它們都沒有動窩。</span></h3> <h5><b>丑名遠揚的“非洲二哥”——鬣狗</b></h5><p class="ql-block"> 沒有多久我們就追上了一群鬣狗,只見它們根本不理會我們,拼命朝著前面狂奔,我們跟在它們旁邊追擊和拍照,真過癮。</p><p class="ql-block"> 鬣狗也叫斑點鬣狗,外號“非洲二哥”,是非洲大草原上常見的狩獵者之一。別看名字里帶有個‘狗’字,但它不屬于犬科,而是屬于食肉目下貓型亞目-鬣狗科-鬣狗亞科動物。從血緣關系上看,鬣狗反而和靈貓科、獴科動物更親一些。</p><p class="ql-block"> 這位“二哥”以長相難受,叫聲難聽,行為難看而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吃瓜群眾緊跟在捕食者后面看熱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b><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個視頻是一個團友拍攝的,可以清楚的看到搜鬣狗搶食獵物的現場,在這里向大家展示一下,也順致謝意!</span></p> <h5 class="ql-block"><b>鬣狗啃食獵物</b></h5><p class="ql-block">  從照片可以看到,鬣狗們在搶食一大塊非常新鮮的肉食,司機小哥說是一只河馬,但這里沒有較大的河流和寬闊的水域,何來的河馬呢?加上獵物也沒有那么大,回到家放大照片看到了一個黑色的蹄子,可以確定不是河馬。</p> <h5><b>獵物是蓬蓬(疣豬)</b></h5><p class="ql-block"> 接著我發現了這張照片,被殺死的獵物的兩個大牙清晰可見,原來是蓬蓬,一只可憐的疣豬被獵鬣狗們當做了早餐。</p> <p class="ql-block">  狩獵中大型的獵物時,鬣狗通常采用撕裂腹側或腹股溝的方法,這是因為地球上任何一種動物,其腹部都是最薄弱的位置。鬣狗作為一種長距離追擊型選手,加上鬣狗嘴巴剛好能咬到一米高的位置,而這高度恰恰是角馬、斑馬之類的腹側位置,鬣狗追逐獵物時從它們身后下嘴更容易得手,從這里給獵物來個FirstBlood(第一滴血),讓獵物受到重創。</p> <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經常聽到一種說法,鬣狗一般都是跟在獅子、豹子后面,等它們狩獵成功就一窩蜂的上來搶奪獵物,如果打不過,就只有等著吃殘羹剩飯了。</span></h5><p class="ql-block"> 根據牛津大學動物學家漢斯·克魯克在20世紀60年代的研究表明,在鬣狗的食物中,有95%都是它們自己捕殺的。在克魯克7年觀察統計中,鬣狗和獅子共享的食物中有53%是鬣狗捕殺的,可以說鬣狗群和獅群是調節整個大草原食草動物數量的主力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鬣狗的咬合力十分驚人</b></p><p class="ql-block"> 根據最新實驗數據顯示,亞成年鬣狗的咬合力換算后是1678N,而成年雌獅為1926N。不過這兩個數據也引起很多爭議,畢竟是實驗測試,而不是真實捕獵測出的數據。</p> <h5><b>黑背胡狼</b></h5><div> 黑背胡狼跟在獵狗的后面撿拾殘渣剩飯,在馬賽馬拉胡狼很多,可惜我只拍到了這一只。<br></div> <h5><b>酒足飯飽的母獅</b></h5><div> 在距鬣狗不遠處我們終于拍到了獅子,這是幾只剛剛吃飽的獅子,臉上、嘴巴、爪子上都有血跡。剛看到這張照片是我還在想怎么非洲草原獅子的生活環境這么惡劣,臉上爬滿了黑色的蟲子,后來再想想,應該是獅子剛剛進食完畢,身上沾了不少獵物的血跡,引來了吸食血液的小飛蟲。<br></div> <div>  因為獅子臉上、身上小蟲子太多,照片放大后很難看,所以就先放這兩張照片,說明我們追擊獅子的任務完成了。</div><div> 不過從獅子的照片看,我還是覺得鬣狗是撿了或搶了獅子的殘羹剩飯。<br></div> <h5><b>龐大的牛群</b></h5><div> 這是來到肯尼亞拍到的最大種群的野牛,粗粗數了一下數量遠遠不下幾千只,而且對我們形成了三面包圍的態勢,而照片僅反映了一面的情況,場面非常壯觀,難得一見。<br></div> <h5 class="ql-block"><b>馬賽馬拉的牛魔王</b></h5> <h5><b>老牛警惕的打望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b></h5> <h5><b>吃飽了直犯困</b><br></h5> <h5><b>后面的牛哥你看啥呢</b></h5> <h5 class="ql-block"><b>喂!兩腳獸,這是俺家的地界</b></h5> <h5><b>獵豹在陽光下閃亮登場</b></h5><div> 獵豹背部顏色為淡黃色,腹部的顏色比較淺,通常是白色的,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獵豹獨特的黑色淚紋從眼睛一直延伸到嘴巴,這個條紋是我們用來區別獵豹與豹的特征之一。</div> <h5><b>漂亮的大貓</b></h5><div> 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陸生動物,能夠在短短三秒內達到每小時110公里以上的速度。以最高速度,它們的步幅長達七米。在高速奔跑的過程中,獵豹會通過左右擺動來保持平衡,并使用尾巴來輔助調整方向。<br></div> <h5><b>閑庭信步</b></h5><div> 獵豹的生活比較有規律,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早晨五點鐘前后開始外出覓食,它行走的時候比較警覺,不時停下來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可以捕食的獵物。另外一點也防止其他的猛獸捕食它。它一般是午間休息,午睡的時候,它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起來查看一下,看看周圍有什么危險。<br></div> <h5><b>搖頭擺尾好自在</b></h5><div> 獵豹是食肉動物,主要食物為各種羚羊。一般來說,獵豹每一次只捕殺一只獵物,每一天行走的距離就是大概5公里,最多走10多公里。雖然它善跑,但是它行走距離并不遠。</div> <h5><b>小步慢跑</b></h5><div> 獵豹的腳爪不能縮入,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無法伸縮爪子的物種,可增加獵捕時的攻擊力,腳底粗糙的肉墊,可增加在奔跑時的抓地力,較普通貓科較長的尾巴可以保持于奔跑時的平衡。</div> 據資料介紹,某動物遺傳學學家與自己的團隊合作,為同一片地區不同范圍內的近50只獵豹進行了基因檢測,從結果來看,這些獵豹的基因序列竟然都極其相似,這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血緣關系十分親密。<br><div>  后續為了保證實驗的真實性以及數據的權威性,他們又擴大了調查范圍,可結果卻令人驚訝,原來,即使是相隔萬里的獵豹之間,其基因序列也是有很高的重合度的。</div><div> 由此,學家斷定,在整個棲息地內的所有獵豹,可能最終都能追溯到同一個先祖。</div> <div>  獵豹分為亞種、獵豹西非亞種、獵豹北非亞種、獵豹印度亞種。根據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非洲當地存貨的獵豹數量竟然已經只有一萬只左右了,其中還有接近1成屬于人工養殖的獵豹。可見,野生獵豹的生存現狀并不算好。</div> 早在2014年,獵豹就被列入到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名副其實的易危物種。 <h5><b>野生獵豹平均壽命為8-10年,超過12年的極為罕見</b></h5> <h5><b>細腰大長腿,誰能比我靚</b></h5> <h5><b>大頭照</b></h5><p class="ql-block"> 當時拍照還有回到住處導照片時,根本沒有時間一張張仔細查看這些照片,回家后在整理修版時才發現這種大貓在長相和身材上如此可愛完美。</p> <h5><b>后勤保障車輛到位</b></h5><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完成草原追擊回到集合地點時,后勤保障車輛已到位,工作人員把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p> <h5><b>服務員小哥就位</b></h5><div> 早餐已安排好,還有從威士忌到蘇打水,不過各種酒水是要另收費的。<br></div> <h5><b>在非洲大草原上買酒水也可以用手機轉賬</b></h5> <h5><b>我的熱氣球飛行證書</b></h5> <h5><b>中文譯件</b></h5> <h5><b>我的早餐</b></h5><p class="ql-block"> 這時候真的感到肚子空空,那就伴著馬賽馬拉的晨光,再來個餐桌上的Safari吧。</p> <h5><b>與“球長”合影</b></h5><p class="ql-block"> 我們三個參加熱氣球天空游的團友與“球長”合影,紀念來到肯尼亞最美好、開心的一天。</p> <h5 class="ql-block"><b>難忘的草原晨光</b><br></h5><p class="ql-block"> 芳草萋萋,鳥雀嘰嘰,藍天白云,微風和鳴,這就是美麗的馬賽馬拉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站在東非大地上,我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我們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戰爭與沖突,而是一個和睦相處的地球大家園。事后我自己都覺得怪怪的,可能是老了吧。</p> <h5><b>豪橫的越野車</b></h5><p class="ql-block"> 這輛車看著真帶勁兒,不過防風沙和雨水可能會少差一點,拍幾張留個影給大家看看。</p><p class="ql-block"> 愉快的飛行和豐盛的早餐結束了,我們要繼續坐著我們自己的敞篷車在馬賽馬拉大草原上狂奔,去尋找新的目標了。</p><p class="ql-block"> 還有兩件事情,一是昨天我的攝影老師特別交代“拍照的重點是花豹,拍到時告訴他”。我拍到獵豹后就把照片發給他了,還挺高興的聲稱任務完成了。誰知老師說“這是獵豹,不是我說的花豹,花豹才是肯尼亞的終極目標”,還發來了花豹的照片,介紹了一些具體的方法。我一下傻了,沒有知識真可怕,我趕緊回復老師:“收到,明白,我們在馬賽馬拉還有一天的時間,滿世界去找”。其實去哪里找,能不能找到我哪里知道,但是一聽說還有新的目標,我就像上滿弦的弓,一下子就更精神了手里緊握相機私下尋摸,生怕漏下隨時可能出現的目標。在每一輛進入國家公園的車上都有一個公共頻道,哪一輛車在哪里發現了什么稀罕的動物都會隨時通報,所以我相信機會和運氣還會出現的。</p><p class="ql-block"> 二是在這一天我把一個128G的內存卡都拍完了,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回家后經過整理刪掉一部分還有3400多張,經過修版挑選的有400多張,美篇一次能發照片加視頻100張,我就把一天的情況分成幾篇寫,以便把多發一些照片讓大家分享到更多有趣的場景。</p><p class="ql-block"> 曉青 2024年5月13日 于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梁山县| 小金县| 五峰| 甘肃省| 四子王旗| 桐柏县| 大洼县| 云梦县| 喀喇沁旗| 高青县| 潮安县| 祥云县| 宁陵县| 伊春市| 彭山县| 澄江县| 襄垣县| 南昌市| 奉节县| 彭阳县| 左权县| 五常市| 长岛县| 耒阳市| 昭觉县| 华阴市| 福海县| 安塞县| 芦山县| 措勤县| 延长县| 威远县| 宁国市| 丽水市| 樟树市| 博爱县| 隆尧县| 二手房| 岫岩|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