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陰。<br> 在路口看到這幢充滿曲線的建筑,就知道米拉之家到了。米拉與巴特羅、古埃爾同為20世紀初的知名紡織商,他是高迪的朋友。由高迪設計的米拉之家,這個外觀仿佛由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外觀幾乎毫無裝飾的“蜂巢”,曾經被當地居民所嘲笑,但現在卻成為了巴塞羅那的地標之一,與圣家族教堂一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門票15歐元,確實挺貴。<br> 高迪離開后,與高迪多次合作的Jesep Maria Jujol幫助添加了波浪狀的鍛鐵欄桿陽臺,當初這個被認為是過度前衛的建筑,如今卻成了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的代表。 米拉之家模型。<div> 米拉之家由八幢大樓組成,大量的窗戶和屋頂的小窗提供明亮的采光,擯棄了直線和直角,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曲線。屋頂的空間是米拉之家的另一點睛之處,所有的煙囪和通風口都隱藏在羅馬士兵頭盔造型的雕刻中,樓梯間則成了一個個龐大的海螺,上上下下的階梯和奇特的雕刻,讓整座陽臺充滿起起伏伏的趣味。</div> 高迪以沒有直線的波浪狀建筑圍著兩座中庭。 連大門也不用直線和直角。 坐電梯上到樓頂,所有人立即被這座充滿曲線藝術的陽臺驚呆了。樓梯口的工作人員。 稀奇古怪的雕刻,空洞口有圓形的,也有心形的,就是沒有直角的,也搞不清這是個什么東西。<br> 老陳拿著導游小冊子,在米拉之家的陽臺上留下了招牌笑容。 確實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奇特的屋頂。 海螺狀的樓梯間。 羅馬士兵頭盔造型的柱狀雕刻,其實是煙囪與通風口。 屋頂上的游客絡繹不絕,這個方位總算是等到了沒人的瞬間。 陽臺一角。柱子奇形怪狀,既有單個的,也有雙柱纏繞的,還有多個柱子組合的,唯一不變的是上部的羅馬士兵頭盔造型。<br>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倒有點像是一位高僧的背影。下方有位滿面笑容的美女。 相當怪異的觀感。 提示家長看好孩子的牌子。 四個一組。 護網也隨著臺階波浪般起伏。 遠眺炮彈大廈(TORRE AGBAR),其造型確實很像一顆豎起來的大炮彈。<br> 天臺全景。 這個場面有點將軍檢閱列隊士兵之感。 螺旋狀的電梯口。 五個一組。 陽臺之上一覽巴塞羅那市容。 如同情侶般的相互依偎。 游人到此都是興致勃勃,四處觀賞高迪天馬行空的設計杰作,拍個不停。 令人覺得走進了奇幻城堡世界。 用碎酒瓶堆砌而成的藝術,別具一格。 大海螺。 向下俯視,一探究竟。 短裙狀之小陽臺。 窗戶的邊緣同樣都采用了曲線。 連臺階也擯棄了直角。 然后下樓,繼續參觀。拱形的過道。 頂層有個展覽室,通過模型、影片和圖片,重現大師的建筑理念。另一個版本的米拉之家模型。 很清楚地看到樓梯如同之字形溝通各個樓層。 底層模型。 分體模型。 龍骨模型。 弧線形的磚墻。 米拉之家真的是一個曲線的世界。 高迪的這種建筑靈感與風格也許正是源于自然界的動物,比如蜈蚣、海螺、海蝸牛等。<br> 各種樣式的椅子也全是曲線造型。雙人椅。 單人椅。 從椅子面,到扶手、靠背,直至椅子腿等,都是曲線。 三人長椅的鏤空圖案花紋也都是曲線。 墻上的宣傳畫。<br> 客廳里的婦女半胸像。 高迪畫像,這幅油畫非常逼真傳神。 室內的展示空間則通過客廳、餐廳、廚房、客房、辦公室、兒童房等陳設,展現了20世紀初巴塞羅那中產階級的生活風貌。客廳的桌椅同樣是曲線形的。<br> 兒童房里的小天使塑像。 廚房及餐廳,洗手池、餐桌、椅子及水果也都全是曲線。 此風景畫也許畫的是高迪的故鄉吧。 回望米拉之家,這趟確實沒有白來,在這充分感受到了曲線之美。高迪這種“非直線”的建筑風格,被稱為“現代主義”,這項象征著對加泰羅尼亞獨立文化反思的運動,與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有關。在機器逐漸取代過去手工技術的情況下,模具生產的產品大量出現,藝術家們認為這失去了精致手工的精神,于是渴望回歸中世紀、回歸自然的純手工精神。取材于自然界的高迪將這種理念大量地發揮在他的作品中,也成為了推動這項運動最有力功臣。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入夜的巴塞羅那街景相當漂亮。</p> 街心噴泉中央的塑像非常精美。 老陳留個紀念照。 晚餐在這家名為7 PORTES的餐廳解決。 這是巴塞羅那古老的餐廳之一,已有175年的歷史,可謂百年老店。老陳把它的掛毯稱為獅身人面像。西班牙語NEGRE 為“黑色”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乡城县|
郎溪县|
雅江县|
秭归县|
赤峰市|
石柱|
新蔡县|
平泉县|
临湘市|
兰考县|
宿州市|
辉南县|
兴国县|
孝义市|
云浮市|
清新县|
西和县|
忻州市|
比如县|
饶河县|
康平县|
法库县|
四平市|
兴国县|
桓台县|
乃东县|
肃宁县|
西乡县|
福泉市|
宁远县|
丹巴县|
广元市|
临武县|
雷波县|
涞水县|
丰都县|
阿坝|
金沙县|
西丰县|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