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項羽,一生未嘗敗北的七十余戰,卻幾乎很少運用“戰策謀略”,即使面對實力非常懸殊的強敵,似乎都會選擇“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硬杠精神。</p><p class="ql-block">這一點,與戰場上“玩陰謀”的行家韓信,完全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極致相反的兩個人,這應該也是韓信離開項羽的一個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說,項羽打仗根本不喜歡用什么奇謀詭計,每遇強敵,似乎只有四個字:“干就完了!”</p> <p class="ql-block">項羽開始閃亮登場后的第一戰,就驚艷了世人。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戰”,世人所熟知的“破釜沉舟”的典故,就出自此戰。</p><p class="ql-block">這一戰,項羽帶領5萬軍隊,以8千江東子第為主力,面對40萬秦軍,毅然不懼,在巨鹿縣南渡過黃河(另說是漳水)后,下令全軍鑿沉渡船,我們來了,就沒打算活著回去,只有干掉對面的敵人,才有生路。下令砸掉鍋具,干掉敵人就有了鍋具煮飯吃了……</p> <p class="ql-block">可謂是,一往無前、有進無退、有我無敵,九戰九勝,以5萬對40萬,生生把對方干趴,殺蘇角、降章邯、擒王離,圍困巨鹿的秦軍主力就這樣土崩瓦解。</p><p class="ql-block">有時侯,歷史真的很有意思,王翦大敗楚軍主力、逼死項梁后,時隔17年,他們的孫子王離和項羽再次相遇,結果卻恰恰相反,項羽大敗秦軍主力,活捉王離。這一年,項羽25歲。戰后,諸侯對項羽給出了4個字的評價:“天神下凡!”</p> <p class="ql-block">不久,又迎來項羽人生中的第二次大戰——彭城之戰。</p><p class="ql-block">這一戰的起因是劉邦想趁著項羽伐齊之機,端掉項羽的彭城大本營。</p><p class="ql-block">為此,劉邦調集56萬大軍,向楚地彭城進發。此時,項羽迅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齊國尚未平定,若回師救楚,必然遭受腹背受敵,關鍵是兵力極為懸殊。</p><p class="ql-block">但是,項羽依舊不懼,告訴大家,你們繼續攻齊,我只帶3萬精騎,南下馳援,去干翻這幫烏合之眾。</p><p class="ql-block">項羽夜間抵達肖縣,拂曉時分,楚軍開始進攻,與漢軍展開大戰,中午時分,便大破漢軍,僅在彭城近郊,就斬殺漢軍10余萬人,僅僅半天,就結束戰斗,這種旋風般的“閃電戰”,成為古代戰爭史上“速決戰”的典范,更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p> <p class="ql-block">如果,項羽再發發狠,堅持追下去,劉邦就要玩完了。因此,毛澤東曾在一首詩中寫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p><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此戰漢軍被殺死者達20多萬,3萬對56萬,人數比為1﹕20;殺死比為1﹕7。</p><p class="ql-block">如果說,這些勝利,項羽的對手還不夠強,那么下面對戰“兵仙”韓信,又會怎么樣呢?</p> <p class="ql-block">彭城之戰后,項羽因楚軍“少食寡助、士卒饑疲”,只好與劉邦“鴻溝議和”,雙方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屬楚,西屬漢。這就是楚河漢界的由來。</p><p class="ql-block">然而,前腳剛剛議和,后腳劉邦就撕毀了議和盟約,并趁著項羽東歸之機,暗中調集韓信、英布、彭越等數位漢初名將,分五路大軍,合計近60萬之眾,突然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對楚軍進行合圍。</p><p class="ql-block">這一下,完全打了項羽一個措手不及,無奈向垓下后撤。</p> <p class="ql-block">垓下之戰的第一戰,項羽就對上了韓信的先頭部隊。正面一戰,韓信敗退(有說真敗,也有說佯攻詐敗),而這也應該是淮陰侯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戰場敗退。這時,彭越、劉賈率領的漢軍及時從兩側殺出,才迫使項羽繼續向東撤退。</p><p class="ql-block">即使,后面遭受韓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算計,也能率800精騎突出30余萬大軍的重重圍堵。</p><p class="ql-block">后來,人困馬乏的800精騎,又遭到灌嬰5000精騎的追殺,待項羽逃到垓下的一處山頭時,僅剩28騎。</p> <p class="ql-block">這一路逃來,若非路途一個老農指引了錯誤的方向,陷入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項羽以及追隨的100余騎必然能夠逃出,也必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p><p class="ql-block">因為,項羽死時才31歲,而劉邦已有54歲,只比項羽多活了6年。否則,天下會如何,誰又能說得清楚呢?</p> <p class="ql-block">很快,項羽及28騎又遭到灌嬰5000精騎的圍殺。這時,項羽卻對28騎說,我從起兵到現在,經八年、歷七十余戰,未嘗一敗,遂稱霸天下,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既然如此,那么我就與你們痛痛快快的大戰一場,而且要三戰三勝,請看我怎么為你們擊潰包圍、斬將、砍旗吧。</p><p class="ql-block">說著,項羽分28騎為四隊,分四面向山下沖去,相約在山的東面會合。隨著項羽大喊一聲“殺”,瞬間斬殺一名漢將。赤泉侯楊喜自持勇力,向項羽追去,卻被項羽一聲大喝,嚇得退后數里,不敢再追。在突出重圍時,項羽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死漢軍精騎近百人,再次與另外三面突圍的騎兵匯合,僅損失兩騎。</p><p class="ql-block">在逃跑的過程中,追隨的26騎,可沒有項羽的烏騅馬神駿,跑著跑著就一個個連人帶馬倒下,但無一投降,全部遭到斬殺。</p> <p class="ql-block">等到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邊時,僅剩自己一人,雖然烏江亭長送來小船,勸說項羽只身回到江東發圖東山再起。</p><p class="ql-block">這時的項羽,已將跟隨他的8000江東之弟全部葬送,再也無顏去面見江東父老,于是將烏騅馬送給了亭長,然后手持兵器,步行沖向數千漢軍精騎,并一口氣斬殺漢兵數十人,自己也身受十幾處重傷,不甘被俘受辱,毅然揮刀自刎。</p><p class="ql-block">對于項羽,三國鬼才郭嘉是這樣評價的:“昔項籍七十余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卻又能“七十余戰,從無敗績”,這份勇可就實在確令人難以想象了。</p> <p class="ql-block">只不過,唯垓下之戰,輸了一次,輸了一生。</p><p class="ql-block">所以,也有人說,項羽硬剛的能力堪稱“獨步天下”。畢竟,能直接硬剛贏對方,自然比用什么陰謀詭計要來的痛快,要來的更加得霸氣,霸王這名,名副其實,恰如其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五大连池市|
乳山市|
章丘市|
龙海市|
黄山市|
内乡县|
增城市|
临澧县|
浑源县|
贵州省|
界首市|
菏泽市|
乡宁县|
上思县|
乐亭县|
峡江县|
平利县|
霍林郭勒市|
定结县|
阳曲县|
南昌市|
龙南县|
开平市|
惠州市|
温泉县|
扶绥县|
汉阴县|
铜梁县|
墨脱县|
淳化县|
温泉县|
阿坝县|
武鸣县|
娄底市|
满城县|
黔西|
宜兰市|
甘泉县|
文山县|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