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贛北皖南自由行游記, (四)婺源篇

郭慶生

位于江西省上饒市所轄的婺源縣,是我們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地。婺源縣,別稱蚺城,位于江西省東北邊陲,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婺源縣有中國傳統村落28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8個、古建筑4100余幢,是徽派建筑大觀園。徽劇、儺舞、徽州“三雕”(木雕、磚雕、石雕)以及歙硯、婺源綠茶等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婺源擁有5A級旅游景區1家、4A級旅游景區14家,是全國4A級旅游景區最多的縣份,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整個縣命名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div><br></div> 我們于3月20日到達婺源縣城,入住一家位于蚺城街道紫陽東路名叫“畫室小宿”的民宿。整套房75平米、2室1廳1廚2衛,在這預定了3晚。 當天下午,我們先游覽了民宿馬路對過的金庸文化公園。公園占地面積108畝,依托婺源作為金庸祖居地的優勢,充分利用原田嶺公園已有景觀及基礎設施,通過添加金庸文化元素,向廣大市民展示金庸先生愛國愛鄉的家國故土情懷和杰出的藝術成就。此時正值煙花三月,公園內桃花盛開,花團錦簇,綠草如茵。 接著游覽了熹園。熹園是一座絕妙的江南園林,是朱熹二世祖朱廷雋、三世祖朱昭元家居之地,并留存有多處朱家的舊址和朱熹的遺跡,是國家4A級景區。“美麗婺源·圣境熹園”,熹園景區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輔以源遠流長的徽州文化、深厚的朱子文化和硯文化,為人們展現了一處不一樣的“江南文化園林”。<div>景區入口。</div> 引桂橋與尊經閣。引桂橋始建于北宋之初,橋名寄托對子孫“折桂登科,光宗耀祖”的殷殷期盼,果然建橋200年后就出了朱松、朱熹。尊經閣原為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年間。 園內共展示了三塊歙硯原材“巨無霸”,被譽為“歙硯王”,開采于唐代,后被亂石掩埋,直到2010年才重見天日。下一步將聘請三位雕刻大師進行雕刻。這是其中的一塊,重達20多噸,我們幾人研究半天也沒研究出它們是怎么被放到這里的。 園內的敘倫廊中展示了六塊古代遺留下來的匾額,這是其中的三塊。 紫陽書院,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書院之一。“紫陽”是朱熹的號,世人也謂朱熹為“紫陽夫子”。紫陽學院便是以祭祀朱子、宣揚朱熹理學思想為宗旨,讀朱子之書,傳文公之教,延續程朱學脈的場所。 澹成堂,建于清代中后期,主人名叫朱煥文。作為朱熹的族人,朱煥文是一位以樂善好施著稱的大茶商,處處表現出“賈而好儒”的特點。 朱家祠,是一幢明代的建筑,是朱家莊的祠堂。 朱緋塘景觀 傍晚時分,我們前往婺女洲度假區游覽,這里的夜色和燈光很美。<div>婺女州坐落在婺源的“母親河”星江河畔。占地面積750畝,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耗資25億打造。<br>景區以婺女飛天傳說為核心,通過現代的設計手法,國際化的視野及高度,將徽州文化中的生活美學進行極致挖掘,融合傳統徽州名人、民藝、文脈,集實景演藝、親子游樂、文化景點、酒店會展、美食餐飲、休閑購物為一體,成為徽州旅游文化的全新標桿,形成值得一生癡絕重游的徽藝文化小鎮。<br></div> 3月21日,我們包了房東家的小轎車,房東親自開車,領著我們前往婺源北線游覽。除了我們計劃的景點外,房東還主動帶我們游覽了其他一些景點,游覽過程中,房東一直全程陪著我們邊領路邊講解,使我們感激不盡。<div>第一站:理坑村。</div><div>理坑位于婺源縣城56公里的沱川鄉。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讀成風,崇尚“讀朱子之節,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被文人學者贊為“理學淵源”。</div>百年來這偏僻山村,秉承勤學苦讀之風,人才輩出,先后出過尚書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啟元,司馬余維樞,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著作達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庫全書》,可見理坑昔日的輝煌。<br>村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代崇禎年間、萬歷年間,清代順治年間、清代道光年間等古建筑,這些古建筑粉墻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布局科學、合理、冬暖夏涼,是生態文明的綠寶石,是建筑藝術的博覽園。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也成為知名攝影、寫生基地。 第二、三站:金庸祖籍地鳳山村、詹天佑祖居地廬坑村。<div>在婺源旅游北線上有兩個古村落,除了古老外還是近現代名人祖居地,分別為金庸祖籍地鳳山村和詹天佑祖居地廬坑村。<br>金庸祖籍地鳳山村建村1030余年,全村2000余人大部分為查姓。村內古弄小巷星羅棋布,房屋多為明清古建,磚雕木雕細膩,古樸典雅,保存完好。浙溪穿村而過,老街沿溪而建,清一色的石板路。聳立在村頭浙溪旁的龍天塔,是婺源縣保存最完整的也是唯一的一座古塔,已有400多年歷史。<br>詹天佑祖居地廬坑村始建于隋朝,為婺源縣境建居較早的村落之一。廬坑地處山水環抱的山谷。村落四周重岡復嶺,山巒青翠;清澈見底的廬溪,似玉帶般潺湲繞村而過。村中明清時期的宅居,至今留存不少。村內有詹天佑祖居紀念館及中華詹氏大宗祠。詹氏作為江南望族,在海內外頗具影響力。<br></div> 第四、五站:察關村祭酒橋、清華鎮彩虹橋<div>在婺源旅游北線有兩個網紅打卡點,一個是察關村的“徽州最美水口”;一個是清華鎮的“中國最美廊橋”。<br>在察關村,有一座800年歷史的古橋“祭酒橋”,橋上有老夫身披蓑衣,肩扛犁杖,手牽耕牛,為游人擺拍。橋下溪水潺潺,拱形橋體被溪水倒映成圓形,勾勒出一幅恬靜唯美的田園風光,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打卡拍照。村內還有一棵830年樹齡的古樟樹。<br>位于清華鎮的彩虹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廊橋,建于南宋(1137年)規模最大,全長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設計最科學的一座廊橋,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廊橋”。彩虹橋風景區是文化與生態、動與靜、休閑與娛樂相結合的一個風景區。有厚重的橋文化,歷史古跡及古人留存的生產工具,又有生態較好的自然環境,是最具婺源特色的高品位文化與生態旅游區。<br></div> 第六、七站:思溪延村。<div>思溪延村是婺源北線的景點之一,由思溪和延村前后兩個村落組成。始建于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有“儒商第一村”的美譽。當時建村者俞氏以(魚)思念清溪水而名。歷史上,作為古徽商隊伍中一支勁旅的婺源人,紛紛把當地盛產的茶葉和木材等商品運銷到外地經營,賺到錢后又紛紛把白花花的銀子寄回來買田造屋,以此光耀祖宗。思溪延村內至今依然較為完整的保存著50多幢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被譽為“清代商宅群”和“徽商莊園”,成為今天人們思古懷舊、旅游寫生的好去處。<br></div> 3月22日,我們同樣包了房東家的小轎車,房東親自開車,領著我們前往婺源東線游覽。<div>第一站:篁嶺</div><div>篁嶺地處婺源旅游東線的江灣鎮東南7公里,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篁嶺建村于明代中葉,被稱為“梯云人家”。這里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鳙的故里。“地無三尺平”四面環山的篁嶺古村,經年的民居受地形限制高低排布、錯落搭建,周邊古木參天、梯田密布,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曬秋”農俗景觀。篁嶺村借助簇擁的千畝梯田打造四季花谷,每年三、四月,近千畝的油菜花集中開放,與桃花、梨花、杜鵑花等交相輝映,美不勝收。<br></div> 第二站:江嶺<div>江嶺位于婺源縣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是婺源風景區中最為有名的游玩景點,是國家5A級景區。每年三月份的時候,是油菜花梯田的最佳觀賞期。站在景區最高點觀景臺,只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著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br>置身于江嶺萬畝梯田中,黃燦燦的油菜花與遠山、近水、粉墻、黛瓦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在這里您可以盡情的釋放,讓心靈自由飛翔。江嶺已被廣大游客譽為中國春季“四大花海”之一。<br></div> 第三站:李坑<div>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縣城12公里,是國家4A級景區。李坑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傳世著作達29部,南宋年間出了一位武狀元,名叫李知誠。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更有兩澗清流、柳碣飛瓊、雙橋疊鎖、焦泉浸月、道院鐘鳴、仙橋毓秀等景點在其中,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精品線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2005年,李坑被評為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現為中國傳統村落。<br></div> 東線游覽結束后,在房東熱情推薦下,又開車拉著我們車覽了縣城里的一些主要建筑,最后在婺源廣場下車拍照留念。 婺源之行,對我們來說可謂心滿意足。一是天氣比較作美,一改在南昌、九江等地的陰雨天氣,呈現了藍天白云;二是住了一處比較可心的民宿,特別是遇到了熱情好客的房東,對我們照顧有加;三是趕上了油菜花的盛花期,滿足了視覺享受;四是不光欣賞到了婺源的風光美,還了解到了婺源優秀的傳統文化,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韶关市| 东莞市| 罗田县| 海南省| 隆子县| 新田县| 噶尔县| 栾城县| 余江县| 蒲城县| 宜城市| 连江县| 和顺县| 互助| 长垣县| 南郑县| 攀枝花市| 镇平县| 南丹县| 思茅市| 隆德县| 千阳县| 庄浪县| 镇远县| 广元市| 西宁市| 礼泉县| 鄢陵县| 石台县| 遵化市| 闽清县| 崇信县| 潜江市| 海伦市| 同仁县| 新安县| 通州区| 望谟县| 公主岭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