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蘇東坡一生共有14次來過常州,最后一次是1101年從海南歸來。</p><p class="ql-block">這一年六月,他從鎮江進入大運河,經大運河常潤段來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安養之地——常州。</p><p class="ql-block">這里就是當年蘇東坡停舟登岸的地方,也就是今天常州東坡公園里的東坡古渡。</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貶謫儋州的時候,他的家人大多數就生活在常州宜興。他與常州的朋友也多有書信來往,比如說,陪他走完人生路的錢世雄,雖受東坡牽連,被罷官成為平民,但他依然經常給蘇東坡寄信,寄藥,寄食物。</p> <p class="ql-block">在東坡古渡附近,樹立了一座艤舟亭,是南宋時期始建。</p><p class="ql-block">乾隆六次南巡,四次來到常州,其中三次駐蹕艤舟亭,并從艤舟亭登舟入城。</p> <p class="ql-block">在東坡古渡附近樹立了一尊他的雕像,并且刻下了一首有點楚辭風格的詩,這首詩成為蘇東坡喜愛常州的最佳見證。</p><p class="ql-block">這首詩是哀悼他的好友錢公輔的,錢公輔也就是錢世雄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豈其土之不足食兮,將其人之難偶。非有食無人之為病兮,吾何適而不可。獨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p><p class="ql-block">此處君子就是指錢公輔。</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到達常州后,就住進了顧塘橋孫氏館。相傳蘇東坡曾親手植了香海棠和紫藤在院西南,所以孫氏館原址又名藤花舊館。</p> <p class="ql-block">藤花舊館是按照“一館二園三絕九景”的格局,改建成的蘇東坡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許多人可能會問:東坡先生與常州到底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在常州買地定居,最后又北歸并終老在常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東坡喜歡常州。</p><p class="ql-block">東坡先生講:毗陵我里,意指常州是我的故鄉。</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一生漂泊沉浮,自走出眉山,足跡遍布十多個州縣,不是被委任做官,就是被貶謫居住,皆為朝廷調遣。唯獨定居常州、北歸常州退休,是他自己的選擇。常州是他人生旅途的終點。</p> <p class="ql-block">早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三月,皇帝在皇家花園瓊林苑為殿試后新科進士舉行招待宴會,稱“瓊林宴”。</p><p class="ql-block">當晚的瓊林宴上,新科進士們個個意氣風發,談笑風生。蘇軾左右坐得是常州宜興縣人蔣之奇(穎叔)、單錫。席間,蔣之奇介紹了家鄉山水秀美,太湖浩淼,善卷奇觀,荊溪婀娜,民風淳樸,人文薈萃,并熱情邀請蘇軾做客常州。蘇軾當即允諾,訂下“雞黍之約”(蘇軾《次韻蔣穎叔》)。微醺中蔣之奇夸耀常州儒風蔚然:“這兒每十多位人中就有一位常州人。”蘇軾搖頭不信,蔣隨即向鄰桌招呼一聲,一群人站起來,蔣介紹:“這是常州武進縣人胡憲臣、胡信臣、蘇舜舉、孫云、嚴勛;這是常州晉陵縣人丁騭、張思、胡象德、姚仲容、張臣……”蘇軾徹底折服,由衷敬佩:“不愧延陵季子(春秋時期常州著名賢人季札)真傳弟子。”</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宦海沉浮,從真正萌愿到實際買田定居常州,整整過了十年。十年中,他從通判晉升為太守;又因“烏臺詩案”從太守成為階下囚,被關進皇家大牢;死里逃生,被貶黃州為團練副使,一個虛職。十年中他經歷了生死考驗;十年中他從“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然。</p><p class="ql-block">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三月,皇帝親自擬旨:“誥命特授蘇軾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郞汝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由黃州移汝州,圣命不可違,雖然也在貶謫之中,但汝州離京城開封較近,生活亦較為舒適。可此時,東坡先生想的是要到常州買田。于是他四月乘船繞道沿長江東下。</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在常州有了田地,就有了在常州定居的理由了。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十月,蘇東坡寫《乞常州居住表》,請求朝廷準許他在常州居住。奏章說:“……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粗給饘粥;欲望圣慈,許于常州居住。”信發出去了,卻一直沒有回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無奈之下,東坡全家沿運河乘船繼續往汝州而去,行到泗州(今江蘇盱眙),東坡決定暫不西行,在此等候朝廷答復。仍無音訊。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正月,蘇軾又寫《再上乞常州居住表》,懇請朝廷許于常州居住,直接送呈皇上。</p><p class="ql-block">到二月時,蘇東坡行至南都(今河南商丘)時,終于等到了朝廷文書:“蘇軾告下仍以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職當汝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常州居住”,批準蘇軾定居常州。</p> <p class="ql-block">東坡在常州住下后,遍游常州城景,太平寺、報恩禪寺等不少寺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在常州僅僅住了一個多月,1085年6月離開常州后,他先后被委任為登州太守、朝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杭州太守、吏部尚書、潁州太守、揚州太守、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定州太守,歲月如梭,十年光陰荏苒。</p><p class="ql-block">這期間,東坡多次回常。</p> <p class="ql-block">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蘇東坡被遠貶惠州儋州,蘇東坡的家眷歸宜興躬耕自食。</p> <p class="ql-block">1100年6月,東坡自海南回中原,猶豫再三、反復權衡、慎重考慮作出的決定回常州。</p><p class="ql-block">1101年6月,他歷盡磨難歸來的消息引起了轟動,常州萬千百姓沿岸夾道迎接這位遠方游子,爭相一睹東坡的仙骨神貌。終于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土地,東坡十分激動,體力較佳,已然能在船里坐起,頭戴小帽,身著長袍,在炎熱的夏天,兩臂外露,走出船艙拱手施禮:“莫看煞軾否!莫看煞軾否!”(這樣地歡迎,折煞我也!)</p> <p class="ql-block">由于長途勞累奔波,蘇東坡百病橫生,病因主要是五月間途經真州時染下了“瘴毒”(瘴氣,南疆山林中因濕熱蒸郁能使人致病、致死的有毒霧氣)。</p><p class="ql-block">當年七月十八日,東坡先生把3個兒子叫到床前說:“吾生不惡,死必不墜,慎無哭泣以怛化。”我平生沒做什么惡事,死后不會下地獄,我死了你們不要哭泣,人之死是自然規律,不要驚動他。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公歷8月24日),東坡呼吸越來越弱,此時,除家人外,錢世雄、維琳長老也守在他的身邊。眼見東坡氣息將離,維琳湊耳大呼:“端明宜勿忘西方!”東坡喃語:“西方不無,但個里著力不得。”世雄補上一句:“固先生平時屢踐,至此更須著力。”東坡淡淡一笑:“著力即差。”長子蘇邁連問后事,東坡始終未回話,當天平靜離開人世,享年66歲(虛歲)。</p> <p class="ql-block">常州城內的青果巷,距離蘇東坡紀念館非常近。</p><p class="ql-block">青果巷里人文簇擁,文氣蒸騰,名人故居就有:周有光,瞿秋白,史良,盛宣懷……</p> <p class="ql-block">天寧禪寺也是蘇東坡常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唐朝貞觀、永徽年間,幾經滄桑,如今已然重現了當年“棟宇摩霄漢,金碧燦云霞”的盛景。</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三次到此拈香禮佛,并御筆題寫了“龍城象教”的匾額,其名聲非同一般,是常州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剎,是全國重點寺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天祝|
宜宾市|
云霄县|
泸西县|
长宁县|
济源市|
德令哈市|
翁源县|
平南县|
巨鹿县|
内江市|
衡山县|
文山县|
罗城|
望谟县|
寻乌县|
广东省|
光山县|
纳雍县|
崇义县|
和平区|
临湘市|
惠东县|
保亭|
南平市|
综艺|
松溪县|
进贤县|
正安县|
保山市|
黄大仙区|
淮南市|
元朗区|
台东市|
白城市|
乾安县|
高雄市|
武川县|
石首市|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