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黨史、國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國夢的探索史、奮斗史、創業史和發展史。知史明智、知史擔責。黨史國史是黨員干部最好的教材,習近平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以史鑒今、以史資政。“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國史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智慧。</p> <p class="ql-block">通 知:</p><p class="ql-block">各位會員、各位戶外愛好者:</p><p class="ql-block"> 五一黃金周,繁花似景,處處山青水秀、景美似畫,游人如織、美女帥哥踏青賞花、秀色可餐,天氣晴朗,氣候宜人。因部會員及群友建議,協會研究決定:五一節假期組織“慶五一 勞動美”弘揚大寨、紅旗渠精神系列勞動學習活動,游覽山西王家大院,平遙古城-昔陽縣大寨村,河南紅旗渠,郭亮村萬仙山景區、南坪太行大峽谷,山西晉城皇城相府,游覽時間五天。</p><p class="ql-block">1、 第一天:太白-游覽王家大院,住平遙古城</p><p class="ql-block">2、第二天:游覽平遙古城-游覽大寨村,住昔陽縣城</p><p class="ql-block">3、第三天:昔陽縣-游覽紅旗渠-住郭亮村。</p><p class="ql-block">4、第四天:游覽郭亮村-晚上住陽城縣。</p><p class="ql-block">5、第五天:陽城縣-游覽黃城相府-太白</p><p class="ql-block">有意愿參加的友友在格桑花(周寶霞)處報名,(18509173208)費用AA制,報名時提供身份證號碼。注意事項:1、報名的友友必須是行動便利的健康人,65歲以上老人必須有親屬陪伴。2、協會將為報名參加的人購買保險,并提供免費服務,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個人安全責任自負。3、參加的友友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按規定時間集合、出發,游覽時要結伴而行,不能脫離組織,單獨行動。4、要有大局觀念,不要以個人喜好而強行要求改變行程路線。協會秉著節約、經濟、實惠,而按排住宿,吃飯,一般不住高檔酒店。</p><p class="ql-block"> 太白縣戶外協會</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2日</p> <p class="ql-block">風陵渡黃河大橋</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5月1日游覽靈石縣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它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這座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目前仍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藝術博物館。其規模之大,在民間建筑中實屬罕見,故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紫禁城”等美譽。據史料記載,王家大院的建造始于明朝中葉,隨著王氏家族的逐漸興盛,大院規模不斷擴大。至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王家大院已達到今日的規模和格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王家大院見證了王氏家族的榮辱興衰,也見證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特點:布局嚴謹、雕刻精美、功能完善。</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主要景點介紹:王家大院,作為一座宏偉壯觀的古建筑群,擁有眾多引人入勝的景點。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景點的詳細介紹:</p><p class="ql-block">1、高家崖建筑群:這是王家大院的主要建筑群之一,包括多座精美的四合院。這些院落依照傳統的禮制格局而建,既有祭祖堂、繡樓,又有各自的廚院、塾院等。每個院落都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藝和深厚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2、紅門堡建筑群:紅門堡是王家大院的另一重要建筑群,以其宏偉的氣勢和精美的建筑藝術而著稱。這里的建筑多采用紅色為主色調,搭配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磚雕,營造出一種莊重而華麗的氛圍。</p><p class="ql-block">3、司馬院:司馬院是王家大院中的一座精美小院,院內布局緊湊,設施齊全。這里的建筑風格簡約而不失精致,是王家大院中一處寧靜而雅致的所在。綠門院:綠門院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精美的裝飾而著稱。院內的門窗、影壁、地龕等都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和文字,展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無窮智慧。孝義祠:孝義祠是王家大院中的一座祠堂建筑,用于供奉王氏家族的先祖和表彰家族中的孝子賢孫。這里的建筑風格莊重而肅穆,是王氏家族傳承孝義文化的重要場所。資壽寺:資壽寺是王家大院附近的一座古剎,與王家大院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這里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環境清幽寧靜,是游客參觀王家大院時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文廟:文廟是王家大院中供奉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場所。這里的建筑風格莊重而典雅,體現了中國古代對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傳承。</p> <p class="ql-block">除了以上主要景點外,王家大院還有眾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點和建筑,如凝瑞居、敦厚宅等。文化價值:王家大院不僅是一座宏偉壯觀的建筑群,更是一部厚重的歷史長卷。它記錄了王氏家族的輝煌歷史,也見證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變遷。大院內的每一磚每一瓦,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同時,王家大院還是一部生動的民俗風情畫卷。大院內的各種生活設施、用具、裝飾等,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和審美觀念。通過參觀王家大院,人們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走進靈石縣王家大院,你仿佛穿越到遠古時代的王家大院,一個個穿著漢服的美女帥哥在古建筑群中漫步其中,歷史的厚重與宏大、文化的博大與精深油然而生,游人如織、物是人非、古城繁華依舊在,鄉愁四韻美名流,年華似水新時代,中華文明萬古流。</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5月1日晚上夜游平遙夜景,2日上午游覽平遙縣平遙古城:平遙縣位于山西省中部,距離省會太原市100公里,是太原都市圈的重要成員,國土面積1260平方公里,轄5鎮8鄉3個街道211個行政村、16個社區,總人口54萬,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境內東南部群山環繞,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為廣袤平川。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平遙是歷史文化古城。帝堯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為避北魏太武帝名諱更名平遙。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城區面積2.25平方公里,現保存古城墻6162.68米,街巷199條,明清傳統民居3798處,全縣不可移動文物1075處,各級文保單位143處(國家級20處、省級2處、市級4處、縣級117處),文物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國縣級城市中名列前茅。古城、雙林寺、鎮國寺是精髓所在,雙林寺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的寶庫,鎮國寺萬佛殿為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精品之一。平遙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哺育了孫楚、孫盛、雷履泰等歷史名人,養育了郭蘭英、閻維文、劉旺等當代精英。原真、原汁、原味的平遙古城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魅力獨具,基地變基因,承古而出新,不斷演繹著一個明清時期漢民族城市范例的精彩畫卷。</p> <p class="ql-block">平遙是文旅融合名城。作為中華燦爛文明的實物載體,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漆器文化、飲食民俗等文化繁榮昌盛,是明清古城的活樣板、古建筑的博覽地、匾額書法篆刻藝術的展示區。平遙歷來商業氛圍濃郁,是晉商故里,日昇昌票號開中國商業之先河,是“近代銀行業的鄉下祖父”,其“東掌”模式,是現代企業股份制的雛形。明清時期全國51家票號,平遙占22家,“一紙風行、匯通天下”,19世紀曾一度掌控中國經濟命脈。誠信為本,以義制利,晉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界五百年。得益于強勁的文化軟實力與厚重的歷史遺存,旅游業態邁向高端化、國際化、差異化,文旅融合共進成為平遙的戰略性支柱產業</p> <p class="ql-block">5月2日下午游覽昔陽縣大寨村:大寨村是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的一個小山村。大寨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是個窮山村,解放后,在陳永貴,郭鳳蓮的領導下,大寨人決心組織起來改變山村落后的面貌。從53年開始,治山治水 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用了十年的工夫修成了畝產千斤的高產、穩產海綿田。可是,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場毀滅性的洪澇災害,山流、地沖、房倒、窯塌,群眾生活十分困難,十年心血付之東流。在陳永貴同志的帶領下開展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重建家園的熱潮。</p> <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大寨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7年12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價認定大寨鎮大寨村為國家森林鄉村。</p> <p class="ql-block">大寨精神對鄉村振興的現實意義</p><p class="ql-block">大寨精神有諸多現實意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弘揚大寨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弘揚大寨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鄉村振興尤其需要弘揚大寨精神。</p><p class="ql-block">我們在鄉村振興中,需要像大寨發展一樣,把堅定黨的領導作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昂揚旗幟。大寨人戰天斗地,主要是多賣糧食給國家,種好糧食支援國家建設。大寨人堅信,只要在黨的領導下,堅決依靠集體力量,就能把大寨的面貌改變過來。困難沒有嚇倒他們,失敗也沒有使他們后退。正是這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頑強的革命精神,使他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成倍地提高了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同時使林業和畜牧業也有了相當大的發展。</p> <p class="ql-block">學大寨:一要學大寨人遠大的革命理想和對未來堅定不移的信心;二要學敢于藐視困難、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優良作風;三要學以整體為重的共產主義風格;四要學永遠向前、并把偉大的革命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的好作風。</p> <p class="ql-block">大寨精神的豐富發展,可以概括為六個方面:思想領先、敢于擔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與時俱進、創新開拓;致力發展,促進協調;著力民生、共同富裕;胸懷大局、和諧共進。</p> <p class="ql-block">兒時的記憶,課本上所學的內容仍然記憶猶新,魂牽夢縈的大寨,成為抹不去、理不清的一種精神支柱,學黨史學習了他的精神精髓,今天終于借五一勞動節放假之機,我們協會黨支部專門組織了本次活動,我們這些60、70后終于見到了你,曾經風靡中國,吹遍全球的大寨風,我們吹過了你吹過的風就算相擁!走過了你走過的路,也算相逢吧。</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游覽紅旗渠,紅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林縣(現為林州市),是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使用簡陋的工具和赤裸的雙手,歷時10年從太行山腰修建的一條引漳入林“人工天河”由于人多堵車,未能參觀紅旗渠紀念館,有些遺憾,但能在這兒處處堵車,說明了紅旗渠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與地位不可忽視,無法替代,更讓人欣慰。</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總干渠全長為70.6公里,起點在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終點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林縣任村鎮。紅旗渠工程開工于1960年2月,歷時十年建成完工,共削平了山頭1250座,架設渡槽151座,開鑿大小隧洞211個。在當年那種一窮二白的年代里,人們硬是靠著赤手空拳,完成的這項偉大工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p> <p class="ql-block">建修紅旗渠的緣由</p><p class="ql-block">當年的林縣,土地貧瘠,因為缺水,許多地方都是長年干旱,寸草不生。人們吃的水比糧貴,甚至水比命還貴。一個凄慘而真實的故事最能說明水比命貴。山間有一戶人家,剛過門了一個新媳婦兒。這天,公公一大早就下山去排隊取水,直到傍晚才挑著兩桶水返家,新娘子半路上去接公公,不曾想一不小心腳一滑,把兩桶水全倒了。新娘子非常自責,晚上就上吊自盡了。</p> <p class="ql-block">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楊貴書記,林縣人民為了比命還貴的水開始了長達10年的修渠之路。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是省林縣縣委書記楊貴。當年,這個楊貴書記也才30來歲。</p> <p class="ql-block">楊貴帶著林縣人民戰天斗地,餐風宿崖,經歷3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終于完成了這一世界壯舉。楊貴,河南省衛輝市羅圈村人,擔任林縣縣委書記后,就成了紅旗渠的總設計師。</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工程完工后,楊貴書記就成為了一位政治明星了。當時的國家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對楊貴的評價更是:“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都江堰有李冰,紅旗渠有楊貴。”</p> <p class="ql-block">楊貴的官場之路也直上青云,最后當上了公安部副部長。但那時的官階也很奇特,雖說楊貴當上了公安部的副部長,但他還是兼任著河南省委常委、林縣縣委書記。這跟當時的陳永貴差不多吧。陳永貴雖身為國務院副總理,但他的身份還是一個農民,沒有吃上“商品糧”, 只有工分,沒有工資。</p> <p class="ql-block">后來的特殊年代里,楊貴卷入政治的漩渦,成為了被批斗的靶子。2006年,離休10年后的楊貴被中央批準為副部長職級,享受中央國家機關部長級待遇。</p> <p class="ql-block">一部耗時拍攝10年的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也不會太多吧。正是這部電影的放映,才使全國人民知道了紅旗渠。1974年,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在會上播放的10部展示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電影里,第一部就是《紅旗渠》。紅旗渠讓世界為之震驚。</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勤勞勇敢的30萬林縣人民,僅僅靠著一錘一鏟一雙手,苦戰10個春秋,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成了總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水利工程。他們的行動感天動地,創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的紅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紅旗渠精神被納入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紅旗渠被當地人民稱之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從根本上改變了林縣人民的生存條件,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p> <p class="ql-block">“人工天河”紅旗渠被世人頌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一點兒都不為過,以濁漳河為源的林州市紅旗渠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向外能夠蕩開十多米,又瞄準目標直撞在崖壁上。伴隨著這些悠來蕩去的身影,游人們屏氣凝神地體味著當年英雄的林縣人民的打釬、鑿石聲。</p> <p class="ql-block">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跡"景區,由“分水鎮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旅游景區構成。三旅游景區各有特色,風格各異。在青年洞天河亭,凌空除險實景演出是游客們最感驚心動魄的觀賞項目。當年圖片只見表演者腰系繩索,手拿鋼釬,高懸在近百米高的空中,雙腳用力蹬崖壁,在懸崖峭壁上他們更如蜘蛛俠能絕壁上繪天河,像土行孫在巖石中用生命與鮮血銼穿一道道山,他們是當代的愚公,愚公移山移成于否不得而知,但紅旗渠卻實實在在的存在半個世紀之久,每天游人如織、周而復始,成為當地人民名副其實的致富之渠,鄉村振興之渠。</p> <p class="ql-block">在建國初期,一個上百年來積貧積弱的民族,為了保家衛國而抗美援朝,為了能吃飽穿暖有了大寨人的舊貌換新顏,有了林縣人民的天河工程紅旗渠,也許他們沒有想到,紅旗渠不僅是百萬人民的生存與發展的生命之渠,而且是子孫后代的致富之渠、黨和民族的精神之渠,世界之奇跡、人民之楷模、愚公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游覽郭亮村,郭亮村位于中國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沙窯鄉,是一個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壯觀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聞名。這個村莊坐落在太行山深處,海拔約1000米,擁有約329名居民。郭亮村最著名的景點是郭亮洞,也稱為掛壁公路或絕壁長廊,這條公路穿越于懸崖峭壁之間,全長約1250米,是由郭亮村村民在1972年至1977年間,全憑手工和簡單工具開鑿而成的。其不僅是郭亮村的重要標志,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除了自然景觀,郭亮村還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這里曾是革命老區,留下了許多紅色遺址和故事。村中保存完好的革命標語和壁畫,讓游客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與熱血。此外,郭亮村還有古老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柿園、郭亮水庫等景點。這些景點不僅展示了郭亮村的自然美景,也展現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近年來,郭亮村致力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不斷改善旅游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力求在保護生態環境與傳統文化的同時,讓更多人領略到這一世外桃源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太行深處沙窯鄉、與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昆山村交界,海拔1000米,現有83戶人家。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于世,又被譽為“太行明珠”。</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先后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緡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這里的景點有昆山隧道、險峭古道、冰窯奇景、郭亮影視村全景觀光樓、郭亮影視文化館、郭亮·世界旅游公路博物館、郭亮地質遺跡保護區、天池、掛壁公路、紅石橋、天梯、乳泉、奉公柳、中華影視村郭亮村、龍王廟、老譚、望仙臺、申姓大院、浪成波痕、崖上人家、鴛鴦石、喊泉、珍珠泉、炮樓等。</p> <p class="ql-block">掛壁公路是一種最有特色的公路,是在峭壁(懸崖和高峻大山)上開鑿而出的奇險公路。交通專家稱,此類工程奇險、艱難,在中國筑路史上都很少見。掛壁公路最出名的該是“郭亮洞”。河南輝縣沙窯鄉郭亮村高居懸崖頂端,以前村民進出山的通道是順絕壁石縫鑿出的一溜石窩,俗稱“天梯”。20世紀70年代,村民在村前絕壁上苦干5年,修成一條高6米、寬4米、長1300米的石洞公路。郭亮村的美妙之處在于游客可從對面山崖上全方位地看清郭亮洞,猶如欣賞掛在墻上的一幅畫卷。當地較早開發旅游業,郭亮洞的名頭已經很響。</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游覽晉城市陽城縣皇城相府,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紫蕓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筑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18中國黃河旅游大會上,皇城相府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亂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從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間的260年中,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并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2007年,皇城相府成為AAAA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本次五一節,由太白縣戶外運動協會黨支部、攝影家協會黨支部共同組織的“慶五一 勞動美”弘揚大寨、紅旗渠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歷時五天四晚,橫跨秦、晉、冀、豫四省,行程達3000多公里,我們游覽歷史文化古城王家大院、平遙古城、黃城相府,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民族精神的堅韌頑強、不屈不撓。我們游覽郭亮萬仙山、虎丘山、太行大峽谷,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深切感受大自然的無限魅力與鬼斧神工,守愛國情懷、筑強國之基。我們參觀大寨、紅旗渠、郭亮掛壁公路感受勞動的無限魅力,勞動創造奇跡,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改變命運,勞動敢叫日月換新天,能讓舊貌換新顏。一次有意義的五一勞動節之旅結束了,活動不僅圓了我們大家兒時的夢,而且讓我們受到了一次勞動教育、思想教育、歷史教育和紅色教育,讓我們建功新時代、共筑中國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桃江县|
金秀|
年辖:市辖区|
碌曲县|
株洲市|
高台县|
蒙山县|
抚宁县|
油尖旺区|
维西|
宁都县|
工布江达县|
桃园市|
沛县|
苍梧县|
康定县|
博客|
奉贤区|
宁远县|
华宁县|
曲阳县|
深圳市|
剑川县|
同仁县|
夹江县|
谢通门县|
温泉县|
根河市|
武义县|
宜昌市|
红河县|
西贡区|
大化|
洛隆县|
乌苏市|
凤山县|
海南省|
镇江市|
建阳市|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