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龍興寺里尋菩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作者:潘朝鐸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聽朋友說,洛陽北郊機場西邊龍興寺里有一棵菩提樹,這在洛陽不算唯一也是稀少吧?為了一睹菩提之芳容,2021年2月4日(庚子年臘月二十三)我和朋友一起造訪了龍興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寺院財神殿前見到了這棵菩提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只見這棵菩提樹直徑有25公分左右,樹干有3米許,樹冠也有3---4米高。初春的菩提樹在冬季繁花退盡,既無花也無果,連樹葉一片無有。新芽尚未吐出,看上去光禿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菩提樹(學名:Ficus religiosa L.):是桑科、榕族、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幼時附生于其他樹上,葉革質,三角狀卵形,基生葉脈三出;葉柄纖細,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纖細,柱頭狹窄。寺里師傅說,菩提花期在每年3-4月,5-6月結果。 菩提樹在中國廣東沿海島嶼、廣西、云南北多為栽培。日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錫金、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屬栽培,但喜馬拉雅山區,從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傳說在20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無論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圣之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師傅給我們介紹說,菩提樹喜光、喜高溫高濕,25℃時生長迅速,越冬時氣溫要求在12℃左右,不耐霜凍;抗污染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砂壤土為好。菩提樹幼林在熱帶水分充足的地區生長迅速.菩提樹種子無休眠習性,播種后10天左右即可發芽出土,菩提樹枝干上流出的乳狀液汁,可提出硬性橡膠,枝葉可作象、牛等牲畜的飼料。菩提樹還是治療哮喘、糖尿病、腹瀉、癲癇、胃部疾病等的傳統中醫藥。另外,菩提樹對抗癌癥、心血管疾病、神經炎性疾病、神經精神疾病、寄生蟲感染等都有顯著效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請教師傅問菩提含義,回答說,“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樹下“成道”,此樹便被稱為菩提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印度,每個佛教寺廟都要求至少種植一棵菩提樹。印度非常講究菩提樹的“血脈”,并以當年佛祖頓悟時的圣菩提樹直系后代為尊。有種說法稱,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樹的一棵樹枝,將其帶到了斯里蘭卡并種植成活。后來位于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樹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時被毀,斯里蘭卡的菩提樹便成了維系佛祖淵源的“血脈”。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樹,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樹,全部由斯里蘭卡的菩提樹嫁接而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寺里師傅說,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菩提樹在中國也有深遠的影響。唐朝初年,僧人神秀與其師兄慧能對話,寫下詩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看后回寫了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對師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論道的對話流傳甚廣,也使菩提樹名聲大振。纏繞佛像的菩提樹纏繞佛像的菩提樹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兩千多年過去了,佛祖當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樹經受了無數風風雨雨,有著神話般的經歷,在佛教界被公認為“大徹大悟”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1954年印度前總理尼赫魯來華訪問,帶來一株從這棵樹上取下的枝條培育成的小樹苗,贈送給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以示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周總理將這棵代表友誼的菩提樹苗轉交給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養護。植物園的領導和職工都十分重視,精心養護,使之生長茁壯,枝葉茂盛。每當有國內外高僧前來時,植物園的這棵菩提樹都會受到高僧們的頂禮朝拜。這棵菩提樹也成為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寺里師傅說,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傳說在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當初還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的年青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他為了擺脫生老病死輪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去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有一次他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終于獲得大徹大悟,修煉成佛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寺里師傅說,按照印度教的說法,菩提樹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的一種化身。因此,它具有特別重要的宗教色彩。印度教還認為菩提樹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毗濕奴和妻子拉克希米女神在每月初一的那個黑夜就居住在菩提樹上。毗濕奴住在樹根,拉克希米住在樹干,納拉揚住在樹枝,哈里王住在樹葉,而所有的神都住在菩提樹的果實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印度教徒相信菩提樹凝聚著各種美德,它有能力使人實現愿望和解脫罪責。許多印度教婦女認為,經常向菩提樹祈禱,定期給菩提樹澆水,并且圍繞著菩提樹行走可以得到保佑生出好孩子,尤其是兒子。這是因為這樣做會使居住在樹上的神靈們高興,便恩賜這些愿望得到結果。為了實現愿望,還有一種習慣就是圍著樹干繞線繩,當看到菩提樹干上纏繞著一圈圈的線繩時,就知道這是信徒們祈禱的結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寺里師傅說在星期六給樹根澆上一點點油,然后在旁邊點上一盞油燈,有利于擺脫各種困境。在宗教儀式上會使用菩提樹的樹皮。菩提樹的葉子是吉利的,在一些特殊場合做裝飾用。菩提樹很堅韌,不受病蟲害的影響,還能凈化空氣,因此被認為是很神圣的。有一種挺神奇的現象是,夏天在菩提樹的樹蔭下會感覺涼爽,而冬天在菩提樹的樹蔭下會感覺溫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筆者好奇的站在樹下一試,結果沒有感覺到與別處之不同,也沒感受到師傅說的溫熱,也許筆者與佛無緣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簡介:潘朝鐸、筆名:小草。祖居中國洛陽孟津北邙腳下。法律工作者,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洛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孟津易學研究會會員。中華新文學聯盟暨《青年文學家》雜志社理事,澳門《小說快報》編委,河南《東方今報》命名的“孝道使者”。曾就職于孟津縣委政法委、孟津法院、洛陽電視臺新聞部、洛陽市委政研室《領導參閱》編輯部,河南城鄉經濟報。作品散見于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經濟日報、人民法院報,青年文學家、文學百花苑、小說快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大河報,河南法制報,河南農村報,老人春秋、中國散文網、學習強國等媒體。在中國散文網第七屆“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中,詩歌《洛陽來吧》榮獲一等獎。被授予全國文藝創作名家,捧回了金燦燦的獎杯。出版有詩歌散文集《北邙飛歌》,著有散文集《北邙淺吟》,中篇小說《隔離的日子》、長篇勵志小說《龍山漢子》。通訊地址: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民族路49號電話微信號:18737926257</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夹江县|
水城县|
方城县|
姚安县|
合作市|
仪陇县|
同江市|
灵石县|
芦溪县|
河北省|
安新县|
赤水市|
会理县|
昌黎县|
平乡县|
泊头市|
凤台县|
镇宁|
隆德县|
密云县|
深水埗区|
鸡西市|
抚松县|
齐河县|
樟树市|
永胜县|
樟树市|
宜良县|
临颍县|
荔浦县|
桑日县|
新闻|
景宁|
富民县|
南江县|
墨江|
塔城市|
龙口市|
安顺市|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