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在勤,勤則不匱”,<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一滴滴辛勤的汗水,都是對未來的期許。</span>勞動,是生命的底色,是幸福的源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社會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無數勞動者的默默奉獻。</span>今天,我們迎來了屬于勞動者的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p> 五一勞動節的簡介 <p class="ql-block"> 五一勞動節,又稱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每年的5月1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以不同的方式慶祝這個節日,以紀念勞動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對社會發展的貢獻。</p> 五一勞動節的由來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一勞動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span>美國芝加哥城。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余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終迫使雇主們接受了他們的要求,</span>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巴黎召開會議,決定將</span>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p> 中國的五一勞動節 <p class="ql-block"> 1918年,由一些革命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宣傳”五一”。</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span>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p><p class="ql-block"> 1999年9月18日,我國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了1949年12月23日中國政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五一”和國慶節法定節日加上調休,全國放假7天,形成了“黃金周”。</p><p class="ql-block"> 2007年12月14日,我國國務院第二次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五一”由7天調整為3天。</p> 五一勞動節的意義 <p class="ql-block"> 五一勞動節不僅僅是一個休息和慶祝的日子,它更是一個反思和教育的時刻。這個節日提醒我們,勞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根本途徑。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p> 用古詩致敬勞動者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來,無數文人雅士以勞動為題材,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詩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擊壤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先秦·佚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鑿井而飲,耕田而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帝力于我何有哉!</b></p><p class="ql-block"> 【注釋】??擊壤:是古代的一種游戲。壌,據論是古代兒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寬后窄,長一尺多,形如鞋。玩時,先將一壤置于地,然后在三四十步遠處,以另一壤擊之,中者為勝。??作:勞動。??息:休息。??帝力:堯帝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譯文】太陽出來就去耕作田地,太陽落山就回家去休息。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種出莊稼就不會餓肚皮。這樣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誰還去羨慕帝王的權力。</p> <p class="ql-block"> 【創作背景】這首歌謠大約流傳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傳說在堯帝的時代,“天下太和,百姓無事”,老百姓過著安定舒適的日子。一位八九十歲的老人,一邊悠閑地做著“擊壤”的游戲,一邊唱出了這首歌。</p><p class="ql-block"> 【賞析】這首歌謠的前四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語言簡樸,敘事簡練連續使用排比句式,語勢充沛。</span>概括描述了當時農村最原始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前兩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者用極其簡樸的語言描述了遠古農民的生存狀況——勞動生活。每天看著太陽作息,或勞作或休息。生活簡單,無憂無慮。后兩句“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描述的是遠古農民的生存狀況的另一方面——吃和喝。自己鑿井,自己種地,生活雖然勞累辛苦,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在前面敘事的基礎上,最后一句抒發情感:“帝力于我何有哉!”這樣安閑自樂,誰還去向往那帝王的權力?帝王的權力對我有什么用呢?這句詩反映了遠古農民曠達的處世態度,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古樸的生產生活方式的自豪和滿足,反映了農民對自我力量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對帝王力量的大膽蔑視。<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首歌謠風格極為質樸,沒有任何渲染和雕飾,藝術形象鮮明生動。歌者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怡然自得的神情,都表現得十分自然真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這是一首詠贊美好生活的歌謠,大約流傳于距今4000年的原始社會,被稱為中國歌謠之祖。這首小詩用口語化的表述方式,巧妙地勾勒出遠古時期,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淳樸畫卷,一幅安逸閑適、無憂無慮的田園勞動畫面躍然紙上。</p> <p class="ql-block"> 五一勞動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每年都有豐富多彩的慶?;顒?。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文藝演出或各類比賽,吸引大量的市民參與。</p><p class="ql-block"> 在家中,我們可以自己看看書、練練字,還可以和家人一起慶祝五一勞動節,比如,可以和家人一起做一頓豐盛的晚餐,看一部關于勞動者的電影,或者進行一次戶外郊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蘇霍姆林斯基說 “</span>人在自己的勞動中創造自己并理解勞動的美?!彼募镜幕ㄏ?,釀出生活的蜜;五谷的精華,釀出歲月的酒。愿你的每一滴汗水都化作明天的甘霖,滋潤你的心田,美麗<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你的生活。五一勞動節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校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好學力行 明德至善</b></p> <p class="ql-block"> 文字編輯:宋美慧</p><p class="ql-block"> 審 核:魏鳳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西安市|
宁都县|
始兴县|
平潭县|
布拖县|
遵化市|
蒙城县|
邛崃市|
北辰区|
三门县|
龙里县|
汉沽区|
涟源市|
陇西县|
佛冈县|
镇雄县|
苗栗县|
吉木乃县|
洛宁县|
花垣县|
竹山县|
南溪县|
扶风县|
巴南区|
阿坝县|
巧家县|
安陆市|
勃利县|
石楼县|
武强县|
吉木乃县|
三穗县|
旺苍县|
江口县|
德江县|
漯河市|
北海市|
漾濞|
固安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