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編輯作者導讀言]:</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篇真實報道式的文字與視頻素材共合的記敘文篇。</p><p class="ql-block">報道的是我六十一年前開始在杭電同班同學周志堅,杭州四年,畢業后絕大多數同學分配去了大三線的軍工企業,而他同樣去了大三線陜西銅川607廠:他在這個廠的多個部門任職,1992年開始任607廠廠長。1995年因工作勞累之故住院動了手術,2024年4月22日在咸陽病逝。病逝前的2023年5月24日與妻吳永芬一道同西安交大簽了遺體捐獻協議。</p><p class="ql-block">周志堅的一生獻身于祖國的大三線建設,而他去世后遺愿將遺體捐獻給醫學教育事業卻是杭電歷屆中至今是第一位,為此讓校友們紛紛表達敬意,成為精神永存者。</p><p class="ql-block">為此,我將其編輯成此《美篇》,以讓更多的人敬仰其完全徹底的獻身精神。</p> <p class="ql-block">以下:這是2023-5-24日周志堅、吳永芬夫妻倆簽捐獻遺體協議時與西安交大等工作人員在其咸陽的家里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們杭電66屆234班周志堅(曾用名周華清),1945年12月14日(農歷十一月初十日)出生在浙江義烏。2024年4月22日20時15分在陜西咸陽市因病逝世,享年八十歲。他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按照他生前遺愿,在其親屬參證下,當地紅十字會主持下,在咸陽市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病房將遺體無償捐獻給了西安交通大學作醫學教育事業用。他的親屬在234班群中留言道:“按照他生前愿望,西安交大捐遺辦接走了遺體,并于次日讓兩名受益者殖用了他的眼角膜,使這兩位受益者眼睛恢復了光明。欣慰生命得到了延續。”</p><p class="ql-block"> 周志堅1967年10月分配到銅川607廠;前后在廠內多個部門任職;並在1988年6月任607廠經營副廠長:1990年至1992年任華星電子總公司生產處副處長;1992年任總公司總經理助理,黨委委員,兼任607廠廠長。1994年主管總公司生產;1995年因病住院手術后退居二線,后內退。2001年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周志堅參加了我們234班畢業后在杭州、深圳、寧波等地的幾次班級大聚會。</p><p class="ql-block"> 周志堅從分配到大三線的607廠,直到最后兼任過這個廠的廠長;可以說他的一生,是對大三線建設,也是對祖國電子工業奉獻了一生。他這種始終如一的在一處工作,在我們班級同學中是位數不多的。</p><p class="ql-block">他也是我們班同學離世后第一位將遺體捐獻給國家醫學研究單位的先行者,也可能是杭電歷屆畢業生中的第一位。</p><p class="ql-block"> 我們整理出以上在此報道:希望能成為教育年輕一代的好教材,也為杭州無線電工業管理學校(如今的杭電)曾培養出如此崇高境界的優秀人才添光彩而自豪。</p><p class="ql-block">他的高潔行為,展示了他的精神永生,讓我們永遠懷念他。</p><p class="ql-block"> 作者編輯于2024-4-26</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p><p class="ql-block">周志堅家屬提供的在咸陽市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病房的遺體捐獻儀式和在西安-西安交大的遺體告別儀式兩個素材剪輯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以下:</p><p class="ql-block">是周志堅,吳永芬夫妻倆早在2023年5月24日與西安交通大學捐遺辦等簽捐獻儀式后的錄像。(由周志堅家屬提供的素材)</p><p class="ql-block">2024-4-28補充編輯</p> <p class="ql-block">以下為校友群中對周志堅捐獻遺體之事的部分留言截圖:</p> <p class="ql-block">僅從以上的部分截圖對:周志堅捐獻遺體的行為其精神永存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死亡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死亡后的人已沒有思想靈魂,人的肉體失去了靈魂的支配而再也沒有創造價值的能力,但如周志堅同學那樣作無償地捐獻遺體給醫學教學研究,起進一步充分利用的價值。受固有文化思想的影響,生前能有這種遺愿行為的人很少很少,而我們的同班周志堅同學做到了,真的讓我們敬佩,更有其夫人吳永芬有同樣的愿望,是互相懂得的一對;更值得我們敬仰。這樣的遺體捐獻行動,同時還要得到雙方親屬,親友的理解和支持,同樣是一張復雜的網。為此我向吳永芬提出捐獻協議前他(她)倆對此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有關遺捐的話題》</p><p class="ql-block">有關遺捐的話題,早些時候我們倆曾有過討論。常常感嘆長眠于朝鮮的幾十萬年輕生命。2023年年初的一天,他(周志堅)向我提及遺捐之亊,他想做;但老家義烏有祖墳,若如此,則陪伴父母的想法落空;一定會遭到親人們的反對。但死后能為需要的人做點事也是快樂的;況且生命也能得到延續。在浙江生活21年,在陜西生活50多年。且兒子全家亦在這里。咸陽應該是埋骨地。在統一了我們自己的認識,按我們自己的內心先做,后告訴雙方家庭的方式進行。我隨后查找捐遺辦。因是咸陽渭城區第一人,在對宣傳報道認識上有想法;我們不主張讓新聞渠道先知道,故不要廠里有關部門參加。拖延幾天后的2023年5月24日即在我們家;由交大捐辦、省紅十眼庫、咸陽渭城捐辦主任及我倆。先簽字后,周未兒子回家,看到表格,表情凝重,思索一陣后說:尊重爸媽的選擇。簽上了名字。后來告知義烏姊妹們,回復:大愛!理解。</p><p class="ql-block"> 吳永芬</p><p class="ql-block"> 2024-4-29晨于咸陽家</p> <p class="ql-block">讀著吳永芬上述《捐遺的話題》可見周志堅夫妻倆內心精神世界的富有,原于他(她)倆的文化修養。</p><p class="ql-block">其一,周志堅等我們這批人,初中畢業進杭電是浙江省內當年在重點高中尚未錄取前學習成績與政審條件均優而優選錄取的。</p><p class="ql-block">其二,當年雖然讀的是中專,但教師隊伍都信任后來轉大學任教的那些優質教師隊伍培養出來的。</p><p class="ql-block">其三,到了工作崗位,每天都是聽著軍號聲上班,所具有的大三線軍工情,是同學情與戰友情雙情兼具之情。</p><p class="ql-block">其四,他(她)們是一對互懂著內心的夫妻。從最后對捐遺這樣人生重大的決定取得互信中的一致行動,足可證明。</p><p class="ql-block">其五,更在于是在毛澤東時代與共和國的成長歷史同步培養成長,為祖國獻身,為別人而不為自己利益著想的一代人中的優秀代表,展示著真正是不忘初心的共產黨人的風格。</p><p class="ql-block">其六,就其捐遺的行動,是我們班級的笫一位,也是咸陽市渭城區的第一位,也應該是杭電(從1956年開始的杭州航空工業財政學校一一如今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68年校史歷屆畢業生中的第一位。值得傳揚其崇尚的精神境界。而我們當年杭電的近千名老三屆畢業生有75%以上都是中層以上干部,許多三線企業的各個主要業務部門都由這些人掌管著,成為電子工業管理中的一張名片,如周志堅一樣全心身地奉獻自己,且沒有什么人貪污腐敗的。</p><p class="ql-block">其七,周志堅從1995年首次動手術住院,到2024年4月去世,前后三十個年頭。周志堅有親自實干的工作作風,早在任車間主任時,有次下雨天親自抬電機至腰扭傷落下了病根;后任607廠長時,決意要把主產品搞上去,成績顯著…而腰椎盤卻動了手術…再后來又到肺部變成了肺癌,2009年做了切除手術,進行著各種治療,連主持醫生都嘆服他的生命力,創造了奇跡;但最后因各器官衰竭而致命。</p><p class="ql-block">他生命力之頑強,抗病痛之堅強,這同樣值得我們佩服。</p><p class="ql-block">其八,我所聽到的平凡而偉大歷史人物千千萬,而就我親自接觸過的萬千人中,用我的筆去表達其高尚圣潔的行動力者:周志堅他是笫一位。</p><p class="ql-block">其九,為讓更多的平凡人,更多地感受到這種從平凡中升格為偉大高尚的行動行為,說簡單吧,也簡單,但要真正付諸正式的行動,就會顯得不簡單。能讓更多的人,從我的報道式文篇中進行思考,以至進行評論,讓至善的人性得到傳播發揚,偉大高尚存于平凡為基礎,讓社會文明的溫暖陽光照著每一個角落;讓活著的人個個暖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注:</p><p class="ql-block">1,吳永芬祖籍湖北武昌,生于1951年6月,1977年2月與周志堅結婚,1979年12月調入陜西607?。</p><p class="ql-block">2、本文前面部分初稿時得到杭電同班同學羅光明、楊洪麟二位的補充,致謝意。</p><p class="ql-block">3,本文篇的完成全靠吳永芬提供的主要素材,在此表達深深的致謝。</p><p class="ql-block">4,本文篇主稿先發班群和杭電校友群,得到很多班友、校友對周志堅高尚行為的贊賞,才得以讓我有力量鼓起勇氣完成此篇,以告慰周志堅:”能為需要的人做點事也是快樂的。“</p><p class="ql-block"> 文篇編作者:</p><p class="ql-block"> 2024-4-29</p> <p class="ql-block">以下補充陜西紅十字眼庫給吳永芬的文字表達周志堅捐獻的眼角膜的實際使用反饋:</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吳女士您好!我是陜西省紅十字眼庫工作人員。您親屬周志堅先生于4月22日將眼角膜捐獻至陜西省紅十字眼庫,現將角膜使用情況向您進行以下反饋:您親屬的眼角膜分別使兩位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第一位患者:男 59歲 陜西安康人;第二位患者:男 55歲 陜西寶雞人。兩位患者術后良好,也表示十分感謝(您和您的家人)捐獻者。陜西省紅十字眼庫再次向您和您的家屬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誠摯的問候!</p><p class="ql-block">陜西省紅十字眼庫:029-8763080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表達周志堅捐獻的遺體取其眼角膜,具體使用在那個患者的身上都作了表達;周志堅的家屬也得到了安慰。可見紅十字眼庫的工作是如此的負責任和仔細。</p> <p class="ql-block">陜西紅十字眼庫和陜西紅十字遺體捐獻中心給周志堅送花圈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西安交大接收周志堅遺體代表向其兒子周哲敬遞證書。</p> <p class="ql-block">1992年春節總廠聯歡,周志堅帶領晶體廠出發前留影留下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電子部,部、廳領導來廠周志堅(站立前中者)陪同參觀時留下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周志堅(中)陪外賓來廠參觀時留下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晶體廠的男、女籃球隊獲1993年總廠舉辦的籃球賽冠軍時,愛好運動的周志堅與女籃球運動員們合影(捧獎標牌的是周志堅),更是高興著;當時留下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有周志堅參加的總廠紀念毛主席誕辰一百周活動.晶體廠合唱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日補充。</p> <p class="ql-block">這是發在我們的校友群中@丁元興挍友用[偉大時代]的鏡子提升表達著:此為截屏圖(一)</p> <p class="ql-block">截屏圖(二)有部分重復。</p> <p class="ql-block">時代背景是明鏡,照躍著你和我。校友以偉大時代為背景,更折射出周志堅同學平凡中得以提升的根由,反證了這種內心平凡的舉動且更加偉大與高尚。</p><p class="ql-block">用偉大時代的背景,提升和鼓勵我們自己前行!今天傳揚周志堅,也是傳揚時代峰峻的精神,我們也應該繼續聽著[能為別人做好事],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積善德。做好事,累善德,內心精神的富有,才能更添良性循環而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日再補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宁河县|
陇西县|
天门市|
建阳市|
漯河市|
句容市|
许昌县|
农安县|
丹棱县|
岳普湖县|
平凉市|
日照市|
渭南市|
普陀区|
炉霍县|
棋牌|
宣城市|
武宣县|
芷江|
进贤县|
剑阁县|
英吉沙县|
黑河市|
夏邑县|
玉树县|
北川|
临沧市|
平阴县|
澄迈县|
香河县|
灵山县|
左贡县|
定州市|
齐齐哈尔市|
宁晋县|
朝阳市|
临海市|
辉县市|
漯河市|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