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港,又稱杰克遜港,東臨太平洋,西面20千米為帕拉馬塔河,南北兩面是悉尼最繁華的中心地帶,主要由兩個港區組成——悉尼港區和波特尼港區。1770年,詹姆斯·庫克船長發現了悉尼港,并取其好友爵士喬治·杰克遜的姓氏,將悉尼港命名為杰克遜港。<br><div>悉尼港是澳大利亞進口物資的主要集散地,港灣總面積為55平方千米,口小灣大,是澳大利亞第二大港口。</div> <h5>悉尼港的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位于貝尼朗岬角(BennelongPoint)與巖石區(TheRocks)之間的悉尼灣商業中心區的北部邊緣。環形碼頭亦是悉尼市地方政府區域的一部分。環形碼頭由海濱小徑、行人購物中心、公園、餐廳和咖啡座組成,并設有火車站和多個渡輪碼頭。<div>環形碼頭歷史上是澳洲民族的發源地,加上鄰近悉尼歌劇院與悉尼港灣大橋兩個地標,因此成了不少社區慶典的焦點。</div></h5> 悉尼歌劇院(SYDNEYOPERAHOUSE)是澳大利亞全國表演藝術中心。它聳立在貝尼朗岬角上,三面環海,南端與政府大廈遙遙相望。<div>悉尼歌劇院1959年3月破土動工,1973年10月落成揭幕。悉尼歌劇院占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br></div> 建筑造型新穎奇特、雄偉瑰麗,外形猶如一組揚帆出海的船隊,與周圍海上景色渾然一體,成為悉尼的標志。 整個歌劇院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建在巨型花崗巖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 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最后一個背向海灣侍立。在陽光照映下,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海面上。 歌劇院演出頻繁,除圣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可同時容納7000余人。 悉尼港大橋(SYDNEYHARBOURBRIDGE)<br>位于悉尼港,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橋身長度1149米,1933年建成. 悉尼海港大橋像一道橫貫海灣的長虹,巍峨俊秀,氣勢磅礴,與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成為悉尼的象征。 從海面到橋面高58.5米,從海面到橋頂高達134米,萬噸巨輪可以從橋下通過。 悉尼大橋的最大特點是拱架,其拱架跨度為503米,而且是單孔拱形,這是世界上少見的。大橋的鋼架頭搭在兩個巨大的鋼筋水泥橋墩上,橋墩高12米。兩個橋墩上還各建有一座塔,塔高95米,全部用花崗巖建造。 橋面寬49米,共設有有8個車道,2條鐵軌,兩側自行車道和人行道各寬3米。 也可以登塔而上,欣賞一望無際的悉尼港美景。 大橋將市區南北兩部聯成一體(悉尼港底有海底遂道,長2.3公里,1992年建成)。 悉尼月神公園(Luna Park Sydney)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游樂園,位于大橋北岸的米爾森角(Milsons Point),自1935年以來一直是悉尼的一個標志性娛樂場所。 <p class="ql-block">來自美國百老匯的經典音樂劇《西區故事》在悉尼港公演,4月2日我們欣賞了這一劇目。</p><h5>故事取材于《羅密歐與朱麗葉》,不過背景設定在50年代的紐約貧民區,兩位相互愛戀卻身處敵對團體的少男少女努力跨越兩者間的鴻溝,卻又不幸失敗的故事。</h5> <p class="ql-block">中場休息時還燃放了焰火,有趣的是突然響起的煙火爆破聲驚到了一個老人,引來了救護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戲快結束的時候,劇場里再次開進了車子,這次是警車,是劇情的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下圖的焰火是我們看戲的第二天在動物園的時候拍到的。</b></p> <p class="ql-block">雖然未能在歌劇院欣賞歌劇,但總算也了卻了我們在悉尼看一場戲的愿望,更何況悉尼歌劇院也是該戲臺的背景。</p> 臨時劇場建在悉尼皇家植物園內。 皇家植物園原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個農場,緊鄰悉尼歌劇院和中心商務區,于1816年在當時總督拉克倫·麥夸里(Lachlan Macquarie)主持下建立,由于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于植物的收集,故園內收集展示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 獨木成林的榕樹<br> 松果菊 吸蜜鳥 隨處可見的澳洲白鹮 <p class="ql-block">悉尼音樂學院(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坐落在皇家植物園內,該學院是澳大利亞的最著名和歷史最悠久的音樂學院,也是世界頂尖著名音樂學院之一。悉尼的第一支交響弦樂團和弦樂四重奏組就誕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1915年新南威爾士政府撥款將原總督府馬廄改建為音樂學院,主體建筑是一座城堡式的古典建筑,新南威爾士早期著名流放犯建筑師弗朗西斯·格林威(Francis Greenway)設計。</p><p class="ql-block">1916年3月6日新南威爾士州立音樂學院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1990年,該學院正式并入悉尼大學,成為了悉尼大學的下屬學院。</p> <p class="ql-block">悉尼大學主校區,位于悉尼內城區中央商業區西南,占地72公頃(包括學校自有的50.6公頃和各附屬書院擁有的21公頃)。</p><h5>悉尼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又譯雪梨大學,始建于1850年,是坐落于悉尼的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是整個南半球首屈一指的學術殿堂和全球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被譽為“世界最美大學”之一、“澳大利亞第一校”等。</h5> <p class="ql-block">悉尼大學這座四方樓建于1854年,是一座以塔樓為主樓、由大小建筑群環繞的新哥特式方庭,大樓里的布置滿是古典英倫范。<br></p> 方庭的主教學樓被稱為“哈利波特樓”,正是由于它酷似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城堡取景原型的牛津大學的漢弗萊公爵圖書館(Duke Humfreys Library),所以悉尼大學又被譽為“南半球的牛津”。 少男少女們在此追逐哈利波特的影子 方庭主樓的中間是四塊巨大的草坪,沒有更多的植物點綴。 長廊下莘莘學子讀書的身影 砂巖等石材在陽光下更顯得古樸。 悉尼大學除了悉尼音樂學院外,還擁有悉尼大學商學院、悉尼大學法學院、悉尼大學醫學院等世界著名學術機構。 巖石區(The Rocks)位于悉尼市中心,緊鄰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是悉尼最熱鬧的地區之一。 巖石區名稱源于1788年殖民地剛形成的時候,庫克船長們在附近登陸后用當地的砂巖建造了一批建筑,這是悉尼最早開發的地區。 威廉·布萊(Bligh William,1754.9.9~1817.12.7年)英國海軍將領,隨同庫克船長第三次遠航太平洋,并見證了庫克船長1779年和夏威夷島民的沖突及庫克船長被殺經過。1805~1808擔任新南威爾士州總督。<h5><b>因邦蒂號嘩變聞名,好萊塢曾三次以此故事拍攝電影《叛艦喋血記》。</b></h5> <div><br></div>喬治街(George Street)是巖石區的主軸,也是澳洲第一條街道。巖石區的周末集市(The Rocks Market)建在喬治街上。 趕集的人們 集市邊的歌者 巖石區中心的小廣場上Y形紀念碑的三個凹面分別雕刻著士兵、殖民者和囚犯。 囚犯形象跟士兵和殖民者一樣的高大雄偉、一樣的正面,證明他們贏得了現在澳洲人的認可,雖然他們社會地位低下,但是對于現代的澳大利亞貢獻同樣是不可磨滅的。 卡德曼小屋(John Cadman‘s Cottage)建于1816年,是澳洲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卡德曼本是個被遣送到澳洲的英國罪犯,后來被任命為船務總監督,他于1827年至1845居住于此。 我們在悉尼呆了7天,在富麗敦酒店住了6天,另一天住到了塔隆加動物園的山頂上的度假酒店。<div>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Zoo)地處著名的富人區莫斯曼(Mosman),臨海而建。<br></div> 密林中的度假酒店周圍經常有袋鼠出沒,可惜我們只看見2只海鷗。 動物園的山頂上是欣賞悉尼港景色的絕佳地點。 夜探獅子大本營 與獅子零距離 白天獅子一家都擠在一個床上,下雨了,她們會躲到樓下。 澳洲的動物園里,考拉是不會少的。 當然,還有其他的動物,闊耳狐也是很可愛的 <b>很多的動物,我就不再一一展示了。</b> 還是喜歡考拉,再見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东乡族自治县|
迁安市|
刚察县|
文安县|
盐池县|
阳高县|
逊克县|
临颍县|
壤塘县|
津南区|
繁峙县|
霍州市|
灵丘县|
普洱|
库伦旗|
松桃|
手游|
灵宝市|
怀宁县|
缙云县|
乐清市|
诸暨市|
托里县|
西乌|
定边县|
水城县|
平定县|
剑川县|
资源县|
南汇区|
巴林左旗|
新竹市|
尼玛县|
五华县|
黄山市|
文化|
兴文县|
台州市|
西安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