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幾乎無人不曉:</p><p class="ql-block"> “ 京口瓜州一水間,</p><p class="ql-block"> 鐘山只隔數重山。</p><p class="ql-block"> 春風又綠江南岸,</p><p class="ql-block"> 明月何時照我還?!?lt;/p><p class="ql-block"> 鎮江古稱京口,不僅以出產香醋名聞天下,更有“三山一渡”這種歷史悠久、故事豐富的名勝古跡。我2015年曾與好友到此一游,今年(2024年)又陪親戚重游故地,深為此生沒有錯過鎮江而慶幸。</p><p class="ql-block"> 何謂“三山一渡”?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是也。這三座山互為犄角,相距不遠,交通也方便,而且海拔高度均不超過一百米(金山43.7米,焦山70.7米,北固山55.2米),很適合老年人和年輕人家庭周末游。西津渡則古今相融、中西合璧,夜景美食尤其誘人。我們在鎮江住了一晚,兩天時間游遍了“三山一渡”,玩的盡興,一點都不感覺累。</p><p class="ql-block"> 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三點:一是鎮江人特別熱情,無論在大街還是公交車上,只要問路,總有人詳細指點,偶然坐一次出租,司機談吐禮貌且實在,收費也合理。二是鎮江游客并沒有到人滿為患的程度,沒有那種人擠人排長隊的現象,玩起來比較輕松適意。三是鎮江到處都有鍋蓋面飯館,這讓我感到好奇,我在四川馬爾康吃過鋪蓋面,在陜西吃過鍋蓋大小的鍋盔(餅子),鎮江地處以大米為主食的江南,何以面食這么普遍? 也許與歷史上曾是軍事重鎮、士兵來自五湖四海、飲食習慣互相影響有關吧。</p><p class="ql-block"> 我在鎮江拍了不少照片,雖拍的不專業,但敝帚自珍,舍不得刪掉,況且我付費制作美篇,就是為了在云端保存資料,有朝一日重溫也是一種樂趣。于是我將鎮江之行的照片一分為四,各自成篇,希望能給關注我美篇的朋友提供瀏覽上的方便。網上創作雖無關名利,但有人喜歡和點評總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大門外有一長一短兩副楹聯,短聯是:</p><p class="ql-block"> 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帶左右</p><p class="ql-block"> 可詠可觴可絲竹懷抱古今</p><p class="ql-block"> 長聯是:</p><p class="ql-block"> 一峰浮玉 十地布金 憶裴頭陀江岸披緇 蘇內翰山門留帶 光陰瞻逝水 誰續勝緣 愿宏開寶宇琳宮 永鎮蒼崖翠壁</p><p class="ql-block"> 萬頃煙濤 千林風籟 想焦仙人幽巖瘞鵝 陸處士中泠品泉 卜筑有芳鄰 堪尋陳跡 莫辜負蓮花貝葉 同聽晨鐘暮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是金山寺大門背面,楹聯是:</p><p class="ql-block"> 狂瀾避地江成陸</p><p class="ql-block"> 古塔擎天寺裹山</p><p class="ql-block"> 橫批:雄跨東南二百州</p> <p class="ql-block"> 每游覽一處名勝古跡,我總喜歡朗讀并記錄那里的楹聯,一副好楹聯,有時會啟發你的人生智慧,如杭州靈隱寺的那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還有的楹聯寫景抒情、對仗工整、氣勢磅礴,讓人讀后心潮彭湃,不由自主地想要大喊:“拿酒來!”如昆明大觀樓上孫髯翁題的那副180字長聯……</p><p class="ql-block"> 眼前金山寺的這副長聯,隱含了好幾個典故,解讀了這些典故,就能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金山寺的歷史和文化,這在資訊發達的今天不難辦到。我最感興趣的是“狂瀾避地江成陸,古塔擎天寺裹山”一聯。進得山門,一路拾階曲折而上,仰望樓閣崢嶸,側視飛檐翹角,俯瞰層層疊疊,不是“寺裹山”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但這是每一位游客都能體會到的,而我只想就“狂瀾避地江成陸”一句借題發揮一番。金山原為屹立于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譽,這可從唐代張祜“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以及北宋沈括“樓臺兩岸水相連,江南江北鏡里天”等詠金山的詩句中得到佐證。直到清光緒末年(1903年),由于“大江東流”,地處鎮江西北的金山才與陸地連成一片,這種現象在民間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予以概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p><p class="ql-block"> 一般人如我輩對這句話的理解,最多延伸到世事變遷上,而我的忘年交陳偉卻從這句話中敏銳地捕捉山川形勢的變化,以及造成這種改變的原因。大約十年前吧,我和老朋友楚淵夫婦在嘉定陳偉家中,聽他興致勃勃地向我們講述:“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這句話,在地震易發地區是否就是老人們親眼目睹的山河巨變呢?這其中有沒有周期性規律?分析總結這種規律會否對地震預報有所幫助?聽得我們連連贊嘆: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課題,應該繼續研究下去。</p><p class="ql-block">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我通過微信朋友圈,始終關注陳偉對地震周期律的研究進展:經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分析,以及數學推導,他的地震周期性規律的研究更加深入,這期間他的論文在權威刊物上發表,他赴京參加中國科學院有關學術會議,等等,我為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為他取得的成就而驕傲,而這一切僅僅是他業余愛好而已,不求任何回報。</p><p class="ql-block"> 地震是人類共同的災難,地震的準確預測是人類共同的愿望,一個人不計名利堅持探尋地震規律,從佛教來說,該有一副多么寬宏的慈悲心懷!我不禁面向正在隆重舉行“金山建寺千七百週年傳授三壇大戒”的大雄寶殿方向,躬身低眉,雙手合十,默默祝愿陳偉和他的志同道合者們,在地震預報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大雄寶殿大門有三副楹聯,其中一副為乾隆下江南時所題:</p><p class="ql-block"> 潮涌西津不斷天風傳塔語</p><p class="ql-block"> 山蟠北固遙分晴籟散爐煙</p><p class="ql-block"> 另外兩副是:</p><p class="ql-block"> 山中鳥語花香活潑天機參妙諦</p><p class="ql-block"> 殿外風光霽月大千景象悟禪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氣接鴻蒙中流開運勢</p><p class="ql-block"> 山浮杳霄一柱倚高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了金山寺,不能不拜訪法海禪師。法海在歷史上是實有其人的,據說他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皇子身患重病,父親讓他代替皇子出家,拜靈佑禪師為師。他的修行過程非常艱辛,先是劈了三年柴,接著又給常住五百僧眾運送了三年生活用水,靈佑禪師對他這位“官二代”沒有給予絲毫關照。他也曾動搖過,但在靈佑禪師的點化下終于堅持下來,修成正果,成為金山寺德高望重的主持禪師。</p><p class="ql-block"> 至于那位不近人情、“狗拿耗子”三番五次破壞白娘子與許仙美滿婚姻、最后將白娘子壓在雷峰塔下的法海和尚,不過是傳說而已,與真實的法海禪師毫無關系。這個傳說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編纂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有人據此改編成戲曲,在民間廣泛流傳,后來居然在故事發生地杭州西子湖畔真的建起了一座雷峰塔。而“水漫金山”一說,因長江在歷史上曾多次暴發大洪水,也許真的發生過也未可知。</p><p class="ql-block"> 有了“白蛇傳”這樣凄美的愛情故事,金山寺因而名聲大噪,這對于鎮江發展旅游經濟是好事,卻實在委屈了法海禪師。金山寺之游讓人心曠神怡,我相機手機并用記錄的不僅有精美的寺廟建筑,還有山下那一片如畫美景—綠樹、小橋、碧湖……</p> <p class="ql-block"> 撰文:時協榮</p><p class="ql-block"> 攝影:時協榮</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8日 于上海蝸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新沂市|
烟台市|
花垣县|
伊宁市|
平远县|
黎城县|
菏泽市|
东方市|
黎平县|
浦江县|
鹰潭市|
台前县|
襄樊市|
安仁县|
册亨县|
凤庆县|
玛多县|
林周县|
师宗县|
赤水市|
甘洛县|
小金县|
隆安县|
田东县|
肇源县|
龙里县|
大足县|
鄂州市|
灵台县|
梁平县|
宿迁市|
抚州市|
微博|
云安县|
湘潭市|
龙江县|
通渭县|
岑巩县|
汕尾市|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