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天,我在四年級辦公室里坐了一會兒。一個高高大大的男孩來給語文老師郭老師看改錯,我瞥了一眼,發現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默寫把“深”寫成了“身”。我好奇,問“為什么寫成這個身呢?”剛問完,我忽然意識到孩子可能會錯了意,于是我接著追問“這句話什么意思?”男孩說“只要功夫在身,就能把鐵杵磨成針”。奧,我忽然明白了,大差不差的,這孩子從開始學這篇文言文時就進入了一個思維的“岔路”,他沒看懂老婆婆磨針的行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笑著問他:“你是不是把這個功夫當成成龍的中國功夫了?”畢竟功夫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武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老師說,不是中國功夫,你猜猜是什么?男孩說,是下“功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們問:什么是“下功夫”?男孩說:是在一件事上投入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不是比誰的力氣大,武功高。我們問:那么是哪個shen?男孩: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男孩釋然地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和郭老師說,看來我們也應該和“醫生”一樣,能診斷學生的思維誤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很多時候,孩子出現學習失誤,我們往往簡單歸因是粗心、不認真,其實不盡然,很多是一種理解偏差或者理解不到位導致的表達錯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覺得老師很重要的就是能細致入微的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能捕捉到“卡點”,能診斷“原因”,能開出“方子”,提供盡可能多的同類素材幫助學生建立“功夫”這個詞語的內涵和外延,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杭锦后旗|
遂溪县|
秦皇岛市|
永济市|
工布江达县|
新邵县|
浙江省|
永城市|
酒泉市|
建德市|
南召县|
永胜县|
台湾省|
察隅县|
乡宁县|
鹿邑县|
乌拉特中旗|
独山县|
普兰店市|
丰城市|
越西县|
津南区|
浦县|
邮箱|
阿拉善左旗|
三门县|
东至县|
浙江省|
卓资县|
和硕县|
丁青县|
民乐县|
仁布县|
九江县|
海门市|
屏边|
台东县|
贺兰县|
恩平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