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都之旅</p> <p class="ql-block"> 商丘“古”城</p> <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踏上古都之旅行程。去瞻仰那“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便是秦磚漢瓦”的中華文明之源。</p><p class="ql-block"> 清晨到了商丘,寄存了行李,直奔商丘“古”城。</p><p class="ql-block"> 商丘城的歷史可追溯到商朝,這可是可考證到的中華文明史的源頭了。最早曾是商朝的早期都城之一,己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西周時為宋國都城。在歷史上它幾更稱呼,從唐朝時期稱“宋州”。</p> <p class="ql-block"> 與商丘最有淵源的莫過是南、北二宋。此處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龍興之地,也或許是此因,宋太祖登基后以其發跡地“宋州”為靈感,賦予新的王朝稱“宋”。而且他更進一步,將商丘提升至國家級行政區,定名為南京應天府,彰顯其深厚的情感紐帶和歷史榮譽。</p> <p class="ql-block"> 公元1127年,金兵大兵壓境,北宋亡國。南逃的皇子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今天的商丘城登基稱帝,建立南宋。所以商丘“古”城是北、南宋二朝的龍興福地。</p> <p class="ql-block"> 商丘“古”城四面環水,是罕見的水中城,站在城墻上向外看去,城外碧波蕩漾,風景如畫。墻高地險,易守難攻。難怪當年七國叛亂時,梁王能憑借這地利之勢頂住七國雄兵,為漢景帝平叛贏得時間。</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古”城形如棋盤,四周城墻聳立,巍峨壯觀,僅有四門與外界相通,城墻是在原遺址上修補重建,城內街道建筑風貌應該是參考明、清時歸德府的風格建筑及布局,對其進行重新規劃修建而成的,錯落有致,堪稱中國古城池翻建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 觀賞之時,不知不覺會將它與離此地約三百公里的安徽壽春古城相比,二城頗為相似,皆是四面環水,所不同的是,壽春古城墻是原汁原味的古代遺留產物,城內的一大批建筑如孔廟、報恩寺等,也都是保留下來的古代文化遺產,展現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豐富了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內涵。在那里仿佛穿越古今,感受歷史氣息和歷史變遷,頗有與古人身心相通的感覺。而商丘“古”城與之相比自然少了歷史的滄桑感及古樸的厚重之感。</p> <p class="ql-block"> 原本對這座排名第一的書院寄以厚望,游覽之后甚為遺憾,書院除殘留了一座供奉孔子的大殿及一座大講堂之外,別無它殿。其規模與文化底蘊與岳麓書院相比差距甚遠。</p> <p class="ql-block"> 應天書院位于古城外的東南角,與古城一水之隔。宋真宗將該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同時也成為中國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座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p> <p class="ql-block">古城不古,書院無書。</p> <p class="ql-block"> 宋城開封</p> <p class="ql-block"> 說起“宋城”,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北宋首都開封(當年稱“東京汴梁)”。 </p><p class="ql-block"> 宋代開封之所以能夠發展成讓人羨慕的都城,應該感謝趙匡胤結束近百年的全國四分五裂,年年戰亂的局面,使開封成為統一的全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全國的人、財、物向這里聚集。同時也應感謝真宗年間與遼國簽訂的“澶淵之盟”,讓百姓有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來專心發展經濟。</p> <p class="ql-block"> 在開封游覽,幾乎所有的景點都貫穿著二個主題:包公和清明上河圖。</p> <p class="ql-block"> 開封府尹在北宋官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有三位皇儲兼任過此職,它的品級在尚書之下,待郎之上,政治地位極高。這就難怪在《水滸傳》中開封府尹敢不賣太尉高俅的面子,依律給林沖一條生路。</p> <p class="ql-block"> 雖然在整個北宋王朝擔任過開封的府尹者183人,不到一年一換,其中不乏名人,如范仲淹、歐陽修、寇準、蔡襄、韓琦等人,但開封府卻因包公而聞名天下。包公任開封府尹三年,與他人相比,這是一個相當長的任期。</p> <p class="ql-block"> 其實民眾對包拯的認知大多都是根據戲曲、小說杜撰出來的。最著名的《鍘美案》根本就是小說戲曲張冠李戴、子虛烏有美化包拯而作。</p><p class="ql-block"> 在任期間包拯肯定是一位克已奉公,勤政為民,揚善懲惡,秉公執法的好府尹,尤其是非常喜歡彈劾大臣,確實是貪官、邪惡之人的克星,百姓得以依靠的父母官,要不然不會有那么多對他充滿贊譽的神奇傳說。但僅憑包拯一人之力又那能拯救整個社會之弊?</p> <p class="ql-block"> 在開封府和包公祠,包公的宣傳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這也體現百姓對公正廉明的渴望和對現實的無奈。</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清明上河園,還是翰園、御街等等復古建筑,完全按《清明上河圖》上的場景描繪來建造。我們對北宋都城東京的印象也都是從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筆墨中獲知的。雖然經過幾次的黃河泛濫,那時的繁華熱鬧的汴梁城已深埋在地下。但從盡可能還原的建筑中仍能想象到當年物阜民豐的都城景象。</p> <p class="ql-block"> 北宋在許多的中國人眼里是個較理想的社會,經濟發達,政通人和。連賣燒餅的武大郎都有二層小樓。若不是王安石變法實施不當,也不會有那么多綠林好漢被迫占山為王,綠林為生。</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有這樣的社會環境,才能誕生那個時期輝煌出燦爛的文化成就。北宋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濃墨重彩,誕生出一大批如王安石、歐陽修、蘇家三父子、曾鞏和李清照等一大批散文詩詞大家,唐宋八大家北宋就占了八個。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與鄰國睦鄰友好,自“澶淵之盟”后,維持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和平。與西夏也只有較小規模的摩擦。這在整個中華歷史上都是一段相當長的和平年代。若不是宋徽宗志大才疏,沒有契約精神,聯金滅遼,后又繼續違約于金,這樣的和平年化還會延續許多年。到了南宋,宋人仍然沒有吸取這個教訓,同樣的錯誤再次犯了一遍,先違約金國,金滅后立馬違約蒙古人,導致蒙古人大舉進兵,南宋的徹底滅亡。北、南宋朝充分向世人展現了什么叫作死瞎折騰的結果。</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戰爭?戰爭對政治家、對大人物而言,是創造歷史和締造輝煌的偉大機會。但是,戰爭對普通平民而言,就是劈頭落來的浩劫、災難!是政客們對平民百姓人性的踐踏和犯罪?!皩帪樘饺?,莫做亂世人”。作為百姓而言,太平盛世是上天饋贈給他的最好的禮物。擁抱和平,遠離戰爭,這是我們普通百姓的福址。</p> <p class="ql-block"> 神都洛陽</p> <p class="ql-block"> 從西周建國之初,周公旦就組織人馬對洛陽進行堪察建設,將這里作為周朝的第二個都城,實行二都城制。從最新考古發現,周成王時期,周公修建洛陽城完工后,西周的都城就從鎬京遷都到洛陽。在歷史的長河里,有十三朝在此建都,當然,最有影響力的是武周朝,武則天將這里稱之為“神都”,并大興土木,建設了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建筑如“應天門”、“明堂”、“麗景門”等,這些建筑對之后歷朝歷代的皇宮建筑極具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國的傳統觀念影響,女皇武則天在史學界里名聲不太好,什么“牝雞司晨”、“采陽補陰”、任用酷吏等負面評價都盡可能地用在中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身上。但是周武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快速發展,國泰民安的局面是史學家們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事實。爭權奪利,明爭暗斗,腥風血雨那是朝堂上的勾當,與普通百姓又有何關?作為百姓而言,誰能讓他們過上有人格,有尊嚴,自由、民主的好日子就行。</p> <p class="ql-block"> 洛陽有二處景點是游客必打卡地,一是龍門石窟,二是白馬寺。</p> <p class="ql-block"> 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開始,皇家便在伊水河畔的伊闕(后被孝文帝命名為“龍門”)開窟雕佛。與其它地方的石窟不同,這里是北魏、隋、唐,仍至直至宋代皇親國戚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這里既有北魏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帶,又有唐代的體態豐腴,面相圓潤,反映了二個截然不同時代。每個工匠都從自已的想象和主人的要求去完成佛像的雕塑,如武則天就要求工匠按自已的相貌雕塑盧舍那大佛。石窟藝術在這里完成了中國化的全過程,從此印度佛已從印度臉譜逐漸演變成中國臉譜。經歷四百多年,留下十萬多個大小各異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 由于種種原因,龍門石窟與其它傳統遺留下來的文物一樣被毀壞的十分嚴重,基本沒有一尊佛像是完好的,它有自然損壞和被人盜竊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場所謂的“文化運動”。游覽過后,眼里看到的是震撼,心里留下的卻是嘆惜!</p> <p class="ql-block"> 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佛家寺廟,這里是漢明帝劉莊當太子時讀書的書院。當印度的二位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來華傳經布道時,漢明帝將此處捐出,加以修建成寺廟,供他們居住、傳道和翻譯佛經。同時為了紀念隨身馱經同來的白馬,故將此寺取名為“白馬寺”。</p> <p class="ql-block">白馬寺從外表來看與其它寺廟並無異樣,在置身寺內,就會被它巨大的肅穆莊重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 大門兩邊站立的二匹青石馬是建寺數百年后偶得而來,這二匹馬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女婿魏咸信陪葬的二匹石馬。魏咸信的墓離白馬寺不遠,墓被盜后,墓中寶物均被洗竊一空,只留下這二匹又大又重又不值錢的石馬倒在田地里沒人要,白馬寺的方丈見到后,便將它們運到白馬寺立于寺廟大門兩側,也算它們有了歸宿,又使白馬寺寺名更加名正言順。</p> <p class="ql-block"> 攝摩騰、竺法蘭二位高僧正是在白馬寺完成了中國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的翻譯,二人死后也葬在白馬寺內,在寺廟的最后一座大殿中,正殿上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像,而左右倆側供奉的正是開啟中國二千多年佛教歷史的印度高僧攝摩騰和他師弟竺法蘭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此時正值春天,是洛陽牡丹花盛開的時節,寺廟內的花圃里各色的牡丹花笑迎四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此季節來到洛陽不看牡丹盛開,怎知國色天香。來洛陽,品的已不是牡丹花,而是十三朝古都文化。</p> <p class="ql-block"> 古都西安</p> <p class="ql-block"> 在中國,西安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應該是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從西周開始直至唐未,共有十三個王朝建都于此。</p> <p class="ql-block"> 西安最鼎盛時期莫過于天可汗李世民執政時期,那時可謂是萬邦來朝,四海升平,中國以最開放的胸襟迎接各國來賓,中國進入世界民族大融合的頂峰。</p> <p class="ql-block"> 大明宮是李世民執政時期的皇宮,皇宮雖倒,遺址尚在。在大明宮遺址公園游覽半天,讓我有摸不到邊,走不到頭的感覺,范圍之大讓我難以想象。再聯想史書及詩詞歌賦中所描寫的當年長安城,其范圍恐怕不亞于今天的長安城。</p> <p class="ql-block"> 盛唐時期的之所以有如此宏大的氣象,得幸早唐的幾位皇帝(包括武則天)都是雄才大略、厲精圖治的明君,他們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和人才晉級制度,破除了幾千年的貴族門閥制度,使底層庶民有上升階層的希望。這就大大激發了國民在各行各業的進取心,使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杜甫的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北闶巧鷦拥孛枥L了當年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經濟的發展使國民安居樂業,促進了文化、科技的發展,此時在文化領域騰飛到新的高度,唐詩便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同時也是國人引以為豪的文化成就。此時科技創新也層出不窮,這些又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國家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縱觀人類歷史,當科技創新得到保證和發展時,社會生產力水平就會得到極快提高,經濟便能高速發展。當年的盛唐、大英帝國如此,今日的美帝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除了國泰民安,可以專心發展國內經濟外,更重要的是它以開放和包容的胸懷對待全世界,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人不但可以在此自由經商、求學、傳道,更是可以在此為官。外國人在唐朝為官者比比皆是,官至宰相者不乏其人。這放在號稱開放今天的中國恐怕都不能讓國人接受。今日之中國,稍有不慎,便會被民粹主義者扣上叛徒、漢奸、賣國賊的大帽子,最可怕的是民粹主義者數量之龐大讓你無法想像,這實質是極不自信的表現和價值觀的偏誤。</p> <p class="ql-block"> 到了西安就一定要去游覽號稱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這個沉睡地下二千多年的古跡終于讓人的看到它的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己開發出的兵馬俑目前有三個坑,一號坑最為宏大,它是以士兵俑方陣為主的兵俑,還原了秦時士兵方陣作戰時的狀況。二號坑是車駕和騎兵方陣,在馬蹬尚未發現使用時,人是無法騎在馬背上作戰的,作戰就只能站立在馬車上進行。三號坑位于一號坑左側,二號坑后面,面積最小,是軍事指揮部所在地,出土的人俑也是級別最高的將官及隨從。</p><p class="ql-block"> 兵馬俑里的每個兵俑按普通人的身高體型一致,面目表情及神態動作各異,這與從劉邦墓中出土的兵馬俑真實壯觀的許多。不幸的是由于長期受自然環境破壞及出土后的風化,人俑及人物幾乎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原本陶俑表面的彩繪在陽光的影響下,迅速脫落,已看不到初始面目。</p> <p class="ql-block"> 驪山是秦始皇帝陵所在地,對于見過高山大川的南方人而言,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對于居住在關中平原的人來看,此山就顯得巍峨壯麗。出租車司機是本西安人,一路上極力炫耀秦始皇帝陵所處的驪山風水之好,我心中暗笑:風水好秦會二世而亡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定兴县|
临海市|
临高县|
泸溪县|
新绛县|
自治县|
孙吴县|
五峰|
米脂县|
浦东新区|
天等县|
屏边|
江山市|
浠水县|
浦城县|
盐边县|
巴楚县|
宜兴市|
梨树县|
铅山县|
洪湖市|
灵山县|
呈贡县|
临泽县|
吴桥县|
剑阁县|
宜良县|
临沧市|
韩城市|
西和县|
云林县|
白城市|
霍州市|
潞城市|
镇沅|
开化县|
鸡泽县|
屏山县|
乐亭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