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觀賞櫻花看胸襟</p><p class="ql-block"> 明月清風</p><p class="ql-block"> 步入三四月,南嶺與北疆,西山與東坳,陸續傳來花開報春的消息,十里桃花,萬畝杜鵑;壩上梨花,雪擁江南;北嶺櫻花,燦若銀河;還有點亮南國的三角梅,名動天下的國花牡丹,飛舞飄逸的宮粉紫荊,隨風丁當作響的黃花風鈴,百花爭艷,正當其時,好一個萬紫千紅總是春,踏春賞花的時節開啟了,大美中國就在我們身邊。</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在古城北嶺觀賞櫻花,頗有感觸,聯想到國人就櫻花的原產國、最早種植地的話題,爭議不斷,持續多時,尤以鄰國網友爭論為最,好像不見勝負誓不休之勢。近讀一智者文章,言及不爭、不懼、不媚的達觀態度,認同之余,令我深思。</p><p class="ql-block"> 賞花歸來,得知櫻花自唐種植以來,從喜瑪拉雅山地區傳至日本種植。國人愛櫻,遠不如其他花木,或許是花期較短為一大主因。而日本人則視其為國花,盛開時綻放燦爛,凋謝亦快,戛然而止,歸于寂靜。有人說其酷似日本人崇尚的武士道,看重輝煌盛放的一刻,即使迅速凋零謝世而在所不惜,頗像武士們那樣蘊含的人生價值觀,其象征的意味特強。</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四月,我曾到日本觀賞櫻花,在大阪、京都、奈良,看到日本人在櫻花盛放之時,相約親朋好友,三五成群,來到櫻花樹下,鋪開墊布,席地而坐,圍攏一起,聚會談笑,吃燒烤,品美食,飲酒彈唱,自娛自樂,一陣風吹來,花瓣飄落成雨,好不浪漫。日本人對櫻花喜愛的程度由此可見。</p><p class="ql-block">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奈良公園的八重瓣櫻花,其色粉紅或粉紫,雍容華貴,被譽為櫻花皇后,綻放時難得一見的是,花朵綴滿枝頭,一串串,一團團,滿樹粉紅盛放,燦若云霞,蔚為壯觀。而在富士山下的櫻花,如雪似玉,素色淡雅,搖曳時,天上飄來片片飛雪。在遠處的富士山映襯下,成為日本櫻花之國的標記。</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到貴州平壩觀賞萬畝櫻花,連片雪白,漫山遍野,種植的單瓣白櫻,遠看時,極似一層層白雪覆蓋山巒,其陣勢像一波波白浪撲面而來,陣容壯美,細看白色五片花瓣,讓人感受到櫻花的純凈、質樸、素雅和高潔的品格,在和風中,在藍天下,在陽光里,教人讀懂它的靈魂,融入和走進至美至善至臻的思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再回到爭議櫻花誰為最早種植國、源產國的話題,我以為沒有必要,意義不大。我想起楚人遺弓的典故。典故出自劉向《說苑·至公》: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p> <p class="ql-block"> 釋文說,楚共王帶隨從出去打獵,中午野餐時,把弓矢解下來,忘記拿而丟失了。因為這張弓是上品,用最好的材料制成,飾以金玉,深為共王所愛。左右侍者很惶恐,立刻要找回來。楚共王說,不必找了,我是楚國人,拾到弓的人也必然是楚國的人。楚人遺弓,楚人得之。何必一定要找回呢?左右大臣都認為楚共王心胸開闊。孔子聽到后說:可惜楚王的心胸不夠開闊,應該是人遺失弓,讓別的國家所有人拾到,又何必是楚國人呢?</p><p class="ql-block"> 這個典故說明,楚人遺弓楚人得,還是楚人遺弓天下人得。同理,唐人植櫻唐人賞,唐人植櫻天下人觀賞,與日本人植櫻日本人觀賞,日本人植櫻天下人觀賞。又有何區別?至于誰先種植,來自哪里?這有何意義和必要嗎?我以為,植櫻賞花之美,乃是人之天性,是人向往美好事物之必然,愛美是人之共性,自然之向往而追求之目標。我愛之美,你愛之美,他愛之美,美美與共,人間大同。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向往美,追求美,人之自然,人之常情,愛美還需要排名先后嗎?共同對美的認識,是大美,是共識。又何必分地域國界和誰先誰后?爭贏了,有意義和價值嗎?楚王遺弓之心胸已算寬廣,而孔子之言論,普濟天下各人,就顯得胸懷寬廣,視野更為遼闊,更為值得頌揚。</p> <p class="ql-block"> 櫻花之論談及至此,我又聯想到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八十壽辰聚會上,他說出意味深長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說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培育好,發展好。而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樣平等的原則。然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說明尊重文化多樣化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 class="ql-block"> 從觀賞櫻花到種植櫻花,從中國到日本,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而欣賞之美,創造之美,有其共性,也有其個性,我們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還要包容和欣賞別人創造的美,這樣將各自之美和別人之美融合起來,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我以為,費孝通的十六字箴言,是人類美學理論的最佳法則。作為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當今的中國,更應有大國的胸襟、格局和境界。</p><p class="ql-block"> 想不到,從櫻花之論說到美美與共,說到世界大同。當今的中國,正是大美中國,更是中國的大氣象。 </p><p class="ql-block"> 2024-4-10—4-24 隨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芜湖县|
喀喇|
虞城县|
瑞金市|
松潘县|
东兴市|
双江|
石柱|
阳高县|
平山县|
临澧县|
太原市|
九台市|
乌兰察布市|
太湖县|
台前县|
清流县|
漳平市|
长治市|
尖扎县|
通辽市|
大悟县|
安图县|
余姚市|
即墨市|
广河县|
赣榆县|
城口县|
肃南|
城市|
寻乌县|
贡觉县|
乡宁县|
黑龙江省|
长兴县|
金堂县|
石柱|
通道|
合江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