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中的這張照片拍于1986年夏天一個傍晚,我妻坐在房間的書桌旁認真學習大專課程。4歲的昕兒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拿著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不是擺拍的照片,而是真實生活的記錄。從上世紀80年代初起我就開始使用135單反相機攝影了,那時照相機還沒有進入普通家庭。從那時起到手機拍照出現以前的三十多年之中,我使用樂凱、柯尼卡、富士和柯達彩色膠卷拍攝了很多照片。就像寫日記一樣,我用影像記錄著我們的人生歷程和家庭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張照片將近四十年了,看到它我浮想聯翩。我夫妻年輕時那種堅持理想,渴求知識,十年如一日擠出業余時間,刻苦努力地鉆研科學文化知識的奮斗精神,使我自己都為之感動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那些年我夫妻都是在讀成人高校。我是脫產兩年進學校學習,陽是在職讀自考。晚飯后我們都要完成當天的學習課程和作業。我們住在地委招待所的家屬房里,有一間約三十平米的舊屋子。這在當年已是很不錯的條件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床靠墻擺一張小書桌,桌面不大,上面還放了一臺20英寸的日立牌彩色電視機占去桌面一小半。我倆晚上都用這張書桌看書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平時還好一張書桌將就夠用,但是每當臨進考試前復習時,課程多,習題多,時間緊,都要在晚上看書學習或者完成作業,我和妻曾多次爭過書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陽在省二級百貨站負責統計工作,那時沒有電腦,大量的統計報表全靠一把算盤一支筆手工完成,工作量很大。月底一周常常加班很晚才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時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妻的父母已去世,我的父母都還在上班,昕兒從小到大都由我們夫妻倆自己帶。那近十年早晨從來沒有睡過懶覺。</span>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陽白天上班,下班就趕去接孩子,兩人一起做晚飯。只有晚飯后的一塊稍微完整的時間可以用來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讀過自學考試人都知道自學考試的難度更大,能夠取得文憑者十之一二。如果沒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做保證,很難完成學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白天在學校上課,可以抓些零碎時間完成當日作業。為了照顧陽,鼓勵她堅持自學考試,平時夜間我都讓她用書桌。只是臨近考試那段時間矛盾比較突出。經過商量我倆達成一項君子協定:晚上8點半以前書桌歸陽使用,8點半以后歸我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些歲月里,無論春夏秋冬我家這張土漆小書桌邊,晚上都有我倆挑燈夜讀的身影。常常是深夜11時才合上書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與我妻陽在讀小學高年級和升初中的時候,“史無前例”的運動爆發了,所有的學校從小學到高校都停學了。后來我們上山下鄉被稱為“知識青年”,其實是空有虛名。我們是被歷史耽誤了的一代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妻兩人自小天資聰穎,小學和中學的學習成績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我倆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就是升學讀到大學畢業。但這個理想破滅了,初中畢業以后都“上山下鄉”到農村當農民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幾年后,陽在農村被招進財校念書,后中專畢業參加了工作。而我,從農村入伍當兵,從戰士提干升為正連職,十年后轉業到地方一個市級金融單位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時近而立之年的我倆,有了美滿幸福的家庭,又有國營單位的工作。我轉業時28歲,行政22級,月工資62元,讓同科室的一位50多歲的大姐驚呼,說我的工資竟然比五十年代參加工作的她還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紀80年代初,華夏大地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為推動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全社會迫切需要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知識,國家開辦了電視大學、成人高校、自學考試、函授等各類成人高等教育渠道,掀起了一波長達十余年的成人高等教育風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夫妻倆此時都在國營單位的機關科室工作,陽是中專生,我倆都是工作骨干,收入穩定又有了家庭和孩子。然而時代潮流就像春潮一般,讓埋在內心深入的那顆理想的種子開始發芽。雖然我倆已近而立之年,已過了人生求學的最佳時段,但我倆認定:亡羊補牢,猶為未晚。只要有機會,今生一定要圓大學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工作崗位上要想得到脫產讀成人高校的機會是很不容易的。一是脫產去學習,就減少一個人工作;二是單位要承擔學費。別人在上班,你卻脫產去學習拿文憑,十人中有八、九內心是抵觸的。也許是老天看我追求執著賜給了我這一難得的機會,而且我以高分通過了入學考試,最終進入了成人高校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陽在單位的工作是統計。大約是1983年國家統計局為了提高全國的統計水平,與中央電視臺聯辦了一個統計專業函授教育講座,由國內大學抽教授講多門統計專業大專課程,并參加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的國家承認其從事本項工作的大專學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項函授教育由市政府統計局負責。各企、事業單位,廠礦的統計人員均可報名入學。就是這樣,陽參加了這項函授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年,國家統計局將這項函授考試納入了教育部的自學考試。四川省的函授教育交給了西南財金大學負責,考試則參加全國統一的自學考試。十幾門課全部考試合格后,由西南財大發給大專畢業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夫妻就是這樣先后踏進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征程。那年她28歲,我2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馬克思說過:“知識的大門就是地獄的大門…”革命導師這句話就是形象地講明學習是一件非艱苦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為參加成人高教學習,主要面臨的是兩大困難。一是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說實話,妻參加函授和自學考試的難度遠遠大于我。尤其是《高等數學》、《數理統計》、《大學語文》這些課程,不知道難倒了多少人。讓許多當初雄心勃勃要去拿大專文憑的人止步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共12門課程,哪一門都必須下苦功才能過關。陽用了整整四年,把它們攻了下來。做習題用的紙,疊放起來一定超過身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微積分》那些習題,外人一看就會頭昏腦脹。走進這座圍城的人,常常也會頭昏腦脹。過度的思考不但會影響睡眠和情緒,還要影響腸胃消化,讓人非常難受。就像馬克思告誡的那樣“在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是地獄也要闖。只有義無反顧,熬過這些苦日子,才會迎來陽光燦爛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大困難是,孩子才二、三歲。做過父母的都知道,照顧孩子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那些年除星期天外我們每天早晨6時半起床。陽給孩子穿衣洗漱,我抓緊做早飯。冬天時飯后天還沒有亮,就匆匆忙忙送孩子上幼兒園后來是小學,再趕去上班。生活節奏就像是打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現在的年輕一代有孩子后大多數有雙方父母幫忙,還覺得上班很苦很累。試想,我們當年全靠自己難道就不苦不累?只是我們沒有退路,同時具有那一代人敢于擔當,不怕困難的氣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到這些,我不得不佩服我的妻,她一個柔弱的女子,帶著孩子,堅持工作,數年如一日堅持用業余刻苦攻讀大專理科課程,表現出了一種比常人更為堅韌頑強的毅力和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3年在市統計局報名讀中央電視臺統計函授大學的人全轄區四縣三區約有120人,四年下來最后拿到西南財大畢業證的不到15人。淘汰率竟高達90%。能夠畢業者真可謂是鳳毛麟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某縣某單位的一個參加過統計函授教育的統計員來市里開會,慕名前來拜訪我妻。到辦公室對上名字后他大為吃驚:“原來在統計局的簡報中經常看到表揚你學習成績,一直認為是個男的,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一位巾幗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脫產學習的我,在課堂聽講,又有充足的時間,相比而言,要比陽要輕松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脫產學習的兩年,卻是我理論水平和文化素質大幅度提升的兩年。孔子曰:“古人讀書為己,今人讀書為人”。我錯過了人生最佳求學時段。是理想驅動我稟呈“亡羊補牢,猶為未晚”的理念,而立之年再次走進課堂。因此,我學習很自覺,很努力,讀了很多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位請來幫助打掃衛生的大姐都說,到別家星期天大多外出玩耍,你們兩口子是呆在家里看書。星期六晚上我們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去,星期天就有大半天可用來讀書和打掃衛生。放棄了很多玩耍娛樂。這一輩子我夫妻倆不抽煙,不喝酒,也不打麻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孔子說的古人讀書為己,是講的讀書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素質。批評“今人讀書為人”是指那些只想拿文憑,撐門面,而不刻苦讀書混個招牌給別人看的人。孔子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比陽讀的時間要長得多,有十年。拿到了成人高等教育的三個文憑。其中一個是脫產兩年。其他兩個是函授,一個金融專業大專證書班,一個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十幾年,從照片中看起來很瘦,比我年輕時體重大為減少。我擔任了管理職務,工作很忙,壓力大,但我沒放松過學習。看書學習已成為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腦長時間持續地處于思考之中,睡眠質量不夠好,人肯定長不胖。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空乏其身就是瘦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說實話,既便那些年國家大力倡導全民學習,但像我夫妻這種陷入“瘋狂”的人還是很少。不瘦才怪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遙的小說《人生》中,農村有志青年高加林通過刻苦努力最終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就是高加林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對《人生》理解感觸尤為深刻。走過高加林相似的奮斗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妻大專畢業后不久,被視為優秀專業人才被選調進中央銀行工作。工作視野和環境又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作為單位的重要業務骨干和專業培訓教師,獲得經濟師專業技術職務。曾在全國經濟普查中工作表現出色,獲國務院嘉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長期在金融管理崗位上工作,獲得了高級經濟師專業技術職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退休時單位人力資源部叫我在一個表格上簽字,我發現那個粗心大意的女工作員把我的職稱填成“經濟師”,后來糾正了。問題出在她怎么也不會想到,一個部隊的轉業干部來到特別講求專業技術的金融企業,能獲得由總行評審的為數極少的高級職稱。她更想不通的是那嚴格的外語考試一個當過兵的人是怎樣通過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嚴格的講,人與人的相互了解是很膚淺的,是很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他人的生活、心路歷程、人生經歷以及吃過的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有無數次他人問我,不見你出來打麻將,那你平時干什么呢?我總是支支吾吾,總不能說自己愛看書吧!這樣回答別人是不是覺得此人很另類很虛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哲人說過:留有遺憾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那一代人最大的人生遺憾是當學之年,風華正茂的時代失學了。我夫妻倆是掙扎著去彌補這個人生缺憾,努力去圓少年時的那個夢。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這種遺憾。成人教育比起正規大學在教學質量上存在著差距,但人生哪能完全由得自己,很多客觀存在的因素我們個人是無法左右,無能為力的,我們只能在現實給定的條件下發揮主觀能動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今讓我們回憶起來頗感寬慰的是,我們年青時沒有辜負自己,沒有虛度年華,為了實現理想盡到了最大的努力。同時在奮斗的過程之中體會到青春的魅力和人生的美好,也讓我們的人生之路綻放出了更加美麗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人生有憾,青春無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END】</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伯勞公圖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2024年4月26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五常市|
鄂托克前旗|
唐海县|
巴林左旗|
万山特区|
固安县|
奈曼旗|
泗水县|
府谷县|
同心县|
奉新县|
彭山县|
宁都县|
五大连池市|
沙坪坝区|
加查县|
思南县|
新泰市|
乐东|
神木县|
蒙城县|
天长市|
马公市|
玉山县|
伊宁县|
岳西县|
湖北省|
清苑县|
方城县|
昭苏县|
保亭|
晋江市|
乐都县|
贵溪市|
新竹县|
南汇区|
湘阴县|
岑巩县|
深水埗区|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