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r. and Mrs. John Goforth,1934</h3><div> 1934 年夏天,Dr. and Mrs. John Goforth, 兩位年長的傳教士在北戴河一座建筑外合影。來自 Hartwell 家族的收藏,該家族是 1858 年至 1940 年代在中國服務的兩代美國浸信會傳教士。<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戴河,1904 年-1914年</h3> 這張幻燈片來自蘇格蘭教會收藏,由醫學傳教士Charles Somerville 制作,他于 1904 年至 1914 年在漢口的倫敦傳教會工作。 毋庸置疑,北戴河是美的,即便是在那個貧窮落后、風雨飄搖的年代。碧海金沙,綠草如茵,寬敞洋氣的別墅,異域風情的街道,放在今天也是多少人夢中的天堂。 而這份美好,與清末貧窮羸弱的反差是巨大的,用特權和金錢迅速堆砌的美好,是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如同漫漫長夜里跳動的微光,風吹過后,將是更為漫長的黑暗。 那些原本因為這份美好而失去土地的人們,卻通常會加入到維持這份美好的隊伍中來。他們一生勞累的結局,是富人們更為舒適安逸的生活,和自己后輩在勞累里永遠休止的輪回。<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位老人坐在船的一端,1922</h3><div> “古老而可敬的水手!1922 年圣誕節在潮涌拍攝。典型的快樂的老船夫。” (photographer:Cressey, Paul F. )<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p class="ql-block"> 雖然不知名姓,不曉身世,但他略帶羞澀的笑容和他的木船一起被定格為時空的瞬間,穿越歷史的禁錮,和我們從容相見。</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愿意,可以久久的打量,天馬行空的臆想,猜測他的悲喜和歲月帶給他的故事。</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戴河的風景,1922年</h3><div> “北戴河的風景,我在那里度過了一個周末和 1922 年的夏天。絢麗的藍色。” (photographer:Cressey, Paul F. )<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來,北戴河的海水不知疲倦地拍打著岸邊的巖石,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困頓與起伏。山水不言,卻有著大自然原本的智慧。 </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戴河東涯,1924 年</h3> 今天,已然無法知曉是誰有幸在北戴河第一次傾聽了大海的聲音,也無法考量北戴河的海水究竟打濕了多少人的內心,在海水日復一日的沖刷下又有多少人模糊了曾經的容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德格县|
综艺|
阿拉善右旗|
九江县|
土默特左旗|
吉水县|
三原县|
田林县|
德昌县|
沂水县|
嘉峪关市|
肥东县|
四子王旗|
孝义市|
永新县|
兴宁市|
正安县|
太白县|
都安|
东阳市|
恩平市|
固原市|
合山市|
吴川市|
增城市|
赤城县|
金秀|
介休市|
龙州县|
北碚区|
开阳县|
天全县|
隆德县|
阿拉善盟|
班戈县|
庆城县|
中卫市|
泾阳县|
津市市|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