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丁香</b></p><p class="ql-block"> 大約是初中的時候,一天,一個同學神秘兮兮的從口袋中掏出一枚小小的灰褐色的果子讓我吃,細細的長圓柱狀,很有嚼勁,果肉像曬干的柿子肉或干棗肉,有一股淡淡的藥香味道。第一次見,第一次吃,也是唯一一次吃。并且這是第一次聽到丁香這個名字,印象很深刻,印象深刻到我還記得這位同學,但他顯然把我忘記了,因為他很多次在我文章或短視頻下留評,一直把我當成了我那在四川某高校當老師的堂弟。</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幾十年,我一直沒有再吃到過丁香,也沒有見到過丁香花。但后來應該是高中時期在某文摘類的雜志上讀到過《雨巷》,知道了戴望舒,對他的現代詩印象也僅限此詩。因為我高中時,流行的是汪國真,也沒有太多途徑讀太多的詩,有些同學的手抄本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詩不在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首足夠。</p><p class="ql-block"><i>撐著油紙傘,獨自</i></p><p class="ql-block"><i>彷徨在悠長、悠長</i></p><p class="ql-block"><i>又寂寥的雨巷</i></p><p class="ql-block"><i>我希望逢著</i></p><p class="ql-block"><i>一個丁香一樣的</i></p><p class="ql-block"><i>結著愁怨的姑娘……</i></p><p class="ql-block"> 當時也沒有太認真的分析詩的背景內涵等,畢竟教材之外的東西,想知道,也沒有資料可查。只是依稀的覺得詩的美,美在雨中的小巷,一把油紙傘,還有那丁香一樣,淡淡憂傷的姑娘。這些元素的組合,就是一幅天然美,這種朦朦朧朧的美,不需記得大段的詩,足以讓青春少年銘記。 </p><p class="ql-block"> 本世紀初,隨著網絡走入千家萬戶,《丁香花》,這一首充滿濃濃的校園民謠味道的歌曲。</p><p class="ql-block"><i>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當花兒枯萎的時候/當畫面定格的時候/多么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i></p><p class="ql-block">特別是:<i>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i>曾經感動了無數人,追憶逝去的年代,失去的殘酷,風花雪月里,對逝去人深深的懷念,對純真時代逝去的深深懷念,這是很多人無法割舍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寫情書之作,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黃昏憑欄遠眺,望斷春光,難見情郎, 蕉心未展,丁香含苞,同沐春風,卻異地同心各自憂愁。離愁寫得風華流美,情致婉轉,愈添感傷。 </p><p class="ql-block"> 丁香花花有千千結,對后來一些詩詞名作表現離愁意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南唐中宗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亂世中,南唐受周威脅時的危苦感慨,帝主的憂國之思,一腔愁懷,深沉寄托于丁香。</p><p class="ql-block"> 后來深入的研讀了一下《雨巷》的歷史背景,方知雨巷并不是古城中沐浴著綿綿春雨的浪漫場所,“丁香一樣的”姑娘也不是翹首情郎的癡情女子。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是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的暗喻,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是詩人自己在黑暗的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理想和希望。該詩抒發了詩人在美好理想與黑暗現實之間,惆悵、哀怨、彷徨、凄婉迷茫的情緒。</p> <p class="ql-block"> 23年春天,櫻花盛開的時節,在公園里拍櫻花,到處是人,三年之后一個不用到處亮碼的自由春天,賞花人是特別的多,精致的小彩色雨傘,漢服,美女,各種姿勢拍照,為求與花更近一些,自帶凳子梯子的都有。人最多處自然是櫻花樹下,連高大的杜梨樹下,也有想和一樹繁花相應生輝的。</p><p class="ql-block"> 我注意到湖邊有幾棵未見過的淡紫色,白色花朵的小樹,無人關注。初見不識,多問度娘。這就是丁香花,拍!隔天在小區附近的濕地公園散步,又發現了一小片。原來丁香花一直在我身邊,而我卻不認識它。</p><p class="ql-block"> 那一簇簇淡紫色或白色的碩大頂狀花序的繁花,花色淡雅、芳香,隨風搖曳,帶著一絲憂郁,卻又不失優雅。是美麗、高潔、憂郁的象征。符合我對詩詞中丁香花的想象。這大概就是我從詩詞中認知的引發詩人憂郁愁緒的觀賞品種。</p> <p class="ql-block"> 后來查了資料,才知道觀賞的丁香花品種并不是我曾經吃過一次的丁香。作為觀賞的丁香花是灌木或小喬木花卉,屬于木犀科植物,原產中國,具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丁香花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一般生長于北方地區。</p><p class="ql-block"> 而藥用丁香則是桃金娘科植物,不是中國原產地的藥,它是一種熱帶植物,原產于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及群島,是跟花椒、豆蔻一樣的香料植物。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作為中藥,丁香有公丁香和母丁香之分,公丁香是采摘其未盛開的花蕾曬干制成,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而母丁香則是取其成熟的種子曬干制成,粒較大,藥性較弱。并且以丁香命名的中草藥,如白丁香、苦丁香、紫丁香、丁香蓼等,名字相近,卻來源不同,性狀及功效也有很大差異,看來名字與丁香有關的家族隊伍挺龐大的。</p> <p class="ql-block"> 資料看了很多,我還是不能確定我曾經吃過的是哪一種丁香,因為我有看到云南德宏的野丁香介紹說,他們的丁香果富含著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有著超高的營養價值,主要是軟軟糯糯的果肉,食用后留下甘甜的清香,好吃極了的樣子與我記憶中的味道相似,但形態有差異,這里的果形更園一些,像干棗。</p><p class="ql-block"> 但我能確定的是,我吃的一定是一種藥用丁香。因為那個年代沒有自由市場,本地不產的水果干果基本上不會異地流通。關鍵的一點是,那是中醫藥盛行,哪怕是村衛生所,藥房里照樣有一排木柜子,一個個小抽屜里放著各種中藥材,哪怕是赤腳醫生,也能炮制一些中藥。之所以能確定,是因為該同學的媽媽是一位醫生,我們吃的那種丁香,唯一的可能性,來自存放中藥的某個小抽屜,被同學拿來當零食與我分享了。</p> <p class="ql-block">題圖,來自網絡,我記憶中吃過的丁香果的形狀,是母丁香</p> <p class="ql-block">題圖,來自網絡,野丁香果,云南德宏產,描述的味道極像。也有藥用價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增城市|
琼中|
邻水|
罗山县|
化德县|
南充市|
黔南|
凯里市|
板桥市|
金坛市|
遂平县|
汕尾市|
绵竹市|
富源县|
河津市|
开鲁县|
开封市|
林州市|
逊克县|
阜新市|
斗六市|
天祝|
土默特右旗|
芜湖市|
涡阳县|
巴彦淖尔市|
通化市|
靖宇县|
两当县|
蒙自县|
凌云县|
基隆市|
弥渡县|
安徽省|
甘南县|
衡水市|
陆良县|
连江县|
太康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