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少年時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我上初中第5天時照的學生證登記照)。</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清楚地記得,1960年6月的一天,母親給我講,從今之后我們家不會再租房住了,父親單位給我們分了一間16平方的公房(福利房),很快就要搬家,并囑咐:住單位公房,一定要注意與鄰里搞好關系,夜間說話嗓門不能太大(當時的住房多是用木板或竹蓆混泥相隔的,少數才是用單磚砌的,隔音效果很差),不要隨便亂竄門,要尊敬長輩,熱情待人。我點頭回答,我會做得到的。我們從瓦廠嘴老街搬遷到了大石壩大路村,一幢平房,住了8戶人家,我家門口,有一口天然涼水井,周圍的近30戶人家都在這里取水飲用。在那里一住就是4年,其間,有兩件事難以忘記:</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事:定期義務清理水井。天然涼水井離我家門口直線距離不足10米,我家是離得最近的住戶。因用水量大(周圍住戶都未安裝自水管),為保證用水質量,母親讓我每月清理1一2次涼水井的污垢雜質。清理工作是很辛苦的事,水井有約7米深,先得用盆將水舀盡,再用小鐵鏟將污垢雜質清除,水井口不大,只可容一人下去操作,一般需一個多小時,人會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疲憊不勘,但每當得到大家贊揚時,心里總是樂滋滋的。母親常對我說,人啊,做了好事善事,總會有好報的,對此,我是深信不移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件事:凌晨取牛奶。母親帶我們三兄妹,一直在家操持家務,打理日常生活。父親單位有幾位女同事,小孩1歲至2歲時,上不了幼兒園,夫妻都上班,家中無人照料,白天就送到我家讓母親負責看護,最多時看護過3個嬰兒,這樣也能為家里增加一定的經濟收入。母親就讓我每天凌晨5點鐘去為嬰兒取牛奶,一趟需30分鐘。小路崎嶇彎延,黑燈瞎火,沒有路燈,加之,我年幼膽小,尤其是寒冬季節里,出門瑟瑟發抖,返回衣裳汗濕,完成取牛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有一次,返回途中不慎摔跤,牛奶潑灑于地,回家母親沒有過多的責怪我,告訴途中行路慢一些,要注意安全,從她的表情已看到了對我的心痛和關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4年春天,母親告訴我要搬家了,父親單位將居住分散的職工,搬到相對集中的住宅地,僅一周時間,我家就搬到了大石壩6村365號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住宅區位于美麗江陵江畔,綠樹遮掩,有8個相連的養魚塘,碧波蕩漾的養魚塘里,時有魚兒歡快地躍出水面,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向人們展示它們的生活。小山坡上,三層六排的住房錯落地排列著,大約40戶人家,近200人的住宅小區,這就是重慶江北區大石壩工礦貿易商的職工家屬區之一。這些老職工,都是從農村進城打工維生的農民工,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新中國的建設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那個年代,每戶的住房面積都很有限,不論是家里人多或是人少,都只能擠在15到20平方米的空間里。房屋建材簡陋,甚至有些破舊,但人們并不在乎這些。戶與戶之間毫無隔音效果,鄰居們的聲音可以清晰地傳來,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們之間的友好關系。整個小區,只有3個可供住戶使用自來水籠頭,大家都要排隊等候才能接到水。而公共廁所更是簡陋得不能再簡陋,且僅有1個男用的,但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幫助。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這里的人們卻充滿了樂觀和堅強。他們友好相待,和睦相處,共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日子。小孩們活潑天真,一起打鬧玩耍,他們的笑聲和歌聲成為了最美的風景。在酷熱的夏天,魚塘邊常常可以看到小伙子張超,拿著一把三弦琴;孩童許貴寶,拉著一把二胡;而我則拿著一支竹笛,在一起演奏著歡快的曲子。時而還有小朋友加入歌唱,那種開心快樂的氛圍讓人難以忘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想起那一段時光,真讓人感慨萬分。雖然生活艱辛,但父輩們卻從未抱怨過。他們每天下午六點,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卻依然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他們的善良、勤勞、堅強和樂觀,在生活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對現今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觸動和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個時代的人們,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卻擁有著一顆堅強的心。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也為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了寶貴的回憶。每當想起那些日子,我都會感到無比的敬佩和感激。同時,我也希望我們能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1969年離家當兵,在此生活了近6年時間,雖時間不長,但印象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時隔59年之后,老鄰居們歡聚一堂,在回憶中度過了一次“聚了就不想散”的快樂聚會……</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左权县|
康保县|
东明县|
新丰县|
金平|
新平|
宁武县|
巨鹿县|
神池县|
湘乡市|
临潭县|
泽普县|
南开区|
临江市|
监利县|
东兰县|
梁河县|
嵊州市|
邹城市|
方正县|
石棉县|
克什克腾旗|
威信县|
西盟|
武隆县|
衡山县|
富裕县|
星座|
乌鲁木齐县|
三亚市|
石河子市|
库伦旗|
准格尔旗|
禄丰县|
龙州县|
鞍山市|
玛纳斯县|
嘉鱼县|
城口县|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