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22日早晨從當雄的羊八井出發驅車200多公里下午1:30到達拉薩。</p><p class="ql-block"> 相比十六年前,拉薩市變得繁華而現代,大街上人來攘往,熱鬧非凡。因正午十分外面的紫外線極強,在酒店做短暫休息后,4:30打車前往大昭寺。</p> 宗教圣地——大昭寺 <p class="ql-block"> 高原的日照時間很長,盡管已近日落時分,太陽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購票安檢,等待著進寺參觀。</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門前的廣場上,前來頂禮膜拜的人絡繹不絕。有不少藏民信徒行著長頭大禮,一步一叩首,圍著心目中的圣地誦經祈福。從他們風塵仆仆、蔽履襤衫來看,想必他們已經出來很久,一路風餐露宿,歷經艱辛,至此完成他們一生一世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藏語的意思:這里是供奉釋迦牟尼的經堂。</p><p class="ql-block"> 它是公元647年吐蕃王朝松贊干布為迎放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帶來的十二歲和八歲等身像而修建的,大昭寺歷經1300多年,歷代均有擴建,擴建后形成了今天的五座經院以及一百多座佛堂的西藏宗教中心和宗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統攝整個宗教,包括苯教、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等藏傳佛教不同的派別,各宗教派別所信奉的佛。所以,大昭寺是各教派教民心中以及所有信奉者心目中一座不可替代的神圣寺廟,</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的今天,大昭寺依然是各個宗教派別頂禮膜拜的圣地,尤其是藏傳密宗佛教,因為大昭寺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與2500年前釋迦牟尼的模樣一模一樣),這可是稀世珍寶!</p> <p class="ql-block"> (這張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截圖于網絡)</p> <p class="ql-block">經堂里的法課</p> <p class="ql-block"> 寺內斑駁陸離的大門和煙熏的壁畫傳遞著千年不息的香火,以及信眾世世代代心中不滅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的屋頂金碧輝煌,耀眼無比。藏傳佛教的金頂一般由法輪、寶瓶、金幢等鎏金飾物組成。觀賞大昭寺的金頂,你能強烈地感受到它濃厚的宗教色彩,同時也能感受到獨特的審美帶給人的內心愉悅。</p> <p class="ql-block"> 在轉經道的道口,有一根高大的柱子,它叫“覺牙達金”大法輪,據說年藏族姑娘年滿十六歲就要到“覺牙達金”大桅桿前舉行一個慶祝成年的儀式。</p> <p class="ql-block"> 至今人們依然能看到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來大昭寺門前頂禮膜拜,仿佛只有此神圣之地 才能得到最終的救贖與解脫。 </p><p class="ql-block"> </p> 古藏風情——八廓街 <p class="ql-block"> 八廓街,又叫“八角街”,它與大昭寺有同樣長的歷史。當初修建大昭寺時,周邊需要居住王室成員及工匠,所以擴建了周邊的街道。應該說,八廓街是伴隨著大昭寺的建成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有著原始濃厚的藏族風情。</p><p class="ql-block"> 街道上的建筑依舊保持著拉薩古城的舊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塊鋪就,街道兩旁也是藏式的傳統建筑。</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八廓街成了拉薩的宗教、經濟、文化、民族手工藝和風土人情的集合地。</p><p class="ql-block"> </p> 凝固的樂章——布達拉宮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它以獨特的形式、恢宏的規模和氣勢,屹立于西藏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之上,高山之巔。</p><p class="ql-block"> 且不說布達拉宮有著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也不說它占地三十多萬平方米,更不說布達拉宮內有著無數精美的寶藏,單說它所呈現出來的西藏古典建筑的獨特之美就足以令人感到震撼和百看不厭的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拔地而起,以藍天為背景,屹立于雪域高原之上。整個宮殿呈現出紅白黃黑四種顏色,成為宮殿的主體色調,白宮將紅宮三面圍住,兩側對稱,整個色調形成的對比,塊狀的分布,錯落有致的排列,形成了一種和諧而恢宏的氣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和十七年前第一次來拉薩所看到的布達拉宮印象相比,現在的布達拉宮被廣場前樹木的遮擋,各種現代化的設施也極大影響了人們對它的觀瞻。所以我更愿意保留我對它十七年前的第一次印象,只因它的雄偉和美麗更純粹更具視覺的沖擊力。</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無論從那個角度去品味去欣賞,它都是一部大型交響樂章,它沖擊著我們的視覺,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愉悅。</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被人們視為神圣之地,是一個令人向往且并百看不厭的地方。想必這與它厚重的歷史、宗教地位以及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有著密切的關系。</p><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當初只是為文成公主修建的住所,后由于歷史悠久,年久失修,以及教派政權的斗爭,布達拉宮一度處于荒蕪狀態。</p><p class="ql-block"> 直到公元1642年,五世達籟喇嘛羅桑嘉措掌握了西藏政權,由他本人親自設計并主持修建了布達拉宮,噶丹頗章政權也從哲蚌寺遷移到了布達拉宮。自五世達籟喇嘛覲見了順治皇帝后,布達拉宮更是成為了政治宗教權力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也成為了教徒們朝圣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給人的感覺就像一首詩中所寫:</p><p class="ql-block"> 你見,或者不見我</p><p class="ql-block">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p><p class="ql-block"> 你念,或者不見我</p><p class="ql-block"> 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p><p class="ql-block"> 凡是見過她的人,都會一見鐘情,默然相愛,寂靜歡喜。</p> 色拉寺掠影 <p class="ql-block"> 色拉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不同,色拉寺不是建在山坡上,而是建在拉薩北部的色拉烏孜山下。據說寺院是因山下長滿了色拉(野玫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因時間有限,我們既沒有進入寺內觀光朝佛,也沒能看到喇嘛們精彩熱烈的辯經場面,只是沿著色拉寺的外墻拾階而轉。在外圍的轉經路上,偶有轉經的藏民經過,讓人感受到一種佛法的加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各種瑪尼石以及瑪尼石上精美的壁畫和經文,令人目不暇接,更令人驚嘆。它們線條流暢、色彩鮮艷,制作一絲不茍,表達著信徒們虔誠祈福之心,更傳遞出濃厚的宗教色彩和藏族風情。</p> <p class="ql-block"> 十七年內三次拉薩之行,讓我看到了拉薩的變與不變。變化的是時代,變化的是歲月,而不變的是那些建筑、歷史和文物,更是植根于西藏千年不變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奇台县|
黎平县|
武乡县|
长宁县|
泾源县|
汽车|
新津县|
安福县|
霍林郭勒市|
和政县|
灵台县|
临武县|
嘉兴市|
阿克|
潞城市|
大余县|
阿合奇县|
沙坪坝区|
伊金霍洛旗|
田林县|
嘉义市|
锡林郭勒盟|
巴青县|
新营市|
来安县|
汕头市|
红安县|
四川省|
谢通门县|
曲麻莱县|
大连市|
广宗县|
张家界市|
安康市|
弥渡县|
图片|
杂多县|
凤冈县|
洪雅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