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早 茶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揚州是座慢城。它不同于慢生活出了名的成都。成都的慢,充滿著人間的煙火氣息,而揚州的慢,是滲透在骨子里的文雅風韻。連續三年在結束了海南旅居回家的途中,我都在揚州留步,走進煙花三月的古城,自由散漫地享受揚州的慢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揚州有名言: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揚州慢生活是從“早上皮包水”開始。中國人一日三餐,即受重視卻也可隨意忽略的是早餐。對待早餐的態度,因地而異。經濟繁榮、文化厚重的地區,一般都重視早餐,把早餐提檔升級為早茶。中國負有盛名的早茶非揚州、廣州莫屬。揚州早茶比粵式早茶在品種上略簡單一些,但地域特色更鮮明。揚州人講的“早上皮包水”,是指本地早茶中的包子。包子絕對是揚州早茶中的C位角色,因餡兒料不同分為很多種,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五丁包。揚州是有文化的地兒,吃喝玩樂也要弄個名堂,久之便成了典故。五丁包必須有故事,否則與它的名氣不符。傳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揚州是必到之地。乾隆帝久聞揚州包子有名,但看到當地官員推薦的大肉、素菜、蛋黃各種餡料的包子,覺得太稀松平常。乾隆帝嘗遍天下美味,必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于是,對包子餡 提出了要求: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松脆而不過硬;細嫩而不過軟。皇帝的要求能做到嗎?正當一幫廚子絞盡腦汁、苦思冥想時,一位姓丁的廚子突然腦洞大開:滋補莫過于海參,只要一丁點;美味莫過于雞肉,只要一丁點;油香莫過于肥肉,只要一丁點;松脆莫過于冬筍,只要一丁點;細嫩莫過于蝦仁,只要一丁點。被皇帝逼出來的“五丁包”果然不同凡響,味道、口感那叫一個絕!吃得乾隆贊不絕口、龍顏大悅,還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 — 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勞動群眾的創造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包子是揚州早茶中的主角。五丁包流入民間后,被簡化成三丁包。此外還有蟹黃湯包、蘿卜絲包、香菇菜包、薺菜包、鮮肉包、叉燒包、細沙包,近年又新增老壇酸菜包、奧爾良雞腿包等等,整個是包子開會的陣勢。揚州早茶的包子價格不親民,有名氣的幾家茶社,五丁包78元一只,蟹黃湯包35元一只,三丁包15元一只。令人咋舌的價格,抑制不住外地游客與揚州包子不見不散的熱情和決心。茶社里擁擠的氛圍,容不得食客研究包子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支付能力, 在揚州包子的“綁架能力”面前不戰自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然,揚州早茶不僅僅只有包子當家,其它美味也很豐富,味道、顏值也很撩人。菜品中燙干絲和肴肉最受青睞,主食方面翡翠燒賣、千層油糕、蝦籽餃面、筍肉鍋貼、藕粉、湯圓、八寶粥等等,也是很受歡迎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揚州早茶興起于明清。元代將隋唐大運河去彎取直,新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更加暢通。漕運的發達,使揚州成為大運河的重要碼頭和貫通長江南北交通的樞紐。以鹽為主要商品的集散、交易,把揚州鹽業貿易推進至鼎盛。富有的鹽商和前來做生意的商人們,共同促成了揚州的早茶文化,把簡單的早餐,演化成帶有儀式感的社交活動、洽談生意的場景和載體,并且不斷賦予揚州早茶更豐富、更重要的內容和意義,使之成為揚州數百年來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歷經數百年風雨沖刷仍然光鮮如初的金字招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揚州早茶的演化,經歷了比較長的歲月沉淀。最初是從早晨的一杯清茶開始,但清茶一杯著實有些簡單寡淡,于是時令點心成了陪伴茶飲的“小伙伴”。后來又增添了即有碳水,又富有蛋白質和脂肪的各種包子,再后來更多好吃又好看的食物紛紛擠上了臺面,逐漸形成了揚州早茶的定式和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揚州富商和百姓的的早茶,在質量和品種肯定會有差別,但互相并不排斥,心態也大致相同,無非是飽腹、社交、給一天的生活弄個好心情。當下的揚州人仍然保持著吃早茶的習慣,但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輕人對傳統早茶的興致和耐心巳經大打折扣。揚州的傳統早茶,只有在冶春、富春、共和春、怡園、趣園等老字號茶社里,才能近乎完整的體驗到。其它茶社、酒樓也有傳統早茶,有些還小有名氣,但與老牌知名茶社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揚州知名茶社的早茶食客,外地游客是絕對主力。早早來排隊,胡吃海塞一頓,也算是領略到了揚州早茶的個中滋味兒。這種任性粗糙的餐飲體驗,是對揚州早茶的異化,已經失去了在文化層面的意義。在新時代商業利益驅動和新品層出不窮的輪番轟炸下,揚州早茶在形制和內容上,總體來看保存、傳承的很好,此乃揚州之大幸。這種傳統的傳承、保留,與新生代的矛盾和共存,可能算是一種交換吧。在更高的層面看,是傳統文化共同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是現代社會發展無法回避的必然趨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揚州早茶在現代化潮流的猛烈沖擊下尚能獨善其身,表現出了中國餐飲文化頑強的生命力。飲食是人類生存的先決條件,是人類文明的基石。餐飲集各種飲食之大成,是行業也是文化。中國人對餐飲的研究與實踐,與中華文化的的發展脈絡高度契合,從古至今從未停止過。餐飲在中國,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吃吃喝喝,歷史上曾經演繹過多少與餐飲相關的傳奇故事,“鴻門宴”“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 “乾隆千叟宴”……,哪一個不是暗藏玄機、驚心動魄,哪一出不是關乎政權更替、國家興亡!飯局不論大小,都是深不可測的江湖、人情世故的海洋。古往今來,成大事者都能在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中,捕捉到人生、事業的取向和決定命運的機會。在中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一菜一飯一茶一酒的作用。早茶為什么能在揚州出現,并且穿越數百年滄海桑田走到今天,這里面有人追求物質快感的欲望,有財富的力量,有文化的裝飾美化,更有食材的發掘和加工技藝的提高創新等因素的影響和推動。人性的美好表達是餐飲的本質,伴隨每一個人經歷一生的酸甜苦辣、跌宕起伏,直至塵土皈依,才是餐飲的永恒!不得不佩服揚州人活得明白通透,以一餐早茶即能品出人生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揚州吃早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知名茶社人氣旺盛,排長隊是常態,而且茶社的規矩是必須先落座才能排隊點餐,所以占到座位是第一要務,否則就沒有吃早茶的資格。一個人吃早餐就不好辦了,占到座位卻不能分身去點餐。所以,很少見到一個人吃早茶,絕大多數是群體行動。揚州人一般在早茶高峰過去之后才走進茶社。先品一口茶,雅香四溢,回味悠長,再細細吸啜蟹黃包的湯汁,品味其中的香醇厚美。從入座到離去,整個過程都是慢慢的、輕輕的,透著優雅自然的風度,表現出愜意、文雅、享受的的心情和體態。免不了也有個別看上去略顯邋遢的人,但絕對不能小瞧他,說不定這位爺祖上是家有金山銀海的富商,此人也可能是腰纏萬貫的“自由職業者”。一壺好茶,是揚州早茶的靈魂。點沒點茶,是辨別早茶食客是揚州人還是外地人的明顯標識。揚州產茶,名為“綠陽春”。茶名很好聽,但品質一般。講究一些的揚州人大都會點上一壺上好的龍井或碧螺春,走進一杯清茶,一份淡雅,一人一茶一心境的自我世界。這是揚州人修養、修行、修身的福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每次到揚州,吃早茶是必選項,而且要盡可能多吃幾家。不敢說對揚州早茶的了解,已經到了精進透徹的程度,至少不是“門外漢”了。我喜歡茶社早茶的熱鬧,一大早就烘起人間煙火;喜歡茶點口齒留香所帶來回味無窮的味覺記憶;更願意透過清茶的裊裊余韻,去琢磨、欣賞、體會揚州人慢生活的味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卢龙县|
凯里市|
教育|
安康市|
绵竹市|
襄汾县|
德兴市|
斗六市|
海丰县|
双牌县|
大宁县|
黄石市|
黄陵县|
辽阳市|
吉木萨尔县|
玉环县|
疏勒县|
安丘市|
达州市|
杂多县|
康定县|
九江县|
金坛市|
甘肃省|
开阳县|
永川市|
邢台县|
枣强县|
松滋市|
长治县|
乳源|
鄄城县|
柯坪县|
南昌市|
永昌县|
资阳市|
盘锦市|
桐乡市|
廊坊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