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親愛的家長朋友:<br><br>您好!近期氣溫不斷升高,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這類傳染病進入高發期,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各項防范呢?接下來讓我們對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以便做好預防和應對措施! </h3> <h3>一、什么是手足口?<br>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于5歲及以下兒童。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節,9-10月是次高峰季節。</h3> <h3>二、手足口病傳播途徑<br><br>腸道病毒可以通過胃腸道也就是糞-口傳播,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傳染性強。<br><br>還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膚或者黏膜、皰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傳播。<br><br>三、癥狀<br><br>手足口病以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通常潛伏期為2-10天,平均3-5天,病情較輕,呈自限性,預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復。</h3> <h3>四、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br><br>皰疹性咽頰炎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的疾病,以發燒,咽喉部出現皰疹,伴明顯疼痛為主要特征。</h3> <h3>五、皰疹性咽峽炎傳播途徑<br><br>消化道及呼吸道傳播,即通過皰疹性咽峽炎患者或隱性患者飛沫傳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潔飲食而造成感染。 <br><br>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傳播。<br><br>六、臨床表現<br><br>潛伏期2-7天,患兒沒有任何癥狀,但體內病毒在大量復制。前驅期1-2天,突然持續高熱或反復高熱38℃-40℃,并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癥狀。水皰期2一3天,除高燒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現水皰。潰瘍期,低燒或退燒,但也到了患兒最痛苦的時期,因潰瘍疼痛出現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現象。<br><br>七、手足口和皰疹性咽頰炎的區別<br><br>相同處<br><br>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軟腭都會長皰疹。<br><br>不同處<br><br>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軟腭有皰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也會長有透明小水泡,有時膝蓋和手肘也會有皮疹。</h3> <h3>八、疾病危害<br><br>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0-5歲兒童易感染。<br><br>★手足口病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征,絕大多數患者的癥狀較輕,少數患者會出現的神經系統或心肺系統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br><br>★患者年齡越小,發生重癥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家長關注患兒病情并及時就醫。<br><br>★皰疹性咽峽炎,主要以發熱、口腔黏膜和咽峽部皰疹為主,病情輕微,極少出現重癥患者。<br><br>九、患病幼兒家中應如何護理<br><br>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只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期識別危重信號,及時就診,合理治療,一般都可順利康復。<br><br>患兒應盡量待在家中,自覺在家隔離2周,避免與其他患病幼兒或健康兒童接觸,讓患兒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br><br>多通風,注意保持居室空氣的流動,并注意做好孩子常接觸物品的消毒,做好手衛生;<br><br>清淡飲食,飲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食用過咸、過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做好口腔清潔,餐后漱口。<br><br>十、居家預防有哪些小妙招?<br><br>1.勤洗手,外出回家,飯前便后,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防止病從口入。在飲食上,不喝生水,不吃生冷或不熟的食物;</h3> <h3>2.勤通風,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孩子的玩具、衣物等多拿出去太陽光下暴曬,定期清洗;</h3> <h3>3.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流行病高發季,盡量減少去人多空間密集的公共場所;</h3> <h3>4.及時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疾病。</h3> <h3>柳州市學校常見傳染病隔離、檢疫要求</h3> <h3>由于該病具有傳染性,故感染后一般需要隔離治療。皰疹性咽峽炎一般5-7天痊愈,嚴重的患兒可能會延長至14-16天。為了患兒的健康,以及避免傳染給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建議完全痊愈3-5天后再去上學。感謝各位家長的理解與支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渑池县|
云梦县|
水城县|
时尚|
泸定县|
永春县|
黄石市|
灌南县|
石景山区|
长宁县|
灵璧县|
尚义县|
太原市|
清河县|
沾益县|
东山县|
专栏|
新兴县|
汶上县|
马边|
观塘区|
滕州市|
普宁市|
阳城县|
大安市|
绵阳市|
鲜城|
永和县|
岳阳市|
咸阳市|
新干县|
裕民县|
仪征市|
洪雅县|
冀州市|
德江县|
马边|
读书|
乡城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