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16711030 作者 飄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公元1993年的春末夏初,內地早已繁花灼灼,岸柳垂蔭。可地處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卻依舊死海般的荒涼沉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輛“東風”牌卡車,艱難地在沙漠中穿行,車中乘坐著解放軍某測繪大隊的12名官兵。他們攜帶儀器和4桶生活用水,進駐大漠腹地,執行高精度衛星定位測量任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水為生命之源。在沒有一寸綠、沒有一滴水的沙漠地區,更為珍貴。為了圓滿完成任務,也為了活著走出沙漠,小組規定:每人每天兩杯水,上午、下午各一杯;嚴禁洗臉、刷牙、洗衣服。細心的炊事員把洗菜、淘米水積存起來,留給同志們刷碗。這些紀律,用不著三令五申,大家執行得很自覺、很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天,沙漠里酷暑難當,氣溫高達50多度,烈日把沙子烤得燙腳,一塊瓜皮幾分鐘就曬成瓜干。戰士們居住的帳篷,悶熱的像蒸籠一樣,人鉆進去一會兒,汗水便像小河似的順脊梁、腋窩往下淌。由于天氣燥熱,嚴重缺水,許多同志罹患頭暈,流鼻血,有的發起高燒,可是沒有一個同志躺倒休息。為了使生病同志盡快康復,順利完成測繪任務,小組決定給病人每天增加一杯水。若在平時,一杯水是多么微不足道,然而在干旱的沙漠中,這杯水又是多么寶貴。可戰士們卻你推我讓,有時一杯水轉了好幾圈,依然回到發水人的手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入夜,沙漠消退了白日的酷暑,代之而來的是肅殺之神。起風時的夜晚,沙漠更加恐怖。尖厲的嘯風在大漠中奔突,象無數只手在撕扯著帳篷,帳篷被刮得東倒西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缺水少菜,戰士們一日三餐總吃面條土豆,體質大大下降,在零下十幾度的夜晚,裹著一條單薄的軍被,無論如何也睡不著。有的同志一連幾十天穿著棉衣睡覺,有的干脆兩人合蓋兩床被子。負責夜間觀測的同志更為勞累,他們往往是凍餓交加,挑燈作戰。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里,第一測繪大隊的官兵,卻測繪出成功率高達97.2%的優質成果,提前完成任務,填補了我國沙漠腹地無圖的空白,表現出不怕艱難困苦、勇敢頑強的英雄主義氣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就在與他們相距不到700米的地方,駐扎著石油部的一支勘測隊。看得出,該隊是支常年奮戰在惡劣環境中的精銳之旅。工作雖然艱苦,生活設施卻比較先進。職工們喝的是飲料,吃的是時鮮蔬菜,沒有限制用水的規定,食品全部用直升飛機空運而來。一輛裝有空調的箱型宿營車,可供三十幾人休息起居。夜間沒有蚊蟲叮咬;白天,不怕酷暑嚴寒。最讓人羨慕的是他們還有臺文化娛樂車,車內備有彩電、音響、靠背椅,勞累一天在里面坐坐,也是極好的享受和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測繪兵們也有過把癮的時候。那是當日沉西隅,月朗風清之時,他們在沙丘上、帳篷前,三三兩兩,或坐或躺,聆聽從勘測隊營地飄來的陣陣笙歌笑語,他們黝黑消瘦的面頰上,閃現出燦爛的笑容。此情此景,使號稱“死亡之海”的沙漠,也增添幾分喜人的歡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些戰士,平均年齡20歲,正值青春花季。哪個不渴求知識,哪個不憧憬未來,哪個不向往幸福的生活?然而,既然獻身國防事業,就別無他圖。日復一日,半月光陰悄然逝去,勘探隊不見一名戰士到宿營車看電視。他們先是納悶,后是感慨,再后來就是欽佩。終于由隊長出面,代表勘察隊黨支部和全體工人,熱情邀請子弟兵來隊做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晚有電視看了!”戰士們歡呼雀躍,高興地在沙丘上摔跤、拿大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晚霞染紅天際,三名“戰士代表”要串門去了,他們卻為難起來。“十幾天沒洗臉,沒換衣服了,這一身臟臭﹍﹍”,有人擔心說。戰士們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對視著。他們發覺自己兩手烏黑,滿臉汗漬,只有眼睛格外明亮。沒有水就不能梳洗打扮嗎?戰士們可不這么想。他們捧起純凈的沙子,揉搓著臟污的手和臉。還有同志把散發腳臭的膠鞋也脫了下來,不停地在沙子里搓洗。“嘿!節能洗衣機!”有人詼諧的宣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名士兵代表神采奕奕地走進那輛“現代大蓬車”,成為勘測隊盼望已久的首批嘉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工人們看到子弟兵來了,喜出望外,拉著戰士們的手,久久不松開,又讓出最好的座位讓戰士觀賞電視。一位師傅端來洗臉水,請士兵們洗一洗沙漠中的風塵。年過半百的趙師傅,看到戰士們爆皮的臉,焦裂的唇,趕緊打開幾瓶礦泉水,他心疼地望著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小的士兵連連說:“快喝吧,你們真是好樣的。”三名戰士只是道謝,并沒接。趙師傅著急了,“軍民一家,喝口水應當的。如果領導要批評,我去找他!”士兵們被他逗笑了,接過水,小口地啜飲著,離開時放下十元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軍地本是一家。當測繪兵與勘測隊熟悉后,說話就隨意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們一個月收入多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多,也就每月兩千多,你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是副營職,每月工資加補助,有四百多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軍出野外,一天補助費有多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兩位軍地基層干部閑聊時,曾有一次這樣的對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幾位工人師傅好奇地走進士兵的帳篷,看到里面簡陋的裝備,不解地問:“你們是有錢舍不得花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性格直爽的小李笑笑說:“不是,有錢誰也不愿虧待自己”這些工人似信非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教導員解釋說:“國家在發展,用錢的地方很多。雖然軍費一增再增,可讓十一億人口一除,就沒有多少了。我們現有的軍費和裝備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因此歷史便把‘忍耐’的殊榮鄭重地賦予我們改革時代的軍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們圖的是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圖啥,當兵盡義務,只要祖國安寧,人民幸福,這些生活上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幾位年輕的士兵七嘴八舌爭著說。工人師傅聽完這一席話,心頭滾熱,眉眼間流露出頗有分量的敬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勘測隊隊長帶人親自送來清水和蔬菜,他緊握著部隊同志的手說:“你們為祖國、為人民,日夜奮戰,精心施測,不計報酬,不講價錢,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確實難能可貴。你們不愧是‘英雄測繪大隊’的一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彈指28天過去,那輛“東風”牌卡車載著它的主人,離開塔克拉瑪干。十二名測繪戰士懷揣一份份高精度測量成果,在大漠雄風和驕陽的伴送下又遠行了,他們向下一個測站進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漠驕陽可作證:歲月的風雨沒有消褪“英雄測繪大隊”的光彩,時代的太陽給“英雄測繪大隊”增添著新的亮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漠雄風在傳誦:人民解放軍歷久彌新、世代相傳的忠誠之歌、創業之歌、奉獻之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十九年過去了,這支有著光榮傳統的測繪部隊,創造了國家和軍隊測繪領域數十個第一,1989年部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測繪大隊”榮譽稱號。部隊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測天量地的奮斗史,也是一部奉獻犧牲的光榮史。走進部隊的榮譽室,你會看到,在執行測繪任務中有14名官兵英勇犧牲,有百多人因公致殘,這面鮮紅的旗幟至今迎風飄揚,靠的正是官兵自覺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優良傳統,自覺把“國家、使命、信仰”植根心中的忠誠。追尋著老一輩測繪兵的足跡,就在疫情期間,部隊的足跡還遍布17個省市,完成五大類100余項測繪保障任務,續寫著英雄部隊的嶄新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8月(修改稿)</span></p> 圖片來自網絡和戰友 感謝您的閱讀 制作 飄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柏乡县|
武夷山市|
崇左市|
巩义市|
永登县|
花垣县|
清涧县|
乌海市|
定远县|
宜州市|
井研县|
德钦县|
兴海县|
清流县|
韩城市|
乃东县|
淮安市|
新民市|
西丰县|
逊克县|
嘉鱼县|
舞钢市|
松溪县|
朝阳县|
祁连县|
宁陕县|
资中县|
贵溪市|
桦甸市|
三都|
吉隆县|
遵义市|
重庆市|
康定县|
娄底市|
乐清市|
斗六市|
腾冲县|
乌拉特后旗|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