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0日,早7點半,從項王公園出發(fā),揚州二日游。屬于中游國際旅行社散客拼團,沈姓女導(dǎo)游,車位號19、20號。</p> <p class="ql-block">9點半到達(dá)江蘇揚溧高速長蕩湖服務(wù)區(qū)。</p> <p class="ql-block">10點半通過連接鎮(zhèn)江和揚州的潤揚長江大橋。潤揚長江大橋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揚州兩市西側(cè),為中國第一大跨徑的組合型橋梁,該橋全長為35.66公里,橋面平均寬31.5米(行車道寬30米),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biāo)準(zhǔn)設(shè)計。</p> <p class="ql-block">10點50從湯汪收費站下高速進入揚州,直接到飯店吃午飯,菜品不好不說,米飯又冷又硬,本來是不期望吃好,只想著能吃飽,這下連吃飽都成了問題。</p> <p class="ql-block">沒辦法,到飯店樓下隔壁的包子鋪買了2個三丁包,7元錢。</p> <p class="ql-block">揚州當(dāng)?shù)厮刺炻眯猩珀愋张畬?dǎo)游。</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何園。舊稱何公館,建于清光緒9年(1883年)。占地1萬4千多平米,中西合璧的建筑,天人合一的意境。主要由“寄嘯山莊”、片石山房和住宅區(qū)組成。園主何芷舠,朝廷正一品封典,光綠大夫,49歲隱退時,在揚州建何公館。</p> <p class="ql-block">何園又被譽稱晚清第一園。</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揚州東關(guān)街。宋代東門城樓,始建于唐代中期。五代、兩宋、明、清等代均曾在此修繕城門、城墻。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祖趙構(gòu)昭命“揚州浚隍修城”,史稱“宋大城”。</p> 東關(guān)街是揚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全長1122米。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dāng)俱全,生意興隆。 <p class="ql-block">人太多,我們只走了半條街就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晚餐自理,皮包水揚州小吃。“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指的是揚州人喜歡早上湯包,晚上泡腳。28元錢一個湯包,不僅貴,而且并不好吃。</p> <p class="ql-block">飯后閑逛古代京杭大運河公園。揚州古運河是一條流動的歷史長河,見證了揚州的歲月變遷與文化積淀。它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從蜀岡腳下悠然流淌,向南延伸,最終匯入鎮(zhèn)江。</p> <div>河面上看不到貨船,只有來回穿梭的客輪。<br></div> <p class="ql-block">聯(lián)合國授予的京杭大運河世界遺產(chǎn)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萬福人才公寓。現(xiàn)在是揚州旅游旺季,旅館酒店住宿很緊張,短途游團隊找不到合適便宜的地方。</p> 其實我們住的是和人才公寓連在一起的揚州市防汛抗旱中心搶險救災(zāi)人員臨時應(yīng)急用房,屬于活動板房,平時對外出租率低,房間還有很重的氣味,晚上竟然只有一位前臺接待員,連個服務(wù)員都沒有。 <p class="ql-block">21日第一站~~揚州大明寺。位于揚州市區(qū)西北郊,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凈寺”。1980年,大明寺恢復(fù)原名。牌樓中門之上面南有篆書“棲靈遺址”四字,為清光緒年間鹽運使姚煜手書,字體雄美。</p> 大明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正門上額的“大明寺”三字是由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書寫。 寺前東西院墻上分別嵌著兩塊石碑,東為蔣衡山“淮東第一觀”,西為王澍書“天下第五泉”大字。 寺內(nèi)最為著名的建筑便是高聳入云的麒麟塔。這座塔建于唐朝,是大明寺歷史悠久的象征之一。詩人李白曾寫下:“塔高聳入云,登高望遠(yuǎn)”,贊頌了這座塔的雄偉和氣勢。 在電梯所達(dá)塔的最高第七層,視野開闊,涼風(fēng)習(xí)習(xí)。 登高望遠(yuǎn),一望無際,灰蒙蒙的天空,水汪汪的大地,雖沒下雨,但仍然好似煙雨三月的意境。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五泉。位于揚州西北部蜀崗平山堂“歐陽修讀書處”附近的大明寺西花園內(nèi),陸羽把此泉列為天下第十二佳水。唐代</p><p class="ql-block">另一位品泉家劉伯芻卻將此泉水,評為“天下第五泉”。</p> <p class="ql-block">鶴冢。光緒十九年,星悟禪師在平山堂養(yǎng)了兩只仙鶴,結(jié)果,有一只仙鶴患了足疾而死,另一只仙鶴不吃不喝,悲痛欲絕,最后也死了。星悟禪師很感動,就把兩只仙鶴埋在了大明寺,立了一塊碑:世之不義,愧斯禽。</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瘦西湖。不到瘦西湖,不算來揚州。瘦西湖原名保障湖,屬于京杭大運河揚州段水系,是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的支流,水域面積700畝。因水系狹長、美如西湖而得名。</p> 人們常說“天下西湖,三十有六”,而瘦西湖景區(qū),是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共有24個主要景點。 御碼頭:這是瘦西湖的起點,也是皇帝南巡時登船的碼頭。從這里開始,游客可以乘船游覽瘦西湖的全景。 湖兩岸的人行道上,游園人浩浩蕩蕩。當(dāng)天游客實在是太多,人滿為患,想坐船游很難,我們也就加入了步行大軍。 美景如畫。 小金山,湖中長島。島上建筑較多,文化內(nèi)涵豐富。其中“帝殿”院內(nèi)有兩株百年銀杏,綠蔭下有一鐘乳石石盆,此為北宋花石綱遺物,因戰(zhàn)爭滯留揚州。石盆前圍滿了人,只看見人頭看不見盆。 玲瓏花界栽種的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廣陵芍藥真奇美,名與洛花相上下”,可惜現(xiàn)在還沒有到開花的季節(jié)。 五亭橋原名蓮花橋,是瘦西湖的標(biāo)志之一,因為形狀象一朵盛開的蓮花,又稱蓮花橋。 工匠將亭、橋結(jié)合,形成亭橋,分之為五亭,群聚于一橋。 白塔,是瘦西湖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由兩淮鹽總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建造。 唐代的銀杏樹,遭雷擊后凌霄攀援而上,現(xiàn)名“枯木逢春”。 白鴿和瓊花,動植物的和諧畫面。 木繡球。百花成朵,團扶如球,且清香滿園。 羽扇豆。俗稱魯冰花,花序挺拔、豐碩,花色艷麗多彩。 二十四橋是瘦西湖內(nèi)的重要景點,橋名出自唐代杜牧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p class="ql-block">揚州印象:</p><p class="ql-block"> 此次揚州兩日游正值旅游旺季,大家都是奔著“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去的,所以,景區(qū)大多人滿為患。我們屬于散客組團,收費不高,旅行社安排的吃住條件相對簡陋,所以,面對揚州旅游景區(qū)物價偏貴,旺季住宿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方面的體驗相對不是很友好。</p><p class="ql-block"> 兩日游時間較短,但行程安排還是相對緊湊的,共游覽了四處景點:何園、東關(guān)街、大明寺、瘦西湖。這些景區(qū)應(yīng)該是揚州旅游資源的精華了,知名度都是挺高的,體驗感也覺得是名副其實。這些景區(qū)內(nèi)的資源也是相當(dāng)豐富,歷史沉淀悠久,文化底蘊厚實,自然景觀優(yōu)美,古代建筑沉香。</p><p class="ql-block"> 揚州的城市建設(shè)雖然看上去不是很現(xiàn)代,街道兩旁可以隨意停車,交通狀況顯得有點亂,但不像我們湖州那兒都是停車收費,這里路邊停車不收費,還是感覺比較方便,也比較親民。</p><p class="ql-block"> 揚州的特色小吃比較多,但真正感覺好吃的不多,而且有些小吃價格賊貴。一個湯包賣28元,一個并不算大的獅子頭賣26元,一個三丁包都要賣到7元,我們在一個飯店要了四個菜包20元,個頭還賊小。</p><p class="ql-block"> 總而言之,此次揚州行雖然也有不好的體驗感,但總體感覺揚州還是值得一去,那里的全部景點都對全國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持證者免門票的,那里的文化會讓你更加充實,那里的美景會讓你流連忘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寿宁县|
澄城县|
太白县|
南川市|
威宁|
镇赉县|
夏邑县|
当涂县|
徐汇区|
阜阳市|
方城县|
莱阳市|
宁化县|
巴林左旗|
呼伦贝尔市|
尖扎县|
金塔县|
玛沁县|
广东省|
安阳市|
宁津县|
枞阳县|
阿勒泰市|
罗平县|
连州市|
石台县|
祁阳县|
奉化市|
房山区|
揭东县|
文水县|
潞西市|
炎陵县|
台安县|
尼玛县|
鸡西市|
泾源县|
海伦市|
上思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