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板塊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由于板塊之間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積累和地殼變形,當變形超過了地殼薄弱部位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生破裂或錯動,地震就發生了。”</p> <p class="ql-block"> 4月19日,山東省地震局的老干部活動室里氣氛安靜,只有一陣陣清亮而悅耳的講課聲在其間回旋,大家都在靜心專注地聽著講課。站在講臺上的主講人與以往的講師不同,他是來自山東省地震局“魯震銀輝”地震科普志愿宣講團講師、研究員陳時軍。</p> <p class="ql-block"> 為進一步讓居民群眾了解地震科普知識,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多層次的需求,甸南社區積極鏈接轄區資源,充分發揮省地震局在地震科普方面的獨特資源優勢,成立全省首個由退休地震專家學者組成的地震科普志愿宣講團,他們將走進機關單位、社區、企業、校園等開展“‘震’知灼見”地震科普志愿宣講活動,根據不同對象不同需求,圍繞防震減災相關內容,開展不同主題和不同形式的宣講活動。</p> <p class="ql-block"> 儀式上,山東省地震局向甸南社區贈送了反映山東省地震工作發展史和老一代地震工作者投身減震防災事業的《魯震齊韻》文化叢書;甸南社區黨委為四位宣講團成員頒發了聘書。</p> <p class="ql-block"> 擔任首場宣講的陳時軍研究員是“魯震銀輝”地震科普志愿宣講團的講師,退休前任山東省地震臺副臺長。課上,陳時軍研究員介紹了地震減災工作的重大意義、地震的基本知識、地震災害防御、地震應急救援、自救互救,以及地震監測、地震預報,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介紹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地震常識,講解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多角度了解了地震的相關知識。</p> <p class="ql-block"> 居民在哪里,宣講陣地就延伸到哪里。下一步,甸南社區將以互動式、接地氣的面對面宣講,組織“魯震銀輝”地震科普志愿宣講團成員深入基層,用居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接地氣、聚人氣、冒熱氣的宣講,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地震知識,科學準確地理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讓地震科普“飛入尋常百姓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锦州市|
武宁县|
深泽县|
丹寨县|
岳池县|
济南市|
吴堡县|
太仓市|
赤壁市|
从化市|
嘉义市|
土默特左旗|
江西省|
临沭县|
宁蒗|
通州市|
绥化市|
禹州市|
曲松县|
丰台区|
泰宁县|
阳新县|
玉林市|
凤庆县|
曲麻莱县|
北川|
阿拉尔市|
赫章县|
富民县|
千阳县|
宣威市|
唐河县|
东明县|
安福县|
连城县|
安吉县|
鹤岗市|
盐城市|
都兰县|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