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屈原(約前340一前278),字平,名原。初輔佐楚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在同貴族子蘭、靳尚等人的斗爭中,遭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長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較接近人民生活,對黑暗現實愈益不滿。后因楚國的政治更加腐敗,首都郢亦為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p> <p class="ql-block"> 屈原是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騷體”的創始人。作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是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屈原也是我國古代以詩歌詠舜的第一人。他在《離騷》中寫道:“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迓并。”在《涉江》中寫道:“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在《九歌·湘夫人》中寫道:“九疑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這些詩句表達了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屈原想到寧遠九疑山向舜帝匯報思想,并在九疑山受到諸神的熱烈歡迎。</p> <p class="ql-block"> 屈原詠舜,也是對舜葬寧遠九疑山的肯定。無論屈原在流放沅湘期間是否到過九疑山,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在屈原心目中,舜葬寧遠九疑山是一個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屈原做過三閭大夫,對祭祀可以說了解至深。如果他知道舜帝不是葬于寧遠九疑山,而是葬于其他地方,他完全可以不寫到寧遠九疑山祭拜舜帝,而寫成到其他什么地方去祭就可以了。屈原在多首詩歌中,都描寫到寧遠九疑山去朝拜舜帝、這只能有一個解釋、舜葬寧遠九疑山在楚國是人人皆知的事實。</p> <p class="ql-block"> 屈原詠舜,開創了中國文人寫詠舜詩之先河。自屈原以后,歷代文人騷客都將舜帝及其二妃作為詩歌題材,寫出數以萬計的詠舜詩歌。從東漢蔡邕、三國曹植、北周庾信、到唐宋時期的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隱、蘇軾、陸游等,都寫有大量的詠舜詩、這些詠舜詩,是中國歷代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詩歌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克山县|
错那县|
游戏|
宁晋县|
库车县|
枣强县|
泾阳县|
曲阜市|
宁化县|
忻州市|
高陵县|
滕州市|
宜昌市|
健康|
贵州省|
鸡东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阳市|
临沂市|
高碑店市|
渝中区|
闸北区|
江油市|
睢宁县|
沂源县|
方城县|
巴楚县|
平顺县|
南澳县|
明星|
临沭县|
平远县|
屯门区|
阜宁县|
汶上县|
宜宾县|
凉城县|
平舆县|
信宜市|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