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次寫到,我們一行九人離開了景德鎮和三清山,還寫到對當年詩仙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質疑,結果,江西的親友立刻給我發來兩個視頻,看得我目瞪口呆,驚嘆詩仙太白超凡的想象力和下筆如有神的神來之筆,更加自責自己的無知與武斷。(下圖為親友發來視頻的截圖)</p> <p class="ql-block">我們眼中的廬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李白眼中的廬山瀑布。</p> <p class="ql-block"> 過去,我們總在說:有圖有真相。現實并非如此,很多時候,有圖也未必有真相,更何況很多人憑空想象,主觀臆斷別人的行為。看起來,憑經驗的主觀臆想,實際上是無知與愚昧。我們之所以沒見到廬山真面目,是因為,時間,地點不對,我們站的高度不夠。</p> <p class="ql-block"> 所以說,詩仙太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絕對是目之所及,有感而發的神來之筆。?</p><p class="ql-block"> 離開了景德鎮,我們來到了中國最美村莊——婺源。</p><p class="ql-block"> 一提到婺源 多數人想到的就是油菜花。我也曾來過婺源,不過是打卡式的在油菜花田頭照張相,表示“我來過”而已。 </p><p class="ql-block">下圖為2015年3月,我在婺源。</p> <p class="ql-block"> 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滄海一粟,與我而言,則是物是人非,山長水闊。十年時間,白云蒼狗,人間一夢!</p><p class="ql-block"> 很遺憾的是,本次在篁嶺沒留下好的照片,九人組里兩個背著單反,本以為圖片妥妥滴,但令人失望的是,一位不小心格式化了,另外一位,自稱夠發一年的照片,但至今沒發一張照片。也許是等著我們付費呢。</p> <p class="ql-block">我只能拿自己手機里的照片與讀者共賞。</p><p class="ql-block"> “四大美女”與“五朵金花”。</p> <p class="ql-block"> 其實,婺源最有觀賞價值的還是篁嶺,篁嶺始建于于明代中葉,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篁嶺梯田疊翠鋪綠,村莊聚氣巢云,被稱為“梯云人家”。篁嶺屬典型山居村落。因景色秀美而聞名于世,吸引著大量的游客慕名前來,欣賞這里的花海云梯,領略這里的風土人情。我的語言過于匱乏,直接上圖。</p><p class="ql-block">山寨村落</p> <p class="ql-block">梯田花海。</p> <p class="ql-block">曬秋</p> <p class="ql-block"> 篁嶺夜色?(徽派古建)</p> <p class="ql-block"> 旅游開發之前,篁嶺村也曾面臨缺水缺電、居民搬離、房屋失修等窘境,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窘迫境地。</p><p class="ql-block"> 2009年,婺源篁嶺開始實行保護性開發,如今的篁嶺分為山下新村和山上古村。山下新村是當地居民生活區,村里家家都建起了聯排別墅,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村民安居樂業。山上古村開發成了篁嶺景區,區內景物以篁嶺曬秋、梯田花海、山寨村落、徽派古建等為主要特色。篁嶺山上古村住宿以民宿的形式為主,房間各有特色,唯一的缺點就是房間價格小貴,如果價格上能夠親民些就更好了。</p><p class="ql-block"> 當晚,我們住在篁嶺,正可謂“青瓦木門,長街深巷,小橋流水,參差人家。”千年古城今猶在,百年風云任評說。這里有歷史,有文化,有最濃郁的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這是我與霞妹的“閨蜜房”。</p> <p class="ql-block">街拍</p> <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的離開篁嶺,我們向龍虎山進發,本來,龍虎山不在我們的計劃之內,但因小伍強烈推薦,我們增加了一個景點,不曾想,這幾乎成為本次旅行的最佳景點。</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張照片是導游為我們提供的,她說這是龍虎山秋季最美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關于龍虎山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其環抱著的形狀像龍虎,故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p><p class="ql-block"> 因為一直小雨,煙雨蒙蒙的感覺,我也沒看清那座是龍,那座似虎。</p> <p class="ql-block"> 但是 這個婆婆千年等一回,千年不變的等待爺爺回首的故事,倒是像極了世間的癡男怨女,無法忘懷的癡迷與割舍不下的情執。可悲,可嘆。</p> <p class="ql-block"> 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以道教圣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 </p><p class="ql-block">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由于森林覆蓋面積大,雨量充沛,氣候溫潤,景區的空氣負離子含量超過正常值15倍,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稱號。</p><p class="ql-block"> 我對道教知之甚少,不敢妄言,認知中的道便是: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道家思想以“道”為核心,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道家認為,宇宙萬物都遵循著“道”的法則,人應該順應“道”,不要強行干預。道家追求的是“無為”的生活狀態,即不刻意為之,而讓萬事萬物自然而然地發展。</p><p class="ql-block"> 道家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p><p class="ql-block"> 其實,這種思想對現如今的我們,是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的。</p><p class="ql-block"> 經歷了一些事,我現在相信了,人不與命爭,這個通常意義上的“命”又何嘗不是道家是“道”呢?道法自然,不強求。依“道”而行,接受一切,順勢而為。相信“道”的力量。相信正義的力量。</p><p class="ql-block">(龍虎相伴,天下無敵)</p> <p class="ql-block"> 在龍虎山,最令我震撼的就是大型多媒體山水實景演出《尋夢龍虎山》。</p><p class="ql-block"> 當晚,龍虎山小雨,我們打著傘,穿著雨衣,走入如夢如幻的場景劇現場,乘坐游船,飄蕩于瀘溪河,盡管夜色之下,難辨龍虎山與瀘溪河的丹青碧水,但在蒙蒙細雨中觀看演出,別有趣味。整場演出70分鐘,我們忘記了飄灑的細雨,陶醉在演員的精彩表演中。</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間,萬物有靈,亦真亦幻,道法自然。千年間無數生靈在此繁衍生息 多少有情無情問道蒼天,諸位今日來此龍虎山,皆為尋夢人”開門仙人的深情一語,一下子攝住了我的靈魂。是啊,我是來尋夢的嗎?既然仙人開口,我要不要求仙人保佑?</p> <p class="ql-block">釣魚仙人:“我在此釣了千年的魚 世事熙攘,你來我往,正如這水中之魚我漁翁本無魚餌,我只釣那想飛之魚 千年一等,今日吉辰,飛魚化龍 你問我在等什么? 我在等,你們。哈哈”一句“我在等你們”凸顯親切感,心領神會。飛魚化龍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期盼與祝福,是精神的升華!</p><p class="ql-block"> 正在我走神了的時候,陰陽神鳥,神樹元靈緩緩道來:“天地之根,生命之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之道 正如這樹上陰陽神鳥,和那元靈之氣 陰陽化育,生生不息”。是啊,萬物有靈 若這世上真有神靈的存在,我們必須心存敬畏!我們終將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p><p class="ql-block"> 整臺表演,每一句臺詞都是與景色和人物表演自然渾成,如夢幻,引人遐想,仿佛墜入仙境。</p><p class="ql-block"> “諸位,今日云開霧散,皎月高懸 眾仙家已在此等候多時 此刻,同聚仙人閣”。</p><p class="ql-block"> 不知哪位仙人的的送別詞將我的思緒拉回,隨著游人有秩序的離場,心有不舍,頻頻回首,遙望龍虎山群山薈萃,近享諸仙子長袖善舞,美不勝收,人間美景不過如此。</p> <p class="ql-block">《尋夢龍虎山》演出緊扣“神仙地,逍遙游”這一主題,著重展現“千古名岳,道都仙山”的仙境風光,充分展現了龍虎山的自然美景、文化底蘊和道家哲學思想。</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表演地,出門之際,大家興致未減,不顧淋濕的衣服,歡笑著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場文化盛宴,讓觀眾在群山峻嶺之間放飛心靈,在如夢似幻的夜色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讓觀眾靈魂受到洗禮和震撼,頓悟世間百態;于穿越時光的流淌間靜看花開花謝;將龍虎山最美的風景收在心間,留下思念。</p> <p class="ql-block"> 次日,我們返回南昌,游覽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及汪山土庫。</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劉賀墓園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內涵最豐富的西漢列侯墓園遺址”。是迄今發現的出土文物最多、種類最豐富、工藝水平最高的漢代列侯墓葬。也是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發現的帶有真車馬陪葬坑的墓葬。</p> <p class="ql-block">?劉賀墓園自2011年開始考古發掘以來,共發掘出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竹簡、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約1萬余件(套)。數量之多、品類之多均創我國漢墓考古之最。也是我國近年考古工作所罕見。其中發掘出土的金器多達480件,是中國考古史上最多的一次。同時,孔子衣鏡、鎏金花紋編鐘編磬玉印等一批珍貴文物的發現,具有十分重大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汪山土庫具有“中國府第文化博物館”之稱,它的興衰史也極具歷史感。</p><p class="ql-block">名稱由來:</p><p class="ql-block">汪山土庫緊臨鄱陽湖,湖區百姓把大型的青磚瓦房稱為“土庫”,由于地處汪山崗,故名“汪山土庫”。這個家族姓程,大塘坪的老輩人都習慣將汪山土庫叫做程家大屋。也就是說,程家是當時少有的大戶人家。</p> <p class="ql-block"> 汪山土庫文化底蘊深厚,在清朝100多年間,這里出了21名舉人、7名進士,遍布清朝各部各省官員100余名,受封為“總督”、“尚書”、“一品夫人”有十幾位,成就了當時大塘“一門三督撫,五里六翰林”的程氏家族輝煌。 </p><p class="ql-block"> 汪山土庫程氏后裔遍國內各大城市及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新加坡、日本、臺灣和香港等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 參觀結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起兒時母親常常教誨我們:“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程家之所以能興盛百年,離不開家風傳承和教育。這是一個家族興盛的根本和基石。</p> <p class="ql-block"> 此行是友情之旅,是歡樂之旅,是學習之旅,是完美之旅!謝謝江西的親朋好友!感謝我的同游伙伴!</p><p class="ql-block"> 我們告別了親人,各自返程,小伍陪我到上海,開啟了我們的魔都之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江市|
基隆市|
舟山市|
昭苏县|
宿州市|
吴忠市|
赤峰市|
泉州市|
沐川县|
康保县|
乌兰浩特市|
汕头市|
达拉特旗|
东海县|
栾川县|
高唐县|
张家界市|
鄂州市|
新化县|
西平县|
三门县|
黔西|
奎屯市|
威远县|
耒阳市|
东源县|
崇明县|
文水县|
宜兰县|
陆河县|
珲春市|
平遥县|
玛曲县|
凤山县|
亳州市|
赞皇县|
麻江县|
黄石市|
建昌县|
玛多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