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青島去日照,途徑一段黃海之濱的海岸風光,感覺與中國南海不大一樣。來到日照市吳家臺村,漫步在海濱森林公園,沙灘如泥土一般踏實又綿柔,緩緩地延伸到灰蒙蒙的海面。綠豆大小的沙球密密麻麻地散落在沙地上,是一種小螃蟹的沙雕作品。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朋友描繪他小時候在山東海邊生活的情景,大概就是眼前這個樣子的海灘,只是沒有那么多的趕海人,也沒有隨處可撿的海參。</p><p class="ql-block"> 這是去年九月我們在山東自駕游的一段行程。到達日照市,住在“東夷小鎮”附近。小鎮是個度假村,下午去逛小鎮,品小吃,順便搞定晚餐。小鎮街道盡頭有一座“日照市抗日戰爭紀念館”,偌大的招牌只是一棟樸素的二層小樓。我忽然問到,“東夷”不是古代日本的稱呼嗎?同伴說日本古稱東瀛,而非東夷。我把這兩個名詞搞混了,真是汗顏。</p><p class="ql-block"> 看來日照在古代屬于東夷,那么“東夷”到底是個什么概念?</p> <p class="ql-block">日照海濱沙灘</p> <p class="ql-block">日照東夷小鎮</p> <p class="ql-block">小鎮抗戰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日照市區一景</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離開日照,來到臨沂皇山東夷文化園。文化園座落在沂河東岸的皇山上,仿古石刻雕塑群矗立在廣場四周,讓本就游客稀少的公園顯得更加孤傲寂靜。純木制仿古建筑群沿中軸線排列,粗大的原木梁柱凸顯桪卯結構的傳統技藝,重現了古代宮殿的莊嚴肅穆。沿中軸線游覽到一座山崗前,抬頭仰望雄偉華麗的皇山閣,我不由得產生了登頂的沖動。爬上山崗,再登上樓閣頂層,沂河兩岸的美麗風光便展現眼前。</p><p class="ql-block"> 沂河水面寬闊,碧綠清澈,幾座風格各異的大橋跨越兩岸。遙望對岸,高樓整齊明亮,儼然是一座現代化大都市。在我的認知里,這里屬于沂蒙山區,也曾是貧窮落后的革命老區,沒想到如今發展的這么好!</p> <p class="ql-block">皇山東夷文化園廣場</p> <p class="ql-block">文化園仿古宮殿</p> <p class="ql-block">原木建筑結構</p> <p class="ql-block">皇山閣</p> <p class="ql-block">沂河兩岸</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一側有一座東夷文化博物館,外觀如一只探起了頭的紅色蝸牛。入館掃碼登記,再沿著寬敞的螺旋形走廊下行,踩著地上標示年代的刻度,我們走向遠古,走進了炎黃時代。</p><p class="ql-block"> 這一刻仿佛時光穿越。地下展廳的沙盤上,只見一個頭上長角、身披羽毛的壯漢正在守護著他的族人和部落。是的,他正是蚩尤。這間展廳是蚩尤和九黎部落的世界。順著展廳一間一間參觀瀏覽,不知不覺走出最后一間展廳的時候,發現正好回到博物館大堂。這恍如隔世,忽然回歸的設計效果,令人興奮。關于“東夷”的問題,我在這里找到了完整答案。</p><p class="ql-block"> 我國中原是公認的中華文明發祥地。古代中原部落把周圍較遠的部落分為東夷、南蠻、西戎和北狄,統稱“四夷”,有荒蠻之地的意思。東夷指東方夷人,主要是棲息在黃河下游的九黎部落,即今天山東中南部,包括臨沂。事實上遠古東夷并不荒蠻,社會發展不一定亞于中原。東夷孕育了自己的文化并輻射周邊,傳播到高麗、東瀛等海外地區。廣義來講,古時候日本的確屬于東夷文化圈。</p><p class="ql-block"> 瀏覽東夷文化博物館,我看到在炎黃時代,九黎部落聯盟首領是蚩尤。蚩尤與黃帝為了爭奪地盤,爆發了影響深遠的“涿鹿之戰”,結果是黃帝獲勝,蚩尤被殺。蚩尤部族被炎黃部族收納為黎民,融合形成幅員更廣的華夏部落。</p><p class="ql-block"> 我認識到,我們現在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其實也是蚩尤子孫。若問到我國西南地區的黎族苗族,他們只說自己是蚩尤的后代。傳說蚩尤戰敗后,九黎族群被迫向西南遷徙,演變為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蚩尤被描繪成頭上長牛角、身上長翅膀的怪物,是個反面形象。傳說蚩尤很會打仗,有“戰神”之稱,在與黃帝的爭斗中一直占據優勢。后來黃帝聯合炎帝,并依靠天神幫助戰勝了蚩尤。試想,如果涿鹿之戰蚩尤獲勝,中華文明發展史是不是就會以東夷為中心演繹開來?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史前的事情都是傳說。如果沒有出土文物作為實證,很難確認具體事件。</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陳列了一只“蛋殼黑陶杯”,它屬于公元前2600年的龍山文化時代,是鎮館之寶。令人驚嘆的是,陶杯薄如蛋殼,其工藝之精湛,現代制陶技術都不容易做到。這證明了當時東夷的文明程度是相當高的。</p><p class="ql-block"> 上古乃至遠古時代,東夷比其他“三夷”要開化得多。到了西周,第一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就在東夷,后來演變為齊國。春秋戰國時期,曲阜的孔府孕育儒家思想,淄博的稷下學宮開創百家爭鳴,東夷之地,實在是中華思想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到此,我算是搞懂了一點:“東夷”是具有豐富內涵的一個文化概念。</p> <p class="ql-block">臨沂東夷文化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蚩尤和族人</p> <p class="ql-block">關于蚩尤</p> <p class="ql-block">蛋殼黑陶杯(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東夷文化圈</p> <p class="ql-block"> 臨沂是東夷的核心地區,古時也稱瑯琊。市中心的標志性雕塑是一支巨大的毛筆。公園里有一座寺院,前面橫著一幅書法石刻墻,內容是《蘭亭集序》。它們都指向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據說王羲之是“瑯琊王”的后人,這座寺院曾是他家祖宅。西晉時為逃避戰亂,王羲之遷居到了紹興會稽山。大禹陵也在會稽山,山下有一個叫“蘭亭”的園子,彼時的王羲之和一伙文藝青年經常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游戲,“天下第一行書”就是在游戲中玩出來的。我去過紹興蘭亭,對《蘭亭集序》的緣由略知一二。這幾年走的地方多了,不經意間就把碎片化的歷史地理概念給串聯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臨沂是內陸三四線城市,在現代經濟環境下沒有什么區位優勢,近代以來社會發展比較緩慢。但是最近十幾年,臨沂建好了發達的交通網絡,建成了商貿物流中心,電商產業因此蓬勃發展,形成了“南義烏北臨沂”的中國小商品市場格局。這塊東夷之地在沉寂了千年之后,終于抓住機遇,走出了貧困落后的泥沼。臨沂的成功是一個典范,值得借鑒。</p> <p class="ql-block">毛筆雕塑</p> <p class="ql-block">《蘭亭集序》石刻</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寫作于深圳梅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合作市|
平遥县|
洞头县|
财经|
喀什市|
灵璧县|
甘泉县|
芜湖市|
奉新县|
措美县|
科技|
九江市|
井研县|
东丽区|
贵阳市|
上思县|
如皋市|
苍溪县|
金塔县|
贡嘎县|
连州市|
大城县|
聂荣县|
新兴县|
永济市|
靖江市|
卫辉市|
临夏县|
隆德县|
读书|
昌江|
子长县|
田阳县|
西峡县|
德兴市|
光泽县|
淮安市|
大姚县|
儋州市|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