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外出騎游,記一筆流水賬。留給自己騎不動車時,坐在搖椅上慢慢回憶。</p> <p class="ql-block">2023年末,海南環(huán)島旅游公路開通了。決定去騎游體驗一下。</p> <p class="ql-block">本人曾兩次環(huán)海南島騎游,這是第三次了。</p> <p class="ql-block">海南島的風力資源很豐富,這是環(huán)島旅游公路上的風車海岸。</p> <p class="ql-block">東海岸的木蘭灣燈塔。據(jù)說是中國大陸和海南島最高的燈塔。</p> <p class="ql-block">文昌航天商業(yè)發(fā)射場。這個發(fā)射場為世界各國發(fā)射通訊衛(wèi)星和資源、氣像衛(wèi)星(收費不菲)。發(fā)射場門前兩個1:1比例的火箭模型,和遠處的發(fā)射架巍然屹立。彰顯著國家的強盛和科技的領(lǐng)先。</p> <p class="ql-block">博鰲的“中國南海博物館”。按1:1的比例復制的華陽礁一號宋代沉船。展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造船技術(shù),和航海技術(shù)。</p> <p class="ql-block">海南島環(huán)島旅游公路騎游,一路領(lǐng)略沙灘、大海、熱帶雨林、還有盛花期怒放的三角梅。當然還有疲勞、汗水,吃、住也不如在家舒服。但生活中哪樣美好的東西能輕易得到呢?</p> <p class="ql-block">騎游路過一座風景如畫的大橋,遇到一支海南大學的學生騎行隊,真是羨慕年輕人朝氣蓬勃的樣子,年輕真好。</p> <p class="ql-block">文昌的東郊椰林,號稱全國最大的萬畝椰林。一條小路在椰林中彎延,串起多個村寨,騎車穿行其間十分愜意。</p> <p class="ql-block">興隆的鱷魚谷。實際就是個鱷魚養(yǎng)殖場,鱷魚肉100多元一斤。這里的鱷魚與養(yǎng)豬場里的豬沒什么區(qū)別,但這么多鱷魚在國內(nèi)還是不多見的。</p> <p class="ql-block">三亞的熱帶雨林旅游景區(qū)。呀諾達是黎族語一、二、三的意思。黎族有語言沒有文字。</p> <p class="ql-block">熱帶雨林中的“旅人蕉”,它可以為森林中的旅行者提供飲水。</p> <p class="ql-block">榕樹被稱為植物絞殺機。它能把別的植物纏死,甚至能把巖石纏裂。榕樹下垂的枝條落地生根,能獨木成林。</p> <p class="ql-block">這是棋子灣峻壁角的中國領(lǐng)海基點碑。從這里向外推12海里就是我國的領(lǐng)海線。站在基點碑前,有一種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有些騎友喜歡露營,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這類騎友的騎行能力與生活能力都比較強。</p> <p class="ql-block">那位騎友露營的觀景臺旁邊,還有一眼清泉。這是一個理想的露營地。</p> <p class="ql-block">騎游來到“白馬井鎮(zhèn)”,到白馬井魚港轉(zhuǎn)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在白馬井鎮(zhèn)魚港看到夜捕章魚的燈船,船上掛滿了大瓦數(shù)的燈。夜晚如果燈都點亮,一定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這是騎行途中看到的紅樹林。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wèi)士”。它們生長在海岸灘涂上,保護著海岸。但它對環(huán)境有很苛刻的要求,改革開放前中國海岸線上的紅樹林幾乎絕跡了。我第一次看到紅樹林是在印度尼西亞。近些年隨著海岸環(huán)境改善,紅樹林越來越多。</p> <p class="ql-block">騎游路過一片海灘,看到魚民裝船準備出海捕魚。但這種小船也就是在近海作業(yè)。</p> <p class="ql-block">東坡書院位于海南島儋州市中和鎮(zhèn),古老的書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東坡書院始建于北宋(1098年),是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謫臣蘇東坡被貶海南島而建。書院大門軒昂宏闊,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競秀。載酒亭、載酒堂、奧堂龕等建筑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大約900年前,蘇東坡由幼子蘇過陪伴,在這里度過了三年的流放生活。</p> <p class="ql-block">東坡先生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p><p class="ql-block">東坡先生一生多次被貶,但他每到一地都盡力造福一方。在任杭州知府期間,他主持疏浚西湖,用湖底的淤泥筑起一道堤壩,這就是著名的西湖蘇堤。</p><p class="ql-block">被貶海南后他沒有權(quán)力做任何事了,就開館講學,傳播文化。海南島的第一位“舉人”就是他的學生。</p><p class="ql-block">東坡先生的人格魅力獲得了歷代帝王與百姓的敬仰。東坡先生遇大赦返回大陸,在常州病逝。2022年騎游“京杭大運河”,在常州看到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給東坡先生提的匾和碑刻。</p> <p class="ql-block">臨高角解放紀念碑。臨高角是當年解放海南島時解放軍主力的登陸場。渡海的四野大軍在瓊崖縱隊的接應下,在臨高角登陸。當年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戰(zhàn)士吶喊著沖上這片海灘。</p> <p class="ql-block">騎行路過“臨高縣”,游覽臨高縣的文瀾文化公園。這是一個石牌樓主題公園。這些年東奔西走,不敢說見多識廣,但真的游覽過很多石牌樓。在看到公園大門的石牌樓時,還是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是我見過的最高大壯觀,雕鑿精美的石牌樓。</p> <p class="ql-block">大門主牌樓兩側(cè)各種樣式的石牌樓一字排開,連綿1.7公里,公交車需要兩站才能走完。據(jù)說晚上燈光亮起,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海南島的一月份是一個瓜果飄香的季節(jié),火龍果熟了。火龍果生長期夜間用燈光刺激,會生長的更好。可以看到火龍果園架子上一排排的電燈。如果夜晚來火龍果園,一定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臺灣引進的鳯梨。真分不太清楚鳯梨與菠蘿有什么區(qū)別。</p> <p class="ql-block">香蕉開花了。</p> <p class="ql-block">海南島也是僑鄉(xiāng)。這是海口市的騎樓老街,是海口市的華僑,按東南亞國家的建筑風格興建的。</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從海口飛到成都。初二游覽武候祠。</p> <p class="ql-block">成都武侯祠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由武侯祠、漢昭烈廟及惠陵組成,人們習慣將三者統(tǒng)稱為武侯祠(看來在民間諸葛亮的名氣比劉備大)。劉備的惠陵始建于公元223年。而武侯祠(諸葛亮的專祠)建于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漢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與陵園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現(xiàn)存祠廟主體建筑為1672年清康熙年間復建。</p> <p class="ql-block">武候祠中劉備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祠內(nèi)大門上的橫匾“明良千古”。這是說劉備與諸葛亮,是一對千古難覓的明君與良臣的組合。</p> <p class="ql-block">大殿外兩廊貢奉著蜀漢政權(quán)的文臣武將,左側(cè)是文臣。</p> <p class="ql-block">右側(cè)是武將。</p> <p class="ql-block">成都的錦里老街人潮涌動。人們走出三年疫情的陰影,盡情的享受安定詳和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游覽“都江堰”,節(jié)日期間游人如織。想在景區(qū)門前的一塊巨石前拍照,根本排不上號。??</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兩千多年前,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面對桀驁不馴的岷江水,火攻玉壘化為離堆。魚嘴堤分水、飛沙堰溢洪、寶瓶口引水,將逢雨必澇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fā)揮著作用,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其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jīng)久不衰,而且發(fā)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chuàng)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p> <p class="ql-block">安瀾索橋又名“夫妻橋”。位于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nèi)外兩江,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節(jié)日期間景區(qū)人滿為患,過橋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p> <p class="ql-block">宋代以后,歷代都加封李冰父子為王。都江堰貢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廟,兩千多年來香火一直很旺。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人民都不會忘記。</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的“南橋”古廊橋,是景區(qū)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這是都江堰市中心廣場上的李冰父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游覽成都“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創(chuàng)作詩歌240余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jié)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p> <p class="ql-block">杜甫是我國歷史上與李白齊名的詩圣。對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有著巨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中有好幾個版本的杜甫塑像,本人比較喜歡這尊塑像。</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風景秀麗,建筑風格典雅。</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中復建的茅草屋也很有特色,很漂亮。其實當年杜甫在成都基本上靠朋友們接濟度日。日子過的很艱難,兩間草房一定是破爛不堪。</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的萬佛樓。</p> <p class="ql-block">騎游來到四川廣漢市。廣漢為古蜀國地,秦惠王伐蜀,自葭萌南攻,在雒城東筑臺,張儀于臺下筑城,置縣于此,稱雒縣。</p> <p class="ql-block">三國時期劉備入蜀經(jīng)過這里,三國演義中的一些故事也發(fā)生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雒城古城中的宋代古塔。</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的夜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廣漢市最有名的還是“三星堆博物館”。它是一座專題性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從負一層到三樓沒有樓梯,而是螺旋式斜坡道,設(shè)計非常新穎。</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三星堆遺址發(fā)掘出大量古蜀國各種工具和器物,在世界考古學界引起了轟動,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博物館位于三星堆遺址東北角。</p><p class="ql-block">三星堆的發(fā)現(xiàn)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以前歷史學界認為,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后漸漸的傳播到全中國。而三星堆的發(fā)現(xiàn)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地區(qū)存在過不亞于黃河流域地區(qū)的古文明。</p> <p class="ql-block">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jié)構(gòu)復雜是三星堆青銅器重要特點。二號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達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頭戴獸面形高冠,身著衣服三層,最外層衣服近似"燕尾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持物獻祭狀。這樣高大的青銅鑄像在商代青銅文明中是獨一無二的。</p> <p class="ql-block">大型縱目面具寬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極度夸張,方形的臉看起來似人非人,似獸非獸,角尺形的大耳高聳,長長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猙獰、怪誕,可謂青銅藝術(shù)中的極品。</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達50多件。</p> <p class="ql-block">青銅神樹高384厘米,樹上九枝,枝上立鳥棲息,枝下碩果勾垂,樹桿旁有一龍援樹而下,十分生動、神秘,它把有關(guān)古代扶桑神話形象具體地反映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全國最大的青銅揺錢樹,可以看到樹枝上掛滿了銅錢。反映了古蜀國先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貼金的青銅面具。博物館還展出一根金杖,可惜圍觀的人太多,實在無法拍照。</p> <p class="ql-block">青銅太陽,表現(xiàn)了古蜀國先民對太陽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青銅鳯鳥。</p> <p class="ql-block">青銅的人頭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靈,青銅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則代表祭祀祈禱者和主持祭祀的人。</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更有人間生活的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本人曾游覽過寶雞青銅博物館,據(jù)稱是國內(nèi)青銅器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中原地區(qū)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以鼎與各種容器為主。而三星堆青銅器以大量的人物、禽、獸、蟲蛇、植物造型為其特征。</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除青銅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長江中游地區(qū)的青銅文化風格外,其余的器物種類和造型都具有極為強烈的本地特征。它們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古蜀國青銅文明的高度發(fā)達和獨具一格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騎游來到羅江“白馬關(guān)”。</p> <p class="ql-block">白馬關(guān)是劍南蜀道上五關(guān)之最后一關(guān),過了白馬關(guān)成都平原就無險可守了。歷史上的白馬關(guān)曾三易其名。東漢時因其地處古綿竹城東北,稱綿竹關(guān);隋唐時因其地處鹿頭山而改名鹿頭關(guān);唐昭宗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前蜀高祖王建,借漢高祖劉邦曾騎白馬過此關(guān),與龐統(tǒng)和劉備曾在關(guān)前山下?lián)Q馬這兩個典故,將此關(guān)定名為白馬關(guān)。關(guān)樓上“白馬關(guān)”三字,是宋朝蘇軾所書。</p> <p class="ql-block">白馬關(guān)是四川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三國蜀漢遺跡,是三國蜀漢政權(quán)興亡的見證地。關(guān)內(nèi)的龐統(tǒng)祠是全國唯一紀念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龐統(tǒng)的專祠。</p> <p class="ql-block">龐統(tǒng)祠墓是安葬和紀念三國時代劉備的軍師龐統(tǒng)的地方,祠墓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龐統(tǒng)中流矢卒后,蜀漢昭烈帝劉備所建。王屏蕃亂蜀,墓、祠均毀,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復。</p> <p class="ql-block">龐統(tǒng)(公元179年-公元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龐統(tǒng)曾輔佐劉備入蜀得川。三國演義中說:進軍途中道路崎嶇難行,劉備將自己所騎久經(jīng)沙場的白馬換給龐統(tǒng)騎。劉備的隊伍在白馬關(guān)前落鳯坡遭遇埋伏,伏兵以為騎白馬的是劉備,故集中放箭。龐統(tǒng)中箭身亡。這位據(jù)說才學可與“諸葛亮”比肩而立的謀士,出師未捷身先死。</p> <p class="ql-block">龐統(tǒng)雖然與諸葛亮并稱“龍鳯”,但諸葛亮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龐統(tǒng)祠內(nèi)也貢奉諸葛亮。</p><p class="ql-block">龐統(tǒng)祠內(nèi)有一段后人的推論覺得有點意思。推論說:如果龐統(tǒng)不中箭身亡,諸葛亮就不會離開荊州來扶佐劉備。而有諸葛亮在荊州約束關(guān)羽,就不會有關(guān)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也不會有劉備為關(guān)羽報仇舉兵伐吳大敗,使蜀漢元氣大傷。如果上述事情都不發(fā)生,北伐時劉備、龐統(tǒng)帥成都之兵出岐山,諸葛亮、關(guān)羽統(tǒng)兵出荊州,兩路夾攻,則北伐大事可成,三國演義的歷史可能改寫。</p> <p class="ql-block">在白馬關(guān)景區(qū)內(nèi),保留著一段“金牛古道”。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區(qū)通往中原的一條重要道路。它南起成都,過廣漢、德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jīng)廣元而出川,穿秦嶺,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到達長安(今西安)。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國家干線公路。青石路面上深深的車轍,訴說著古道昔日的繁忙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騎游來到羅江市,這是羅江市的太平廊橋。</p> <p class="ql-block">江邊的崖壁上有“羅江四李”的大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羅江李氏家族有“一門四進士、兄弟三翰林”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騎游來到綿陽市,綿陽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史。始建于唐代的“越王樓”,號稱與“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任綿州刺史時所建。2001年恢復重建的越王樓15層,99米高。是全國最高的單體仿古建筑。有“越王樓霸氣、黃鶴樓大氣、滕王閣才氣、岳陽樓秀氣”之說。</p> <p class="ql-block">一樓大廳內(nèi)越王李貞的大型銅版浮雕。</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李白”的“夜宿山寺”一詩就是登越王樓所作。</p><p class="ql-block">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p class="ql-block">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p><p class="ql-block">看來當年的越王樓也是很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乘電梯登樓遠眺,綿陽市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越王樓的夜景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游覽綿陽“圣水寺”。綿陽圣水寺位于綿陽市城西涪江右岸的塔子山南麓,自古以龍泉圣水聞名。圣水寺始建于唐廣明年間(公元880年),明正統(tǒng)元年(1436年)以"圣水"名之。古寺舊址在今觀音殿后崖壁下。今寺為1985年以后復建。</p> <p class="ql-block">圣水寺從山門到大殿的道路兩側(cè),大型的西方極樂世界神仙雕塑,栩栩如生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大型的群雕構(gòu)造出一整座山氣勢恢宏的佛國盛景。反而覺得大殿內(nèi)貢奉的佛祖很平常。</p> <p class="ql-block">本人對佛教了解很少,游覽寺院只是為欣賞佛教藝術(shù)。這些年東奔西走游覽過許多寺院。這么精美的大型佛教群雕,從山下沿道路兩側(cè)一直排到山上,還是第一次看到。</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九龍浴佛雕塑。</p> <p class="ql-block">寺院中巨大的臥佛。</p> <p class="ql-block">騎游來到江油,江油是李白的故里。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詩圣”。與杜甫并稱為“李杜”。</p> <p class="ql-block">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隋末,其先人因罪流徙于西域碎葉城。有一種說法認為李白就誕生在那里。約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鄉(xiāng)。這是位于江油青蓮鎮(zhèn)的李白故居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是李白故居景區(qū)大門前,青年李白的雕塑。景區(qū)內(nèi)的介紹認為李白誕生在江油青蓮鎮(zhèn),而不是西域的碎葉城。</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的太白樓。</p> <p class="ql-block">太白樓內(nèi)反映李白生平的大型木雕。</p> <p class="ql-block">這是景區(qū)內(nèi)的太白詩詞碑林。</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的李白故居。</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有反映李白生平的一些雕塑。這組雕塑表現(xiàn)李白奉詔入京前辭別兒女。“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被稱為最高調(diào)的辭別。</p> <p class="ql-block">江油當年是紅四方面軍的根據(jù)地。這是江油市中心的紅軍紀念碑。紀念碑四面鐫刻著當年紅軍的標語口號,和紅四方面軍的戰(zhàn)斗歷程。</p> <p class="ql-block">竇圌山風景區(qū)(四川江油國家地質(zhì)公園),位于江油市武都鎮(zhèn)團山村,相傳因唐代彰明主簿竇圌隱居于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的登山路。</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最高峰海拔高度1140米,山顛有三根巖柱拔地而起,高近100米。</p> <p class="ql-block">巖柱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岳、竇真、魯班。</p> <p class="ql-block">三根巖柱之間用鐵索相連。據(jù)說當年三座古廟中的僧人通過鐵索往來。真心佩服古人的智慧、勇氣和膽量。</p> <p class="ql-block">山峰下不遠處為云巖寺。</p> <p class="ql-block">云巖寺中“飛天藏”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是竇圌山的精華所在。</p> <p class="ql-block">與朋友同游涪江,這是涪江水電站大壩。</p> <p class="ql-block">涪江從群山中流出,在二十多公里的河道上形成了六個峽谷,號稱“涪江六峽”。涪江六峽雖不如長江三峽氣勢磅礴,但青山如黛,綠水如絲,別有一番風韻。</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有游客拿著十元人民幣比對,說與人民幣上的圖案很像。對比一下確實很像。但我知道十元人民幣上的圖案是長江西陵峽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州县|
元江|
开平市|
曲沃县|
六枝特区|
墨玉县|
香格里拉县|
岑巩县|
如皋市|
克拉玛依市|
耒阳市|
微博|
龙口市|
工布江达县|
永新县|
蒙山县|
剑河县|
五指山市|
西和县|
手游|
甘泉县|
杂多县|
页游|
乌拉特前旗|
黄浦区|
仙居县|
涟水县|
徐水县|
五峰|
时尚|
宁蒗|
喜德县|
定安县|
荆门市|
铅山县|
南通市|
西盟|
恩施市|
衡南县|
通辽市|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