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原名保障河,系蜀崗山水流向京杭大運河的自然河道。因其繞長春嶺(即小金山)而過,故又名長春湖。沿岸風景秀麗,在六朝時即為游覽勝地。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xù)建園,后因清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次南巡,造就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山盛況,自然風光與園林景色交融一體,可與杭州西湖媲美。因湖水宛如錦帶,得名瘦西湖。 從西門入園,沿瘦西湖南岸一路往東。湖畔桃紅柳綠,比西湖白堤更有情趣。 桃紅柳綠 沿途有芍藥園,自古有“洛陽牡丹,揚州芍藥”之美譽,可惜花苞尚小,尚未到綻放之時。 五亭橋 五亭橋 湖中有島,島中有湖,雖然不能與西湖的三潭印月相比,但遇見一對黑天鵝帶著四只小寶寶,甚是有趣。 黑天鵝一家 黑天鵝一家 黑天鵝一家 黑天鵝一家 桃紅柳綠 桃紅柳綠 桃紅柳綠 桃紅柳綠 林香榭 五亭橋 游人如織 湖中小島 三色桃花 三色桃花 湖畔有一座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間,系仿北京北海白塔式樣而建造的喇嘛塔,傳說當年揚州鹽商巨賈為迎奉清帝乾隆南巡來揚而特地趕建起來的。 御碑亭 離白塔不遠,湖中有一小島,島上有鳧莊,原為陳氏別墅,建于民國十年(1921年),在汀嶼之上,似野鴨浮水而得名。可惜上島之門關閉,未能等島一游。 法海寺 湖面狹窄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的一個湖心島,四面環(huán)水,景色秀美,與鎮(zhèn)江金山相仿,因面積較小,故名“小金山”。山上遍植松柏,四季長青,又名長春嶺。 馬尾松花 馬尾松花 紫藤 紫藤 紫藤 小金山往西伸出長堤,長堤盡頭就是釣魚臺,原名“吹臺”,是文人雅士吹簫撫琴之地,后因乾隆皇帝在此釣過魚,得名“釣魚臺”。 釣魚臺 景色宜人 桃紅柳綠 五亭橋因建有五座亭子而得名,又因建于蓮花梗上,故又名“蓮花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系揚州鹽商迎奉乾隆帝南巡來揚而建,毀于太平天國時的戰(zhàn)火,至1933年重建。<br> 過小金山,抵達瘦西湖北岸,沿湖往西。走過五亭橋,雖然橋上游人眾多,總還是要上去看看風景吧。 五亭橋上俯瞰鳧莊 五亭橋上遠眺釣魚臺 五亭橋上遠眺湖中島 遠眺白塔 湖中小島 湖畔有瓊花園,可惜好些游人居然不知是何花。 瓊花 瓊花 瓊花 莢蒾 莢蒾 一路往西,終于見到了那座傳說中的二十四橋。杜牧有詩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座千百年來紛爭不已的“二十四橋”,有多種說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答案。 不過現(xiàn)橋是近年來重建的,長24米,寬2.4米,欄桿24根,臺階24級,處處與二十四對應。 遠眺白塔 游罷二十四橋,瘦西湖的游覽就接近尾聲了。行程略趕,否則可往北游覽蜀岡。留點念想,下次再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泰兴市|
潞西市|
阿合奇县|
剑河县|
灵台县|
新蔡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昌宁县|
阳朔县|
宁津县|
离岛区|
师宗县|
广州市|
大田县|
交口县|
乌苏市|
黄平县|
临安市|
高平市|
玉溪市|
鄂托克旗|
天等县|
三河市|
日土县|
天等县|
临洮县|
荣昌县|
宝坻区|
东辽县|
当雄县|
寻甸|
天峨县|
张北县|
邵武市|
正镶白旗|
永靖县|
金寨县|
安义县|
锡林郭勒盟|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