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 紫山,也叫紫金山,素有"邯鄲第一山"之稱,海抜498.4米,是太行山余脈向華北平原延伸的獨立山,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西北十五公里。</b></h5> <h5><b> 紫山山勢雄偉,景色壯觀,尤其是眾多的人文遺跡和傳說,更增加了其文化內涵而令人神往,曾香火盛極的竹林古寺,是郭守敬講學授業的地方。<span style="color: inherit;">山體裸露的巨巖和聳立的峭壁多為紫色、金黃色和褐色的“紫石英”,故取名為紫山。</span></b></h5> <h5><b> 據《魏書.地理志》記載:“山上春夏有紫氣郁郁,巖間有紫英石得名”。每當雨后斜陽照耀山峰時,霧氣繚繞,紫光閃爍,舊時在邯鄲城內的古叢臺上登高望遠,便可領略這一壯觀景致。</b></h5> <h5><b> 至今在邯鄲地標古叢臺的西壁上,還鑲嵌有“滏流東漸,紫氣西來”八個碑刻大字,其中的紫氣就是指紫山的祥瑞之氣。</b></h5> <h5><b> 在歷史上,紫金山的名氣很大,史書多有記載。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抗擊秦軍入侵,功績卓著,被趙惠文王<span style="color: inherit;">賜號為馬服君。其死后葬于紫金山,遂改名為馬服山,</span>后人采用馬服君的封號改為馬姓,因此,紫山也是漢族馬姓的祖源地。</b></h5> <h5><b> 中國有句成語叫紫氣東來,講的是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事。而邯鄲有句熟語叫紫氣西來,講的就是紫山,紫山位于邯鄲西,故描述邯鄲常用的一句話就是紫氣西來。</b><br></h5> <h5><b> 滏水東漸,滏水指滏陽河,從西向東,再折向北,最后匯入海河。</b></h5> <h5><b> 紫山不僅人文薈萃,且山美石奇。<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古人還將紫山稱為“邯鄲”的發祥之地,有學者就認為“邯鄲”地名就源于紫山。</span></b></h5> <h5><b> “邯鄲”二字在古時寫作“甘丹”,“甘”意為山中有甘甜之水(即發源于紫山的沁河之水),“丹”指山體呈紫紅顏色,正因為紫山特有的巖石色彩,造就了國內獨有石種——紫山彩石。</b></h5> <h5><b> 邯鄲,不僅是馳名中外的中國成語典故之都,也是女媧煉石補天的故鄉,因紫山彩石色彩斑斕,有傳說是女媧補天的遺石,更使其憑添了神奇與魅力,近幾年成為賞石界的新貴。</b><br></h5> <h5><b> 在太行山眾多石種中,邯鄲紫山彩石是一個另類,它色彩紋理豐富,質地堅硬細膩,獨具觀賞特色。</b><br></h5> <h5><b> 2017年被收入中國觀賞石協會主編的《中國石譜》,2019年被河北省觀賞石協會評為河北省十大名優觀賞石種。</b></h5> <h5><b> 紫山彩石成因之一:先天形成的原生態石。邯鄲紫山巖石形成于中生代,距今有二、三億年的歷史。原生態石是在山體形成初期,尤其是巖漿噴發、冷卻、凝固過程中自然形成。</b></h5> <h5><b> 紫山彩石成因之二:運動過程中形成的次生態。即在山體劇烈構造運動過程中,各種礦場流體強烈寖入巖體裂縫,充填而成,形成紅、黃、白、綠、黑、灰等色彩。地殼運動中,這些巖石又產生裂隙,在黃鐵礦液穿越時,產生脈狀交帶,因黃鐵礦呈黃色,致使一些圖案紋線鑲上了金邊,從而使圖案更加奇異、華麗和獨特,而地表含鐵的巖石經氧化后成為紫色。</b></h5> <h5><b> 紫山彩石成因之三:后期侵染的再生態。即原生石在億萬年水沙沖洗過程中,多種礦物質侵染石面而形成的紋理畫面。</b></h5> <h5><b> 具有觀賞性的紫山彩石主要出自紫山西南的沁河之中,全長20多公里,有奇石產出已知的村莊地段有:焦窯,陳窯、郭窯、工程村,東陶村、北牛叫、張巖崳、葛巖崳、陳巖崳、康河、肖河、郭河等二十多個沿河村落的大小河灘及溝壑。</b></h5> <h5><b> 觀賞性的紫山石具有色彩斑斕豐富,石質堅硬細膩,紋理變化多端,內涵十分廣泛幾大特性,是國內獨有觀賞石新種。</b></h5> <h5><b> 紫山彩石石質堅硬,質地細膩、溫潤,硬度約6-7度左右,剛柔相濟,十分適合打磨加工。打磨后的紫山石細膩溫潤,光彩照人,極具美感,有很好的裝飾吸引。</b></h5> <h5><b> 武安市十六溝景區內以數千方打磨配座的紫山彩石為主,建起了觀賞石文化走廊,集紫山彩石之大成,靚麗奪目,蔚為大觀,引人入勝,成為十六溝景區一大亮點。</b></h5> <h5><b> 紫山彩石色彩豐富,絢麗奪目,赤橙黃綠青藍紫均有呈現。一塊石上常有三色以上,最多可達七色之多,以紅黃白黑紫青粉褐為主,十分罕見,尤以紫山紅、金邊石、印花石的顏色最為奪人眼球。</b></h5> <h5><b> “豐富多彩,美妙無窮”就是一些專家對紫山彩石的評價。</b></h5> <h5><b> 邯鄲石友根據主要顏色大至分為紫山紅、象牙白、紫山黃、紫青花、紫山黑、紫云錦等等,是目前大家喜愛收藏的色彩類別。</b></h5> <h5><b> 紫山彩石意蘊悠長。紫山奇石主要為畫面石及象形石。其畫面上的山川溝壑、花蟲鳥獸、深林河流、人間故事盡顯畫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深邃的文化藝術內涵。</b></h5> <h5><b> 說是“通古今之悠悠,寓乾坤之茫茫,采日月之靈氣,集人間之精華”均不為過。</b></h5> <h5><b> 因為色彩多樣,在每塊紫山彩石上常形成各種各樣的紋理圖案,有些像流泉飛瀑、遠山疊翠;有似松林云海、霞光夕照;有如層林盡染,山花爛漫;更有生活百態,花鳥魚蟲等等,引人遐想,不一而足,盡顯神奇,回味無窮。</b></h5> <h5><b> 紫山彩石古樸典雅。紫山石一般以紅黃綠黑灰為主色調,深沉凝重,虛實相間,古樸典雅。</b></h5> <h5><b> 沁河流程短、水量小,存石量不大,又是獨有小石種,奇石資源十分有限。</b></h5> <h5><b> 紫山巖石形成于中生代,因黃鐵礦呈金黃色,致使一些圖案紋線鑲上了金邊,從而使紫山彩石的圖案更加奇異、獨特、華麗,充滿了神秘。</b></h5> <h5><b> 而地表含鐵的巖石經氧化后成為紫色,雨過天晴時空氣濕度很大,在夕陽的映射下山體便會產生紫金色的祥光。</b><br></h5> <h5><b> 邯鄲紫山石,名符其實,毫不嘩眾取寵,這就是大家風格!</b></h5> <h5><b> 紫山不僅上有獨特的自然景觀,下有寶貴的煤炭礦藏,而且,還以其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堪稱邯鄲發展旅游經濟的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b></h5> <h5><b> 邯鄲,河北最“長壽”的地名。千百年櫛風沐雨,多少名城古都幾易其名,邯鄲卻3000多年城名未改。戰國時它作為國都見證著趙國爭霸的雄風萬丈,西漢后期它躋身當時的“五都”之列,成為僅次于長安、洛陽兩京,居全國第三位的經濟中心城市。</b></h5> <h5><b> 漢語離不開成語,成語繞不過邯鄲。如同“邯鄲步”在當年引人效仿,千百年之后依然引人好奇,很多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依然活在中國人的話語體系。邯鄲學步、葉公好龍、濫竽充數、掩耳盜鈴、梅開二度、完璧歸趙、毛遂自薦、負荊請罪、紙上談兵……僅《史記》里記載的邯鄲成語典故就多達百余條。《中國成語大辭典》共收錄成語18000多條,其中屬于邯鄲的成語便占了1500多條。</b></h5> <h5><b> 清虛一鑒湛天光,曾照邯鄲宮女妝。回首叢臺盡荊棘,翠娥無影亂寒塘。---照眉池(唐.李白)</b></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i><u><font color="#9b9b9b">---聲明: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致以誠摯敬意!如涉侵權,有告即刪!</font></u></i></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论坛|
文成县|
沙坪坝区|
延寿县|
漯河市|
克山县|
通海县|
宣化县|
桦川县|
鸡西市|
塘沽区|
抚松县|
绥棱县|
繁峙县|
阿尔山市|
仪征市|
缙云县|
襄汾县|
西宁市|
隆德县|
墨竹工卡县|
衢州市|
苏尼特右旗|
富川|
定结县|
彭州市|
宁远县|
汶上县|
克东县|
贡嘎县|
平远县|
兴城市|
屏山县|
克拉玛依市|
二连浩特市|
嘉定区|
常宁市|
甘孜县|
宁明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