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魔都上海,那些永不拓寬、遠離喧囂、充滿市井煙火的街巷,見證了上海的繁華與變遷,深藏著歷史的厚重,保留著舊式海派風情和民國風情,還仍在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p> <p class="ql-block">初春,樓窗前的玉蘭花開了,紅櫻含苞欲放。 </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入住汾陽花園酒店。 </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和從國外回來探親的堂弟、在上海的兄妹、姑姑、姑夫在思南公館會合、歡聚后,下午一起穿過復興公園,重回南昌路老家。 </p><p class="ql-block">穿梭在老上海的時光街巷。 </p> <p class="ql-block"><b>思南公館</b> </p><p class="ql-block">位于黃浦區思南路中段左右兩側。 </p><p class="ql-block">思南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徐家匯路,全長1.4公里;1914年,由法國公董局建。為紀念1912年去世的《沉思》作者、流行音樂家如勒 . 馬斯南,命名為馬斯南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 ,以貴州省思南縣更名為思南路,并沿用至今。 </p><p class="ql-block">我們提前一個多小時到達附近停車場,匆匆前往與思南公館相鄰的周公館。 </p> <p class="ql-block">思南路73號,周公館,即中共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 </p><p class="ql-block">一幢磚木結構的法式花園住宅,建于二十世紀20年代,建筑面積625平方米,住宅為一底三樓,共四層。 </p><p class="ql-block">1946至1947年國共談判期間,周總理曾在這里工作、生活。 </p> <p class="ql-block">現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館內已按原樣恢復布置。 </p><p class="ql-block">趕到門口,大門關閉,看到一張白紙告示,因整修,暫停開放。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門上的黃銅信箱。</p> <p class="ql-block">通過竹籬笆缺口,拍到樓房和部分花園。</p><p class="ql-block">公館的外墻上鑲嵌著鵝卵石,爬山虎的枝藤還沒長出新葉。樓房的南面,有一個花園,草坪中央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四周有各種樹木花卉。 </p> <p class="ql-block">現只有一棵白玉蘭,在樓屋一側靜靜地開。</p> <p class="ql-block">來到思南公館。 </p><p class="ql-block">思南公館并非指某一座公館,而是一個建筑群,一片歷史街區。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導覽圖。</p> <p class="ql-block">先走進公館里面的博物館。 </p><p class="ql-block">甲辰龍年,墻上有綠植和花卉裝點的巨龍雕塑。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前門。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內便是一條“時光弄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里面有大量的圖片和文字介紹。 </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曾樸、梅蘭芳、柳亞子等曾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公館建筑群有8萬平米龐大體量,坐擁保護建筑51幢,其中37幢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薈萃了上海10種近代歷史居住建筑類型中的8種,有獨立式花園住宅、聯立式花園住宅、帶內院獨立花園住宅、新式里弄、花園里弄、外廊等,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p> <p class="ql-block">思南路61號,大律師薛篤弼的故居。70號,張靜江故居。 81號,《孽海花》作者曾樸故居。 87號,梅蘭芳故居。 </p><p class="ql-block">沿著中間的紅磚路走, 沒時間仔細尋找。有的名人故居,如梅蘭芳故居,在圍墻里面,不對外開放。 </p> <p class="ql-block">再說如今的思南公館已融合了酒店、商業、公寓和企業公館等多種業態。 </p> <p class="ql-block">有星巴克、SEASAW、COAST咖啡,有御府、永江瑧、慧公館、薈宴融品等中高端餐廳。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米其林餐廳東方景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茅臺酒文化體驗館。 </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提這里由馮玉祥故居改造而成的思南書局,現已成為眾多名家新書發布的首選之地。 </p><p class="ql-block">因時間關系,走到樓梯口,沒有上去。 </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們和家人、親戚聚齊后,在薈宴融品二樓用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菜品和點心較精致。 </p> <p class="ql-block">用餐后,我們一起來到思南公館的最重要建筑,重慶南路256號,稱修女樓。 這幢維多利亞時代后期安妮女王復興風格的建筑,始建于1920年,是由許多半圓拱連券組成的外廊式建筑。曾是法國修女接受培訓的一家神學機構。1949年后,變為重慶南路第一小學。</p><p class="ql-block">現是思南公館宴會廳 。</p> <p class="ql-block">在對思南公館進行保護性更新改造時 , 考慮到整體設計的和諧,將此建筑移轉了90度,從東西向轉為了南北向。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背面入口。 </p> <p class="ql-block">大家望著這幢樓,睹物思人。 </p><p class="ql-block">咪龍的姐姐,現已不在了,曾在這里讀小學。 </p> <p class="ql-block"><b>南昌路老家</b> </p><p class="ql-block">大家穿過復興路,來到復興公園南門。 </p> <p class="ql-block">斜對面是畫家劉海粟故居。 </p><p class="ql-block">怪不得咪龍說小時候常看到一個老人在公園里寫生,原來離得這么近。 </p><p class="ql-block">這公園前后門就住著三個著名畫家,另兩位是南昌路53號,中國美院第一任校長林風眠;咪龍老家后面一幢樓,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吳昌碩。 </p> <p class="ql-block">復興公園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國古典式風格的園林,面積為8. 89萬平米。 </p><p class="ql-block">未作停留,直穿而過。 </p> <p class="ql-block">從北門雁蕩路出去,走幾步,轉個彎就是南昌路。 </p><p class="ql-block">來到老家南昌路 54 號。 </p> <p class="ql-block">站在院子里,大家翹首指指點點。 </p><p class="ql-block">不是擺拍。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家在這幢樓的三樓。 </p> <p class="ql-block">隔壁就是大同幼稚園,后改為小學,咪龍在此讀小學。 </p><p class="ql-block">咪龍說上課預備鈴響了,她跑過去還來得及。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壁弄堂是小學上體育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沿著木樓梯到三樓。 </p> <p class="ql-block">現老家的房子都出租,原來的亭子間,曾是咪龍妹妹的新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廚房和衛浴間。 </p> <p class="ql-block">里面原是一大間,現隔做兩間出租。 </p><p class="ql-block">其中一間租客在,這曾是咪龍哥哥的新房,大家進去看。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興致勃勃地回到雁蕩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半老店仍在,一半已改變。 </p> <p class="ql-block">上次已寫美篇介紹過雁蕩路上的中華職業教育社、董竹君的錦江茶室、中原美發廳、 味香齋麻醬拌面店等。 </p><p class="ql-block">看過《繁華》電視劇后,這次刻意留意一下排骨年糕店。 </p> <p class="ql-block">原來排骨年糕是兩條年糕加一塊大排, 沒吃過,很想吃。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三點了,吃的人還蠻多。 </p> <p class="ql-block">咪龍的堂弟已在海外成家立業,現回來探親。小時候,由于他父母在職,很忙,放奶奶這兒。奶奶在咪龍家,要操持一大家子,所以由咪龍兄妹幫著帶。 這是咪龍帶他去拍的照片,那年他3歲,咪龍15歲。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現已快到退休年齡的堂弟。 </p> <p class="ql-block">奶奶、哥哥、堂弟合影的老照片和現在他倆的合影。 </p> <p class="ql-block">作家葉曉陽曾在《思南路》中寫道: “事實上,我們只在思南路閑坐了一下午,它卻時而漫長如我們一生,如江水落梅?!?</p> <p class="ql-block">往事依稀,親情依然。 </p><p class="ql-block">在老上海的時光街巷,曾經的人和事,雖如隔著一道細密的竹簾,卻仍清晰地浮現眼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鹰潭市|
三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扶沟县|
阜新市|
额尔古纳市|
石首市|
酉阳|
顺昌县|
临安市|
永丰县|
招远市|
饶阳县|
冀州市|
海城市|
洪江市|
阳泉市|
北辰区|
建湖县|
马山县|
林甸县|
错那县|
大兴区|
敦化市|
永嘉县|
敦煌市|
珲春市|
金山区|
阳朔县|
廊坊市|
常山县|
高要市|
安陆市|
吴桥县|
怀宁县|
石渠县|
卫辉市|
曲阜市|
荣成市|
民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