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清政府向日本造船廠訂購,1913年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 “中山艦”長62.1米、寬8.9米、排水量836噸,雖然噸位不大,但卻以它特有的歷史而成為名艦。 1915-1916年,“永豐艦”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首創義舉。 這艘軍艦又經歷過“護法運動”、“東征平叛”、“孫中山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 為了紀念孫中山,1925年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 “中山艦”是中國近代發展海軍,捍衛海疆的歷史見證。 “中山艦”前后服役26年。 1922年6~8月,孫中山在艦上飲食起居,發出指令,突破了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的圍攻。 1923年,孫中山夫婦再度登上永豐艦以示對救駕的感激。 永豐艦首任艦長林霆亮 艦上官兵使用的餐具。 艦上官兵使用的餐飲用品。 艦上官兵使用的烤箱。 艦上官兵使用的取暖器。 艦上官兵使用的電風扇。 純銅三腳架 娛樂用品——麻將。 體育用品——乒乓球拍 膠質象棋 圍棋 艦炮使用的炮彈和炮彈殼。 艦上士兵使用的機關槍。 艦上軍官佩戴的手槍。 艦上的武器——重機槍 中山艦共有主副炮8門,這是一門副炮。 刻有漢陽兵工廠銘文的子彈箱 艦上官兵攜帶的工藝美術品。 艦上官兵使用的物品。 隨艦出水的各式香水。 隨艦出水的手搖縫紉機、熨斗等生活用品。 1938年秋,日本侵略軍進攻武漢,中山艦奉命參加武漢保衛戰,擔負從嘉魚至武昌縣金口鎮的長江江面的警戒及運輸任務。 1938年10月24日下午,六架敵機呼嘯著飛臨軍艦上空,開始輪番向中山艦投彈。中山艦官兵勇猛反擊,艦長薩師俊等25人在作戰中犧牲,另有20多人負傷。由于艦尾等處要害部位中彈,經搶修無效,中山艦沉沒在長江的波濤之中。 1997年1月28日,中山艦被打撈出水。艦上清理出來各類文物3400多件。 2008年5月26日,中山艦正式落戶武漢市金口鎮中山艦風景區,在為其量身打造的“中山艦博物館”中陳列展出。 進入中山艦風景區,青翠的草坪上有多處大型雕塑,謳歌抗日軍人的英雄事跡。 這是中國軍隊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戰斗寫照。 反映鐵血戰士拼刺刀,揮大刀,殺鬼子的浴血奮戰場景。 驕橫野蠻的日本兵,面對抵抗外侵而眾志成城的中國軍人,只能是失敗的下場。 為中國軍艦的旗語兵設立了紀念塑像。 這座雕像描述了中國海軍官兵布設水雷阻止日軍進犯的英勇行為。 當年武漢保衛戰中國軍民同仇敵愾,這是反映中共領導周恩來向擊落敵機的空軍飛行員贈送錦旗的雕刻。 這是反映時任中國飛機師協會主席的宋美齡赴前線、慰問武漢保衛戰空軍將士的雕刻。 紀念抗日英雄的雕塑《血染長江》。 大型雕塑《奔赴前線》 武漢保衛戰的空軍烈士紀念園。 眺望坐落在臨江傍湖的博物館,形如一艘劈波斬浪,起航征戰的軍艦,英偉雄壯。這是一處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園地,參加武漢保衛戰的英烈和中山艦的官兵永垂不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潢川县|
乐安县|
大宁县|
永新县|
东明县|
崇阳县|
潼南县|
阿勒泰市|
哈巴河县|
长武县|
镇远县|
荣昌县|
桐乡市|
东乌珠穆沁旗|
洛阳市|
慈利县|
宜阳县|
正镶白旗|
乌海市|
道真|
温宿县|
简阳市|
公安县|
沛县|
鸡泽县|
巴青县|
淮滨县|
松桃|
即墨市|
磴口县|
彝良县|
泌阳县|
满城县|
莒南县|
高阳县|
恩平市|
河北省|
黄石市|
云龙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