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藝術跨界:半路“出家”的民間藝術家</p><p class="ql-block"> 許多非遺傳承人所傳承的非遺項目是他們的“傳家寶”,往往是從小耳濡目染,家族性世代相傳。而濟南蛋雕、刻瓷的“雙料”非遺傳承人單孟渤卻并非如此,大學所學的專業、30多年的工作經歷,都和民間藝術毫不相關,他人到中年才開始接觸并癡迷刻瓷和蛋雕兩項藝術,是跨界半路“出家”的民間藝術家。</p><p class="ql-block">工匠精神,完美體現</p><p class="ql-block"> 對于刻瓷和蛋雕這兩項刀尖上的藝術,所使用的工具都非常簡單,僅僅是極為普通的幾把硬質合金鏨刻刀,一把小錘,一把自己磨制的雕刻刀而已。單孟渤的刻瓷作品巧奪天工,但作品的創作過程,卻是枯燥乏味的。雕刻時,必須目不轉睛,左手拿鏨刻刀,右手執小錘敲擊,一件刻瓷作品需要敲擊幾十萬下,手上重復著單調的同一個動作,敲擊的力度、運刀的角度和速度必須恰到好處,一刀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完成一個作品最少需要十幾天,經常是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不動地方,這對于藝術家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考驗。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耐心專注,持之以恒,甘耐寂寞的工匠精神,在藝術家身上完美體現。</p><p class="ql-block">身懷絕技,挑戰極限</p><p class="ql-block"> 刻瓷和蛋雕,堅硬的瓷盤和脆弱的蛋殼,毫無相似之處的兩種雕刻技法,在單孟渤手里同樣創作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在紅皮雞蛋殼上,僅僅利用表面那薄薄一層紅顏色,用一把普通的刻刀,就可以刻畫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的人物肖像和各種動物、花鳥。如中外歷史名人肖像、中國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美國歷屆總統等系列作品,多次參加展覽都獲得極高的評價。在雞蛋殼上進行人物肖像雕刻難度非常大,因為蛋殼的表面呈弧形,要在弧面上雕刻出人物肖像而不失真變形,需要扎實的美術功底和素描基礎。單孟渤的鏤空蛋雕作品,同樣令人叫絕,在薄而脆且沒有韌性的蛋殼上進行鏤空雕刻,每刻一刀都必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單孟渤用鵝蛋殼鏤空雕刻的世界地圖,地球的經線、緯線,線條的寬度僅僅0.6毫米,作品雕刻難度之大,被蛋雕藝術圈內人士公認為挑戰極限,到目前沒有第二個人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單孟渤,一個半路出家,對自己所摯愛的雕刻藝術精益求精,不知疲倦,不求名利,永不滿足,不斷創新,工匠精神在他身上得以充分體現的民間藝術家。</p> <p class="ql-block">工匠精神,源于熱愛與執著</p> <p class="ql-block">聚精會神,精雕細琢</p> <p class="ql-block">簡陋的工具,精美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每完成一個作品,心中都充滿自豪</p> <p class="ql-block">鏤空蛋雕,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刻瓷藝術市級非遺傳承人</p> <p class="ql-block">蛋雕藝術市級非遺傳承人</p> <p class="ql-block">身為山大客座教授,單老每周都到山大傳授刻瓷技藝</p> <p class="ql-block">薪火相傳,只為弘揚</p> <p class="ql-block">學生的作品,初露端倪</p> <p class="ql-block">作者:劉軍,網名,月是故鄉明,山東省攝協會員,濟南市攝協理事,長期關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弘揚。工作之余,拿起相機,系列拍攝和宣傳非遺項目,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盡一己微薄之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慈利县|
壶关县|
信宜市|
宜昌市|
灌阳县|
睢宁县|
莱阳市|
图片|
蒲江县|
花垣县|
石泉县|
沁水县|
威海市|
蒙城县|
普兰县|
武邑县|
晋中市|
鞍山市|
凤阳县|
吉木乃县|
辽阳县|
冷水江市|
资阳市|
漳浦县|
临清市|
长治市|
赫章县|
荔波县|
定日县|
夹江县|
江达县|
界首市|
寿阳县|
襄城县|
太保市|
元朗区|
兰西县|
疏附县|
常宁市|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