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時間不經混,一晃兒,與第一季度再見了,龍年過去四分之一。不覺中,杏花綻放吐芳,四月春風又度。</p><p class="ql-block"> 年輪轉動一圈,意味著又一批人進入老齡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齡化日趨嚴重,春節過后特別是最近,自媒體中關于贍養老人的話題明顯見多,其中,如何對待生活逐漸不能自理甚至完全失能老人的問題最為集中。</p><p class="ql-block"> 這的確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各自情況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想法和做法也不同。我想講述一個與此有關的故事,不求見解一致,但求共同關注。</p> <p class="ql-block"> 故事的主人公一個是久病臥床與我情同手足的哥哥,一個是他的獨生女,一個“自投羅網”的準女婿。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人性。</p><p class="ql-block"> 這個哥哥是我發小。因為他名字中有鐵字,我習慣叫他鐵哥。鐵哥人品好、朋友多,家庭、事業都不錯。但不幸的是二十年前他兩腿出現了輕微的功能障礙,經檢查是脊髓病變所致。此后錢沒少花,醫院沒少去,病情時好時壞,這種情況持續很長時間。但是到了2011年,病情突然加重,出現了走路困難,很多事需要人幫助才行。</p><p class="ql-block"> 提到那段經歷,鐵哥說,“人吶,所有的病啊,都和著急上火有關!”他說,“你嫂子身體平時挺好,哪成想她一得病就是絕癥,從發病到走,總共四年時間,我能不上火嗎?”此后不到半年,鐵哥就癱瘓在床。他全身除了頭腦好使,其它功能幾乎殆盡:自己不能進食,不能下床,不能起坐,不能翻身,按他自己說的,想死都死不了。可以想象,當一個人只能靠別人才能活下來,沒有生活質量,甚至沒有尊嚴,是何等的無奈、痛苦和絕望!</p><p class="ql-block"> 那么,這么些年他是怎么熬過來的?不僅熬過來了,而且狀態不錯!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兩點:首先是鐵哥心大,從沒表現出悲觀厭世。他對我和看望他的周哥流露過他的想法,他說,“我現在這個樣也不想多活,再活十年八年就行了。”哎呦,我的媽呀!這話哪像出自臥床十多年的病人之口?簡直驚到我了。我把這事講給一些朋友,他們幾乎都笑噴了,太勵志了吧!這病無論誰攤上,但凡心眼小一點,憋屈也得憋屈死。對鐵哥這點,我是真的服了,服的五體投地!另外,就是鐵哥有一個非常孝順,能夠悉心照顧他的女兒,這也是他堅強生活的底氣和動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林林是鐵哥的獨生女,自然備受父母寵愛,從小到大直至結婚無憂無慮。然而當她母親病倒后,厄運似乎就降到她的頭上,四年的時光她一邊護理病危的母親,一邊還要照看病重的父親。特別是鐵哥徹底倒下,吃喝拉撒全指望她,這幾乎注定她此后再無好日子。她每天要倒尿袋,清理污物,換尿墊、喂水喂飯,堪比照料嬰兒。</p><p class="ql-block"> 實際上照料嬰兒與照看失能老人的難度根本沒法比。長時間臥床的人血脈循環不暢,很容易導致血栓和褥瘡,需要常活動身體。林林本來就身體虛弱,偏偏鐵哥的體格又屬于“大號的”,每次幫他起坐翻身挪動,都要使出渾身的勁兒,這一套下來,她常常累得氣喘吁吁,腰酸腿軟。</p><p class="ql-block"> 鐵哥的導尿管要定期消毒更換,為了少去醫院來回折騰,也為省點錢,林林承擔起本該護士做的事。我見過她慢慢揭開紗布,輕輕拔出導管,細心消毒處置后,又穩穩將尿管放入膀胱的過程。整個操作大膽、細心、熟練。我夸她厲害,她說,“熟能生巧唄。”輕輕的一句話,我讀出了沉重!瞬間想起到一個詞匯,非一日之功,還有前邊那句:冰凍三尺。</p><p class="ql-block"> 長期臥床的病人沒有運動量,胃腸蠕動功能減弱下降,便秘是常見的問題,有時不得不下手摳。聽了可能都會惡心,這是正常的條件反射。然而,林林習以為常,我想不是她對氣味不敏感,做這事就那么心甘情愿,但她沒辦法,因為她看不得父親痛苦和遭罪,只能如此。這是知恩圖報,孝道善良;這是責任和親情的驅使,也是人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林林照顧父親第十個年頭,她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盡頭。他愛人我熟悉,在我看來人也不錯。也可能林林對爸爸而言是好女兒,但在丈夫面前不一定是稱職的妻子,在孩子面前不一定是合格的媽媽,也可能她無法平衡對爸爸和對家里的付出,也可能就是緣分盡了。總之,林林只要兒子,沒要分文,凈身回到了爸爸的身邊,繼續堅守那份責任,那份親情,那份孝道。</p><p class="ql-block"> 從表面上林林是平靜的,但內心的委屈,酸楚和難過唯有自知。就在她依然日復一日過著似乎沒有希望生活的時候,后來發生的事情,使她的境遇發生很大改變。2020年春天,林林應聘去了一家可以邊學習邊實習的按摩院。一方面是為了賺點錢,更主要目的想學會“按摩”,幫爸爸緩解病情,減少痛苦。帶她和其他學員的老師姓紀,林林聽說了他很多治病救人的傳奇故事,也目睹了許多患者在他調理下明顯好轉的事例,尤其是學有所獲后,特別慶幸自己來對了!</p><p class="ql-block"> 慶幸的遠不止這些。時間長了,小紀老師對林林的事也略知一二。一天他說,你先帶我去看看叔叔的情況,然后我想辦法幫他調調。經檢查,鐵哥四肢僵硬,幾乎完全喪失功能,遠比想象的嚴重,治愈已沒有可能,但改善緩解仍有一線希望。同時他發現,林林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沒有任何異味。按他的經驗,照顧這樣的病人至少應該算一級護理,達到如此程度,太不容易了!后來小紀對我說,不知咋回事兒?那天我看到叔叔后就覺得很親近,甚至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另外,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能象林林這樣的,實在太難得了!</p> <p class="ql-block"> 一般而言,倆人一見如故是那是緣份,對人的贊許則緣于心中的認可。后來得知,小紀家在遼南,他與林林一樣,曾常年照看年大體弱的父母,伺候癱在床上的母親就整整七年。父母去世,他為了謀生,也立志濟世蒼生,他先后在北京、內蒙等地拜師、進班、入校學習,並取得專業資格證書。學成之后,除有固定診所,還常到外地行醫。在沈陽講課帶學員就是被人慕名請來的。正因為他感同身受,才深知照看失能老人的的艱辛和不易;正因他見多了人生百態,才更覺得林林的執念和善良格外珍貴。不知是不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對林林有了愛慕之情;但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給予了林林無私的幫助。</p><p class="ql-block"> 他為鐵哥量身定制了康復治療方案,通過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康復訓練、輔之藥物等方法為鐵哥綜合施治。我和發小周哥見過他為鐵哥做康復的情景,深秋在屋里穿的挺厚也不覺得熱,他穿著背心還冒汗,干活專注,舍得力氣,一看就是實在人。周哥懂,他看了小紀按、推,揉、捏等手法運用純熟到位,給出的評價就一個字:行!經過兩年多的康復治療,鐵哥腿腳逐漸發熱有了些知覺,左手居然聽使喚了,能洗臉刷牙、吃飯喝水、開遙控器、打手機,還可以借助外力坐起來了,這簡直就是個奇跡!</p><p class="ql-block"> 鐵哥出現的積極變化令人難以置信;小紀的表白和選擇更讓人不可思議。那天小紀老師向林林明確表示,要照顧她一輩子!本來林林對小紀老師這樣幫她已經非常感謝非常滿足了,根本沒有也不敢有更高的奢望。而小紀老師說到做到,照顧鐵哥盡心盡力,疼愛林林也是全方位的。他買來家庭專業護理床、輔助器材和用品,增加了鐵哥的舒適度,也減輕了林林的護理強度。小紀的廚藝不錯,常常做上可口的飯菜,有時還在床頭陪鐵哥喝幾盅。這個家沉悶了太久,終于顯現出違久的生機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無需諱言,當下婚姻功利性很強,沒人會自討苦吃,找個累贅。而小紀確義無反顧,“自投羅網”,是不是犯傻?其實,他很理性,在他看來知恩圖報,重情重義,能在危難中不離不棄的人,才可以信賴,最可以托付,最值得付出。他沒那么多算計,活的很純粹,有點像十六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心中始終燃燒著純真的火焰,舍身取義,不計得失!但更像古希臘神話英雄救美的帕爾修斯,心懷使命,救人苦海。他們的結合,就是好人與好人的相遇,愛心與愛心的呼喚,奉獻與奉獻的邂逅,美德與美德的再現。也許沒那復雜,因為愛可以有很多理由,也可以什么理由都沒有,只是為了愛。</p> <p class="ql-block"> 事情到這似乎還不錯:鐵哥常年臥床得悉心照料境況好轉;林林行孝病榻前感人至深遇到真愛;小紀大善之舉贏得芳心愛妻。這些好象順理成章,最好的解釋應該是善有福報。但突然一則消息,像今年沈陽上空過早響起的隆隆雷聲,讓我有些驚愕。剛出正月十五,鐵哥在電話里告訴我,他們要送他去養老院,聽出這是女兒和女婿的主意。我簡單問了一下情況,說了我的看法,從大概率上講,家里無力照顧的老人去養老院,是遲早遲晚的事兒,但一定要想明白是不是必須去、條件適合不適合去?這兩點想清楚了,也不必過于糾結。</p><p class="ql-block"> 何止是想明白弄清楚?鐵哥去養老院的前前后后,他們三人經歷的不僅是反復的權衡,還有感情的掙扎,心靈的吶喊,靈魂的考問。這件事也讓我們一些局外人多了份思考。</p><p class="ql-block"> 感情上最為掙扎的是女兒。你知道她橫下心要把老爸送養老院有多難嗎?別說有勇氣說出這話,過去只要腦里閃過這念頭,就覺得象犯了彌天大罪而自責。“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天經地義,同樣也刻在了林林的骨子里。她怕別人說她不孝道、忘恩負義,背上“白眼狼”的罪名,因此多難她都堅持。堅持有時挺殘忍。明明痛苦不堪,也要裝的若無其事;往往憂心忡忡,還要顯得風輕云淡;心中縱然一肚苦水,也只能自己吞咽。她是獨生女,無人代替;無路可退,只有堅持。</p><p class="ql-block"> 但她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是,她還能堅持多久?至今她整整堅持了十四年。十四年,那可是整個東北抗戰的時間吶!對她而言,歲月帶走的是時光,留下的是滄桑。她不怕累,人累點苦點挺一挺都能過去,怕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惡性循環。就算你搭上時間體力精力甚至健康快樂仍無濟于事,沒有盼頭,看不到希望,人就會心死如灰。</p><p class="ql-block"> 退無可退的堅持,某種意思是拼命。這么多年下來,林林多種疾病纏身,最令人擔心的是出現了精神抑郁。她因缺少對孩子的陪伴而自責,她覺得因為自己連累了愛人而內疚。別說詩和遠方,十四年她都沒出過沈陽。她覺得活的沒意思,時常悶悶不樂,郁郁寡歡,嚴重時還有過輕生的念頭。</p><p class="ql-block"> 我看 過一個數據,家庭看護群體中20%患有抑郁癥,65%有抑郁傾向。盡管很多數據不大讓人信服,諸如用電量超過發電量;某大公司銷售的資源產品賤買貴賣還說賠了,但對這個數據我信。因為看看身邊,環顧四周,放眼社會,照顧失能老人的為數不少,他們其艱難己不是秘密。</p><p class="ql-block"> 后來,林林經人勸說、藥物干預、心理疏導、狀況才有好轉。為了老爸為了孩子也為自己,她終于能夠正視現實。那天,她含淚對鐵哥說,“爸呀,你上養老院吧,我真的不行了!如果你覺得不好我再接你回來,你讓我緩一緩”。當她能夠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我覺得應該恭喜她,說明她終于以極大的勇氣沖破了心中的羈絆,完成了自我救贖,作出了正確決定。</p> <p class="ql-block"> 其實鐵哥對去養老院的事已盤算很久,一方面他心疼女兒覺得應該去,另一方面擔心自己要是沒個好人照顧死得可就快了。因此,當女兒和女婿和他商量這件事的時候,他的心情極為矛盾復雜,情緒也顯得煩躁不安。</p><p class="ql-block"> 請不要責怪他的焦慮和一時的抵觸,遇事為自已作些打算這是人性的特點,人性本質的善惡一直有爭論,但生存是笫一需要被普遍認同。求生是人的本能,與善良無關。更不要指責她把女兒攥在手里是太自私,因為我知道他對女兒有多愛、有多么包容和大度。鐵哥病倒后曾經拿出幾十萬“過河錢”幫女兒創業。生意失敗,他沒有責怪,只有安慰;他心疼錢,更心疼女兒!前兩年他把自己的學區房賣了買了新房,在剛下來的產權證上只寫下女兒的名字。通常老人都會“留后手”,他卻自斷后路,這樣的父親你能說他傻,都不能說他自私。</p><p class="ql-block"> 在為鐵哥“參謀”去養老院這件事時,周哥有句話說的特別好,“放手吧,孩子不幸福你能幸福嗎?”這話說到了點上,自然引起共鳴。很多時候,人有些困惑迷茫,只要他善良,你不用給更多的指點,只要稍加些疏導,幫助尋得些心理平衡,助力推一把,這個坎就過去了。這么多年鐵哥深知女兒的艱辛和不易,雖然也心疼,但基本能夠接受這種現實。不過當他確認,要用女兒的幸福健康來延長自己的生命時,他斷然不會接受,沒有任何猶豫。為女兒他可以犧牲金錢,也可以犧牲生命,這就是偉大的父愛!</p> <p class="ql-block"> 實際上讓鐵哥去養老院,是女婿小紀起主導作用的。沒誰比他更了解林林的苦衷,他透露,林林手腕、兩臂都是腫的,腰也不行了,不光身體不好,精神都要崩潰了,在這樣下去人就毀了!他心疼林林,在診所無論多忙多累,只要一到家就沒閑著過。他也找過保姆、護工,都不理想。他把工資卡和所有的收入都交給了林林,還再三囑咐,這錢家里包括你兒子該花就花。房子的事兒你別想太多,將來你留給兒子,合適的時候我們再買一套。錢挺考驗人的,能過金錢關的,人品都不差;不差事的,都很講良心。</p><p class="ql-block"> 小紀就是憑良心做事的人,他不求事事圓滿,只要問心無愧!按理說,他進了這個家,鐵哥去了養老院,難免會引起非議,但他心胸坦蕩,做事磊落,不在乎別人說什么。小紀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的人品,因此我對小紀的善意深信不疑。在這個問題上,小紀沒讓人失望,他追求的不是“丟卒保車”,而是兩全其美,至少是各得其所。“新居”條件不能比家里差、照料要比家是好,這是他心中的標準。為此,他沒少考察,幾處養老院都不錯,最終他選定了離家較近,與自己想法更加吻合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 好與不好鐵哥最有發言權。他去了養老院后,很多同學牽掛他,多次與他連線,急切的尋問他的狀況,得到的答復是,“挺好!挺好!這里吃的好,住的好,服務好。”眼見為實,前不久,我們又組團去實地一探究竟。他入住的養老院位于天柱山下,沈水之陽,空氣清新,鳥語花香。進門時保安和工作人員問明來意,測試體溫,實名登記。大廳內有的老人在看電視,有的在打麻將。兩側長廊,墻璧雪白,地面如鏡。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規范、干凈,不像養老院像會所。</p><p class="ql-block"> 鐵哥住的是個設施齊全、有獨立衛生間的小單間。室內非常整潔,不僅沒有任何異味,還有淡淡的清香。鐵哥正在看中國男籃CBA常規賽的直播,見我們來了急忙把電視聲音調小,高興的和我們打招呼。說話間,一位眉清目秀的女護工送來塑料凳子,非常和善的讓我們坐著嘮。后來她陪我們樓上樓下轉了一圈,還詳細的介紹了一些情況。目前入駐的有70多人,年齡最小的57,最大的101歲;身體狀況也不一樣,有的能自理,有的半自理,有的完全失能,但普遍得到很好的照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鐵哥告訴我們,這里收費不貴,便宜點的每個月不到3000,像他這樣的是5000元,與在家雇保姆、護工差不多。但在這既省心又服務到位:一天三頓飯,吃的非常可口,都是營養配餐,食譜不重樣;每天一早,護工就來搞衛生,幫助洗嗽;適時的理發刮臉洗頭洗腳剪指甲;必保一周一個澡;護理專員定時查房,護工隨叫隨到;就寢后二三次幫助側臥翻身。鐵哥說,昨天護工還帶他出去曬太陽,看打麻將。這對健康人來說根本就不叫事兒,但對臥床多年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不敢企及的奢望,仿佛回到了人間天堂。通過實地探訪,我們對養老院的服務宗旨,服務方式和服務水平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消除了此前心中的一些擔心和疑慮,對養老院的管理者和工作者產生了敬意和謝意。“來這里來對了,早知道這樣早該來!”鐵哥更是有感而發,滿意來自心里,掛在了臉上。</p> <p class="ql-block"> 無疑我對鐵哥還有這里的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顧而欣慰!但一想到在養老院外還有更多像他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心里仍然不是滋味。我講述鐵哥的故事,目的也是讓更多人了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狀態,對老齡化加劇給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帶來的影響和沖擊有清醒的認識。</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否意識到,隨著社會發展,家庭結構的變化,老齡化深度的加劇,一些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有不少夫妻能白頭攜老,但有多少人能相伴終老的?我不敢斷言“養兒防老”是否過時,但指望兒女現實嗎?當你不能自理,兒女又沒能力照顧你,你會有更好的選擇嗎?有的兒女在死杠,用自己的健康延長老人生命的做法可取嗎?讓老人去養老院是變相逃避贍養的責任和義務嗎?讓父母得到專業人員的良好照顧,又能解脫兒女的壓力,不是雙贏的結果和明智的選擇嗎?“沒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是對放棄責任義務人的縱容,還是對喜歡道德綁架人的忠告?還有很多問號需要解答。你的答案是什么?也許沒有,也許在心里,也許在未來。</p> <p class="ql-block"> 離開養老院已近中午時分。不遠處就是世界文化遺產沈陽東陵。陽光透過云層把亮色灑在天柱山上,而松濤之下靜謐朦朧,清朝的實際奠基人老罕王努爾哈赤葬在這里己近四百年。想一想,即使叱咤風云的一代君王,最終也會歸于塵土。我無意探討人生的意義,但人類獨有的愛和人性之美,才讓人們覺得人間值,即使處于絕境,仍然留戀世間,不舍生命。當然,向死而生是每個人都躲不開的宿命,因此很多人不贊成過度治療和無謂的搶救,希望能夠減少痛苦,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有的主張“安樂死”,也有的以極端方式結束人生。他們的選擇是懦弱還是堅強,是悲哀還是悲壯,是凄慘還是凄美,總會有人作出不同的評價。但有些對錯,還真不好說!</p><p class="ql-block"> 家在遼北的戰友龍哥,退伍不退色,做人做事都很成功,不幸的是,幾次腦出血之后,近兩年完全喪失生活能力。春節前沈陽戰友去看他時,他已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依然艱難地向戰友致軍禮。誰也不曾想到,這是他向親愛的戰友做最后的訣別。前不久傳來噩耗,他拔掉了維持生命的“插管”,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生命,令人唏噓不已!龍哥走的時間是3月10日,農歷二月初一;第二天,二月二龍抬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文登市|
青州市|
中西区|
祁东县|
泰州市|
象州县|
潍坊市|
古浪县|
九江县|
财经|
卓资县|
新干县|
湖南省|
商城县|
临邑县|
沂源县|
大洼县|
锡林郭勒盟|
海丰县|
龙门县|
孝感市|
金湖县|
鹿泉市|
县级市|
双流县|
明溪县|
红桥区|
绵竹市|
沂源县|
外汇|
信阳市|
桓仁|
怀化市|
榆树市|
马关县|
德化县|
开远市|
鄂伦春自治旗|
海原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