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探尋千年古村落褚村,褚村位于桂林市臨桂區茶洞鄉東南3公里的獅子山下,據說這個古村落最大的看點就是古寨墻,因此給后人留下許多傳奇故事,褚村古代叫褚家寨,是宋代年間立村由得,由于褚村地處偏遠,元明時期這里世道混亂,因此,村民們在嘉靖年間修建了村寨墻。自從山寨墻建好后,幾百年來村民與外敵經過數以百計的戰斗從未失利過,特別是1944年底,桂林城淪陷,日本鬼子包圍褚村,當時是最危險的情形是桂林有上萬人的難民逃到褚村,躲進獅子山的大巖洞里,日軍打破村寨兩道防線,逼近獅子山門,看見洞高墻險,防守堅固,未敢貿然前行,日軍久攻不下,就想出一條毒計,在村里收來幾袋干辣椒磨成粉燒起大火,在山洞前架起風車往洞里吹送,打算嗆死里面的老百姓,但是洞里的風是反方向嗆得搖風吹的鬼子直流眼淚,無奈之下只好撤退,最后躲在洞里的人無一傷亡,由此留下了一段傳奇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褚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聽村民說,村里石門有十多個,有些現在還保留完整,褚村的青石板巷道約有二十條,每條都通向村后的獅子山。</span></p> <p class="ql-block">這座名為"雙龍橋"的雙拱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雙拱橋是青石板鋪就,小巧玲瓏,猶如小家碧玉,橋下清溪水涼甘甜,小溪源于獅子山的山洞。雙龍橋建于明嘉十年,是褚村交通要道,傳說桂林靖江王派人來褚村借糧后,也想來褚村欣賞優美景色,同時報答借糧之事,曾經來過褚村,橋上小憩賞景,后南明皇朱由榔,也因避亂來到褚村小住,贊美這座橋的精致,先人們覺得很榮耀,這座橋就改名為"雙龍橋”,從此小橋榮幸兩親王,古寨揚名百里鄉,的詩句也流傳下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石寨墻,歲月沉淀之下的古村,難得一見的青磚高墻,難以知曉,歷史中的褚村,曾經經過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正巧遇見有村民在排險,因為年代已久,有的老房屋已經變成危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褚村,還出了個著名石匠,名叫褚德宏,傳說其工藝水平在當時的桂林府無人能出其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陳繼昌三元及第,兩廣總督阮元在廣西貢院端禮門(今桂林市王城正陽門) 上建立“三元及第”坊,親自書額,并選中當時在王城修繕的褚德宏為他刻字。在“開坊”大典宴上,阮元親自為褚德宏敬酒。“三元及第”坊刻好后,褚德宏名聲大振。先是四塘橫山村陳宏謀家族請他琢刻陳氏家祠碑刻,接著到靈川縣甘棠制作陳繼昌的“涼亭井”。他及后人在桂林作工幾十年,當時的桂林石刻,幾乎都出自他的手下。</span></p> <p class="ql-block">拍攝地址 : 桂林市茶洞鄉褚村</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 : 2024.4.13</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玛纳斯县|
黄山市|
陈巴尔虎旗|
安多县|
凤庆县|
通州区|
太仆寺旗|
潜江市|
徐州市|
德保县|
三江|
德惠市|
磐安县|
莲花县|
商河县|
金溪县|
曲阜市|
东兰县|
武鸣县|
青川县|
南川市|
蓬溪县|
丹阳市|
杭州市|
屏东市|
洛扎县|
广元市|
肥东县|
安泽县|
阿合奇县|
安多县|
广饶县|
固安县|
尉犁县|
武隆县|
钟祥市|
东辽县|
肃北|
红原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