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兒時的記憶中,清明是“鬼節”,有點陰森森的感覺。到大洋彼岸呆過幾個月才知道,美國也有一個“鬼節”叫萬圣節,時間為每年11月1日。可能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萬圣節雖然“群魔亂舞”(到處擺放人形骷髏),但當地的人們過得非常開心熱鬧。</p> <p class="ql-block"> <b>我國的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節日</b>,早先只是大自然四季輪回的一個節氣,適合踏青賞花沐浴春光,與之相鄰的寒食節才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唐朝年間把二者合為一體,<b>賦予“寒食清明節”人文和自然兩個內涵。</b>宋元時期,清明節地位開始上升,到了明清以后逐漸取代了寒食節,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成為清明節的主題。這個習俗一直沿續下來,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2008年,國家又把清明節增設為法定節假日放假1天,加上周末調休,才有了3天“小長假”,<b>其初衷是給眾多老百姓回到家鄉祭祖掃墓提供方便。</b></p> <p class="ql-block">踏青</p> <p class="ql-block">祭祖</p> <p class="ql-block"> 清明節3天假期一眨眼就過去了。 這段時間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與清明節相關的內容,主要是<b>“春色滿園關不住,踏青旅游好時光”</b>,全國各地的花海美景確實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另外一個主題是祭奠英烈,集體緬懷為了黨、國家事業和人民利益英勇犧牲的逝者。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廣大老百姓文明掃墓祭祀家族先人的信息卻幾乎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確規定,每年<b>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b>。屆時全國各地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悼念、紀念活動。從目前的新聞宣傳情況看,祭奠英烈,似乎清明是“民間”的約定俗成,國慶前夕是“法定”的國家、集體行為,每年有2次大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其實在主流媒體宣傳上,<b>適當注意一下清明節的“本來”意義,</b>兼顧報道各地普通民眾對家族先人的懷念追思,倡導文明新風,營造尊敬愛護老人的社會風尚,會不會更接“地氣”,更貼“民心”呢?2024.4.7.</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南县|
乾安县|
弋阳县|
镶黄旗|
桂平市|
安康市|
靖西县|
陇西县|
垫江县|
定兴县|
罗源县|
合江县|
德令哈市|
松江区|
南充市|
甘德县|
黄冈市|
水城县|
云和县|
仙游县|
平定县|
鄄城县|
仙桃市|
水城县|
昌邑市|
沂南县|
永修县|
曲阜市|
麻城市|
方正县|
长子县|
鹤庆县|
珠海市|
泰州市|
万全县|
茂名市|
静乐县|
华亭县|
疏附县|
双桥区|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