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湖南鳳凰.中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49.2007年6月的端午,第二次去了鳳凰,雖時隔兩年,鳳凰城便蛻去了之前的樸素與寧靜。再見沱江時,不再有那些清潭見底的清澈,已多了些秦淮河畔的風月。那時的端午節,沱江邊上泛起了龍舟,人們傾城而出,才得以有機會看到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人。有一名土家族婦女站在江邊,頭上的頭巾頂得很高,掩蓋了她的高髻螺鬟,她身著外套對襟背心,以布纏腿,有著深遠的年代感。</span></p> <p class="ql-block">四川美姑.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0.2013年11月,美姑縣依波村的吉刻爾作家與村上人家一樣,住的都是年代久遠的黑瓦泥房,山里的雨水不多,泥房雖舊,倒也結識耐用。小屋院后有片松林,陽光透過冬天的樹椏,與落葉灑滿一地。清冷的山間總是漂浮著細小的塵埃,陽光照過顯得十分的厚重和充滿質感。那些山里的少年,也許從出生到現在都未邁出過山門,他們在房前屋后玩耍打鬧,臉上和身上都沾滿了塵土。爾作看到我在拍這些小孩,于是笑著對我說:“山里的水很稀缺,連擦把臉的水都舍不得用,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現在她與姐姐都走下了大山,穿著形象與彝人有了明顯的改變,更像是城里的人了。彝族年里的爾作換上了彝族的服飾,青藍頭帕上掛著紅瑪瑙串,身著鑲邊衣,眼里帶著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西藏那曲.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1.2006年7月,在新藏線的那曲段,遇見一群從青海磕長頭去拉薩的女人,她們撲在炎熱的大地上做“十三步一磕”磕了近1500公里,只為了心中許下的那份祈愿。在她的額頭上的那枚繭、結了、卻又破了……</span></p> <p class="ql-block">西藏拉薩.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2.2006年8月,在拉薩的八廓街上遇見一個磕長頭的青年,他在人群的縫隙間不斷的匍匐前進,臉色黝黑,身上的“幫典”磨斷了,又接起來了,盡管有些疲憊,但始終帶笑容。</span></p> <p class="ql-block">西藏拉薩.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3.2006年8月,總有一些無比堅定的信徒來到大昭寺前,這里是他們信仰的圣地,就算白了發須,皺了眉頭,紅了眼睛,心中那般信仰卻越來越重……</span></p> <p class="ql-block">西藏拉薩.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4.2006年8月在拉薩大昭寺門前,總聚集著來自不同地方的信眾,他們從早至晚在此磕頭膜拜,只為實現心中所祈的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甘肅夏河.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5.2009年11月,夏河拉卜楞寺寒冷的冬天,人們沿著悠長的長廊,右手觸動經筒,長廊里總是彌漫著經筒轉動地“嗚咽”的聲音,像是在念著梵經,長廊里轉須的人,長廊外是磕著長頭的夫婦,他們的孩子在立柱間穿行。</span></p> <p class="ql-block">甘肅夏河.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6.2009年11月,在夏河拉卜楞寺的轉經長廊里,一個穿著藍色校服的小學生,轉著經筒,走在回家的路上,昏黃的陽光斜照在長廊的立柱上,照在她那奔跑的身上,身后的婦女,似手看到了從前的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甘肅夏河.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7.2009年11月,陽光穿透拉不愣寺寒冷的清晨,帶來了許些暖意,人們在長廊里、紅墻外不停地轉經、磕頭,就像是每天的生活日常,輕松中總帶著那么一點凝重。</span></p> <p class="ql-block">西藏拉薩.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8.2006年8月,盡管八廓街上商鋪如林,人群喧囂,但其中仍有不乏磕長頭的信眾。他們時而淹沒在人群里,時而在人縫中滑出,不管這里以后會不會變得世俗,但磕長頭的人永遠都是這里的一股清流,他們心無旁騖,所有的執念和祈愿都落在雙手套著的“恰克新”上,在這人流攢動里,總會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朝圣者,他們的遇見總是惺惺相惜,報以鞠躬,以示鼓勵。而在分別時,年長的信徒會從口袋里掏出零錢給年少者,在接過錢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關愛、鼓勵,還有心靈的饋贈,他們的相遇與分離,讓人有了若近若離的憂傷。</span></p> <p class="ql-block">新疆喀什.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9.2004年8月,喀什老城區的清真寺前,人們在阿匍的喚禮聲中聚集于此,他們放下手中的事情,停下匆忙的腳步,找一塊能容下自己的地方,虔誠禱告,躬身膜拜。</span></p> <p class="ql-block">青海格爾木.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60.2006年7月在青海格爾木的可可西里保護區里,遇見一群要徒步去拉薩的大學生,只為推行環保的理念。在那個年代里,這樣的行動可能還不會被社會所接受,但單從徒步這個行動來說,至少會是一次不尋常的境地,也許回憶一生,享用一生。圖中是一名負責拍攝的女學生,臉上還留著稚氣,而眼里卻也堅韌。</span></p> <p class="ql-block">新疆喀什.中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61.2004年8月在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市廣場上,朋友宴子將她的數碼相機里拍的相片給正在廣場上拍“全家福.“的維族老漢看,那時剛有數碼相機,但在新疆還并不多見,當他看到即拍即現的相片時,眼里充滿了好奇。</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昌黎县|
祁门县|
张北县|
麻栗坡县|
河东区|
杭州市|
胶州市|
郓城县|
蛟河市|
绥棱县|
永德县|
西安市|
剑河县|
兴业县|
南漳县|
临颍县|
公安县|
繁昌县|
高淳县|
棋牌|
天峻县|
馆陶县|
资阳市|
卢氏县|
社会|
长阳|
巢湖市|
临夏县|
永川市|
杭锦后旗|
广平县|
通城县|
灵丘县|
改则县|
江陵县|
游戏|
长垣县|
行唐县|
墨脱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