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微風不燥,氣候宜人,在這充滿詩意的春天里,我們幾個三年沒聚的同學發小相約馬山農家樂,欣賞湖邊的景,擁抱山里的風。山里的春天,草長鶯飛,山清水秀,生機盎然,徜徉在山光水色間,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可謂:勝日尋芳到馬山,無邊風光處處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p> <p class="ql-block">我們居住的地方是一個叫朋來雅居的民宿,我們一個團正好24人全部住滿。這家民宿就在馬山勝子嶺古竹街,房子依山傍水,視野開闊,站在大門口就能看見遠處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大片油菜花一片金黃,展望遠處的茶園楊梅樹郁郁蔥蔥,一片油綠色。這里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清晨起來,推開窗戶,滿目青山映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看到住所門口的仿竹刻:唐朝詩人·陸希聲的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特別感興趣,形式新穎,內容應景:</p><p class="ql-block">凍蕊凝香色艷新,</p><p class="ql-block">小山深塢伴幽人。</p><p class="ql-block">知君有意凌寒色,</p><p class="ql-block">羞共千花一樣春。</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首先打卡離我們兩站路距離的龍頭渚公園。記得上次去龍頭渚還是二十年前,那時景點還剛剛開發雜草叢生,沒有一條平坦的路可以行走。現在的龍頭渚公園經過建設改造已經成為一個依山伴水景色秀麗的公園。這幾天陰晴不定,第一天還下著小雨,春雨霏霏的天氣,更是讓太湖呈現一種煙雨朦朧的江南之美,煙雨中的龍頭渚公園猶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數十里長緹,倒影重重,無邊無際的太湖,波光粼粼,湖邊水草叢叢,波浪濤濤,美輪美奐,讓人心醉。江南的煙雨天真是安靜又神秘。</p> <p class="ql-block">太湖龍頭渚自然風景區位于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最南端,面對萬頃太湖,背靠靈山大佛,得天地之靈氣,沐大佛之恩澤。龍頭渚由大儲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島,酷似巨龍伏臥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龍頭渚。從龍舌、龍眼、龍耳、龍頸到龍背,全長2500米,這里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深而煙波浩淼,山清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傳說吳越春秋時,公元前494年爆發的“夫椒之戰”就是在龍頭南面的太湖水面展開的。戰前深夜,夫差做了個夢,夢見天上有條青龍告訴他明天將有越軍來犯,如果吳軍抵擋不住,只要夫差喊三聲“青龍救我”,便有應驗。第二天果然一切如夢中所示,緊急關頭,夫差仰天高呼,于是便見一條青龍自天而降,伏進太湖中化為陸地,吳軍棄舟登陸,士氣大振,矢箭如飛篁般射向對方戰船,越軍損失慘重,大敗而逃。從此那條青龍不再回轉天庭,變成了龍頭渚。</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湖邊大堤,右邊山腳是溪水潺潺,水畔紫薇花開滿山坡迎風搖曳,山上樹木葳蕤,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左邊是一望無際的太湖波光粼粼,波濤滾滾,堤邊水草叢叢,遠處的湖中小島倒影潼潼,山色空蒙。四周水抱山環,松柏疊翠,氣勢壯闊;處處曲徑通幽,柳暗花明,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龍頭渚公園里面有龍頭龍亭,馬蹄石,蛤蟆石,蛤蟆石,續頸橋,龍吟橋,西青草堂等等景點。一路前行一路賞景,吹著湖邊的風,呼吸著春天的空氣,從石碑上讀著龍頭渚的歷史傳說,在令人對美景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深深感慨古人的智慧和馬山悠遠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望龍亭是陸路觀賞龍頭渚的最佳處,遠遠望去,龍頭渚猶如一條青龍伸入太湖湖心。據《太平御覽》記載:“震澤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余尺,旁行五十余里,至龍宮。”早期東海龍王的龍宮就在今太湖西山以南的湖底。龍王的龍子龍女們在太湖邊留下了許多故事,唐代的“柳毅傳書”又讓龍女家喻戶曉。</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過一座續頸橋,據說是龍頸上有一座玲瓏的小石橋,取名“續頸橋”。因為下面的龍頸斷了,現在把它續上,所以叫續頸橋。龍頸怎么會斷的呢?這還有一個悲壯的故事。傳說太湖中間還有一座鹿島,鹿島上住著一條鹿龍,這鹿龍可是條惡龍。受惡龍的影響,鹿島上的人也惡毒,不是湖匪就是強盜,他們經常騷擾周圍的百姓。但他們不敢到龍頭來,因為這里有太湖青龍的保護。后來青龍變成了龍頭渚,鹿龍就經常來犯,這時的青龍既不能上天也不能潛水,能力不能發揮,但還是次次都把鹿龍打敗了。鹿龍不服氣,就和鹿島上的強盜密謀,由鹿島上的十個強盜趁青龍熟睡之際砍斷了龍頸。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龍頸是斷的,而且每當下雨的時候還會看到從龍頸處流出的血水,實際上是龍頸處的紅色土壤將雨水染紅了。龍頭周圍的百姓見青龍已奄奄一息,就在龍頸上用金山石建了一座續頸橋。</p> <p class="ql-block">駐足龍頭,遠望太湖水中,二巨巖疊架作蛤蟆登山狀,面對馬跡山,背朝洞庭山,形態奇趣,栩栩如生,為龍頭渚一景。</p><p class="ql-block">相傳,八仙過海途中,經過東海嶗山,遠看這座山連巒疊峰、白云繚繞,近看滿山松柏郁郁蔥蔥、山花爛漫、清泉飛流、幽徑曲橋,好一處賞心悅目的勝地。于是,八仙決定在此休息幾天。當晚,正當設宴暢飲,據土地爺稟報:近期,嶗山地區有“地蠶”“白蛾”二妖作怪,殘害草木莊稼,糟蹋土地,呂洞賓聽后大怒,遂召南方太湖蛤蟆將軍,率軍降妖.。蛤蟆將軍怕二妖再來危害百姓,便日夜堅守在海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慢慢變成巨石。</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遇見一處聲控水柱,測試每個人的肺氣和音量,氣長音量高水柱就高,這也是后疫情時代的新玩法,我們好奇之下不禁都上去試吹,還好,都能吹出二十幾米高的水柱,說明肺部力量可以,每個人都能滿意過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驅車來到風景如畫的冠嶂古道和茶園,攀爬冠嶂古道領略峰巒疊嶂的茶道古跡,并領略采茶樂趣。</p><p class="ql-block">冠嶂古道最近成為無錫網紅旅游景點,被譽為無錫最美觀景臺,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風景中。從冠嶂三峰峰脊開始,經過一系列絕美景觀,一直到登頂冠嶂峰,沿途風光令人驚嘆不已。美不勝收。翠綠的山林,碧波蕩漾的太湖,巍峨壯麗的靈山大佛,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登頂后,俯瞰馬山全景,仿佛置身仙境,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冠嶂古道地理位置優越,集人文、歷史和風景于一體,古道全線蜿蜒于馬山冠狀山峰峰脊上。灌漳古道是古代人們登冠嶂峰觀湖賞景的景觀山道,森林古道上有道教圣地勝子嶺,嶺上有千年古廟--真武行宮,行宮廟旁有劍井等古跡,峰頂有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的避暑山莊遺址,獅子龕等古跡。</p> <p class="ql-block">靚麗的彩虹大道猶如一條彩色飄帶直至山頂。</p> <p class="ql-block">馬山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唐代茶圣陸羽就西鈕的桑苧墩筑廬品茶。祥符寺(當時叫靈山庵)的寺僧就種植茶樹半畝。檀溪野茶在宋代就聞名遠近,為文人墨客所青睞。如今馬山茶葉種植面積已達2000畝,茶葉總收入超過一千萬元,人均收入超過1000元。成為農戶重要的收入來源。</p> <p class="ql-block">看到許多茶農在采茶,我們幾個也借了采茶扁學了一會采茶技術,據茶農介紹,采五斤鮮茶只能出一斤半成品茶,產量并不高,由此可見我們平時喝茶的茶葉來之不易,以后品茶時會經常想到茶葉凝結了茶農多少的甘苦。</p> <p class="ql-block">傍晚時分,我們乘專車前往附近著名景點拈花灣,夜色中的拈花灣一如既往地絢爛奪目,五彩繽紛,做足了燈光秀的文章,比天上的真月亮還要圓潤的月球在曠野之地格外明亮吸引游人,現代科技讓我們近距離欣賞本來遙不可及的月球,也是一種幸運。百花瑤池在夜色中如同火樹銀花不夜天,繽紛璀璨恍如踏入仙境,四方五層唐風結構的拈花塔在夜色中高不可攀,古樸莊重,出演的節目也是融合了傳統、和風和禪意。</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晚上我們旅友團還舉辦了文藝晚會,主持人小妹美麗大方,儀態萬千,是大家的開心果,節目雖然不多,然品質很高,男女生獨唱,都聲線迷人,音色漂亮,悅耳動聽,笛子獨奏更是蕩氣回腸、高山流水、裊裊余音、 宛轉悠揚,旅友們聽的如癡如醉。我們四個同學也唱了一首“天下第一情”屬于沉浸式表演,沒感動別人先自己陶醉了。</p> <p class="ql-block">每天清晨都是在悠揚的音樂聲中醒來,推開窗戶一看原來是旅友中的太極高手們在鍛煉了。這是一群堅持每天打拳的人,看他們的拳就不是一日之功,只見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行云流水,剛柔并濟,飄逸自如,他們沉浸其中,已經達到忘我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這次還有一大收獲就是兩位同學學會了摜蛋牌術,為迎接市北高中即將舉辦的摜蛋比賽做好準備。</p> <p class="ql-block">短暫的農家樂馬上結束了,臨走前在房間拍個照片,在院子里也留個影。這是一次難忘又愉快的活動,春天的溫柔溢滿了心胸,同學的情義深厚無價,盼望下一次活動早日到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龙门县|
宝兴县|
信阳市|
宁安市|
合作市|
白沙|
南昌市|
加查县|
阿拉善盟|
自治县|
讷河市|
洪江市|
云龙县|
彩票|
凤阳县|
恩平市|
旬阳县|
尚义县|
余江县|
罗江县|
高台县|
金平|
和龙市|
明光市|
灵宝市|
峨眉山市|
八宿县|
同仁县|
奇台县|
财经|
甘孜县|
林芝县|
富宁县|
礼泉县|
临潭县|
兴安县|
稻城县|
中牟县|
五河县|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