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東30余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公元300年,西晉永康元年。是佛教禪宗五大名剎之一,號稱“東南佛國”。</p><p class="ql-block">天童寺占地面積達到7.64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有3.88萬平方米,有各式殿,堂,樓,閣,軒,寮,居999間。寺廟座落在層巒疊嶂的太白山下,有“群峰抱一寺,一寺鎮(zhèn)群峰”說詞。背枕太白主峰,左右均有東峰,中峰,缽孟峰,乳峰突起,唯有南面天闊山遠,一條長1500米的萬松大道,郁郁怱怱的恭迎賓客朝山進香。</p><p class="ql-block">據(jù)傳,西晉永康元年,僧人義興云游至此,因見山水蔥籠,遂在此結(jié)茅修持,當時附近并無人家,卻每天有一童子,前來送薪米。不久精舍建成,童子對義興大師說:我是太白金星化身,因為大師篤于道行,感動玉帝,命我化為童子前來護持。言畢,童子告辭不見,故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寺。</p><p class="ql-block">歷史上,唐宋各朝皇帝,都有賜名,留額,題字。明清有順治帝,康熙,雍正帝都有御筆碑,匾,現(xiàn)寺內(nèi)留有30余方碑刻。</p><p class="ql-block">宋王安石游天童寺后寫詩贊美:“二十里松林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p><p class="ql-block">天童寺是國務(wù)院確定的佛教全國重點寺院。</p><p class="ql-block">公元1189年,日本僧人正覺在此住山30余年,習禪學法,回國后創(chuàng)日本臨濟宗,視天童寺為祖庭。</p><p class="ql-block">具有1700多年的古剎天童寺,或因據(jù)市區(qū)較遠,或不是休息日,我們探訪時,諾大的景區(qū),游客不足二十人,處處顯得莊嚴肅穆,寧靜自然,煞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萬佛塔</p> <p class="ql-block">寺前這長達1500米的甬道,透示著歲月的滄桑,那有年代的鋪路條石,裹著滿滿的包漿</p> <p class="ql-block">太白名山。</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唐柏”。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此樹由古天童寺僧人手植,故稱唐柏</p> <p class="ql-block">天一閣,中國最負盛名的民間藏書樓,是亞州最古老的圖書館,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p><p class="ql-block">天一閣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由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建造。清代修撰“四庫全書”時,范家進獻孤本藏書638種之多,被乾隆皇帝多次褒獎而名揚天下。</p><p class="ql-block">天一閣藏書樓亦稱“寶書樓”,因藏書之處,最怕火災,因此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思取名“天一閣”。樓前掘一有“天一池”,用以蓄水防火。</p><p class="ql-block">天一閣如今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以藏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等。在東園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p><p class="ql-block">天一閣是國家級文保單位,五A級景區(qū)。我們探訪時,大雨滂沱,游人稀少,頓生雅趣……</p> <p class="ql-block">范欽坐像</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們住在老外灘</p> <p class="ql-block">這是老外灘的酒吧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老外灘的老教堂,天主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太仆寺旗|
西乡县|
周至县|
宁安市|
陆良县|
开封市|
柏乡县|
天峨县|
子洲县|
贵阳市|
杂多县|
正镶白旗|
饶河县|
莱芜市|
米易县|
马尔康县|
云林县|
墨江|
巨鹿县|
枣强县|
康平县|
闻喜县|
通辽市|
肥乡县|
特克斯县|
麦盖提县|
温宿县|
独山县|
名山县|
温州市|
山西省|
广河县|
达孜县|
梓潼县|
亳州市|
赞皇县|
昆明市|
鸡东县|
昭觉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