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閩東南的飲食很有特點,比較代表性的是沙茶面。作為一個北方人,我不太喜歡甜口的飲食,但沙茶面好像是個例外。入口第一感覺:有點怪,有點甜,又好像有點辣。第二口下去,辣味不見了。再吃一口,甜味也消失了。吃幾口面再喝點湯,嗯,感覺還不錯,胃里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 這還沒完,他們自創了一個快餐連鎖:豬腳飯。豬腳和黃豆燉的都很爛,加上蔬菜,和著湯汁澆在米飯上,拌開,吃得那叫一個過癮。</p> <p class="ql-block"> 姜母鴨是他們的傳統美食。鴨肉滋陰而性寒,佐以姜母,暖胃驅寒,寒熱相濟,遂成滋補食療之佳品。</p> <p class="ql-block"> 南門灣的小吃檔,有個做麻糍的女孩,聲音悅耳態度可親,有一份不驕不躁的淡定。我自然很難抵擋這甜糯粉紅的小可愛。吃東西不單是對食品的認可,做食品的過程以及主人的品性,也構成食品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路邊攤的海鮮小餛飩,味道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逛累了也可以吃個油炸鮮蝦海蠣餅。</p> <p class="ql-block"> 閩東南沙灘眾多,沙質細膩,娛樂性很強。除了廈門島內有多個沙灘,鼓浪嶼自然也不缺踩沙的地方。不過最讓人著迷的,是東山島的金鑾灣。網上流傳眾多日出時的鏡面沙灘,即來自于此。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我去時竟連續陰天。不過,這也并未打擊我踩沙的熱情。早上七點,海浪正在退潮,像是為我清空沙灘。即使沒有日出金光的加持,那一波波海浪退去后的坦蕩,也已經讓我激動萬分。踩沙,聽潮起潮落,看螃蟹挖洞……一個人獨享與大海對話的靜謐,幸福感與潮聲相融灑滿海灘,成就了一段人生奇緣。</p> <p class="ql-block"> 不過說到踩沙,南嶼雙面海自然不能錯過。之所以選擇來東山,最初就是因為這一條天使之路。沙灘很多,雙面海少有。魔鬼橫行,天使難飛。每天只有退潮最低點前后大約三小時可以下海,登上對面小島,點亮自己的生命燈塔,看雙面海浪的互相搏擊,做自己唯一的拯救天使。</p> <p class="ql-block">退潮時的天使之路</p> <p class="ql-block">網紅燈塔</p> <p class="ql-block">獨行的背包客</p> <p class="ql-block">慢慢開始漲潮。</p> <p class="ql-block">退潮時登上小島,打卡網紅燈塔,聽海水拍打巖石。如果不能在漲潮前返回,就要被困小島等下次退潮。所以掌握潮汐時間表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 閩東南我是第一次去,未見全貌,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他們的建筑給了我兩個巨大沖擊。其一是廟宇之精美華麗,完全超出我此前一切所見。在彰州云水謠見一座小廟,外觀色彩鮮艷,里面金壁輝煌,穹頂類敦煌壁畫,南門灣的真君宮也是一樣。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們的屋頂。其熱鬧程度猶如神仙聚會,仿佛時時處處有故事正在發生。這可能與他們的信仰有關。如果有機會,我想去好好體驗一下他們的宗教文化,比如媽祖廟,游神活動。</p> <p class="ql-block"> 其二,自然就是他們的土樓群了。土樓文化體現了中國人抱團取暖共御外敵的核心思想。它既是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和貴樓”取以和為貴之意。“懷遠樓”一則懷念逝去的親人,二則訓示后輩要胸懷遠大志向,更上一層樓。土樓王“承啟樓”的對聯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周志遠說:“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覺傳承,始終是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我如今越來越能體會到,這是多么深刻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從這一點來看,閩東南不僅沒有缺席,而且一直在努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放幾張蘇峰山的網紅打卡點藍橋照片,一邊是海浪怒吼拍打著黑色的巖石,另一邊是層巒疊翠如入仙境。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自己給自己的立法,就如同這欄桿。在自己的立法框架內行駛,哪怕有時迷霧重重,只要仔細觀察謹慎轉彎,終將在人間劃出一道美麗彩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嘉义县|
巴彦淖尔市|
庆云县|
江安县|
虞城县|
亳州市|
通州市|
黔南|
三台县|
垫江县|
潜山县|
镇巴县|
娱乐|
万年县|
宜君县|
罗定市|
阿尔山市|
威宁|
灵石县|
明星|
乌鲁木齐市|
崇左市|
宁强县|
巫溪县|
平舆县|
平顶山市|
沙洋县|
通城县|
浪卡子县|
玛纳斯县|
台北县|
禄丰县|
库车县|
和田市|
庄浪县|
威信县|
都江堰市|
荥经县|
英山县|
台东县|